楊楠楠(信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
中學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及對策研究①
楊楠楠
(信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摘 要:文章研究了影響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與對策。顯示的成果為,以競技體育為主的體育課材和運動貫徹了體育教學很多年,還有現在仍舊以“放羊式”教學的中學體育教學。希望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要因材施教,依據學生的體育興趣選取合適的教學課程,教學方式要避免單一,對學生活動要熱烈響應,師生關系要和諧美好進而可以使中學生的體育課興趣高漲。也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推動學習的巨大動力是興趣,對激起中學生的體育興趣,變換老舊的教學模式,增進體育教學質量,是該課題主要研究方向,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參與體育健身的習慣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育學習積極性體育興趣因素對策
①基金項目:信陽師范學院青年基金重點項目,和諧社會背景下河南省城鎮(zhèn)不同特征居民休閑體育差異的分層次研究,2014-QN-007。
學生上好體育課,進行體育鍛煉的內部動力,以及對體育運動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和情感態(tài)度是對體育的興趣。許多的因素都在影響著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學生自主的參加體育活動是受積極因素的影響,使老師的教學課堂得到改進,學生不想學習體育知識,不想進行體育鍛煉也受著消極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想讓學生進一步的熱衷于體育活動,就要培養(yǎng)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就要深刻意識到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不利因素要規(guī)避,有利因素要提倡,這不但對提升全民的健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吻合學校跟社會對體育發(fā)展的肯定。
1.1學校對體育健康課的注重度不夠
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我國在教育層面的結構尚不完善,仍選用應試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有很大局限,如此也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不夠重視。如今升學率才是學校追求的風向標,讓學生在文化課上投入所有的精力,不重視體育課并且體育課的課程太少,一周只有一節(jié)體育課,課堂之外的活動時間也少的不足一個小時,能夠進行活動的地方跟器物也很少。這就讓學生本身失去了對體育的愛好,從而也使體育的教學質量大大下降。
1.2體育教學的模式缺乏多樣性
如今,古舊老套的“放羊式”教學方式仍為許多學校所應用,導致學生上課自由散漫的原因是一上課就讓其自由活動,有的男同學還去打打籃球,而女同學就什么事都不做。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缺乏靈活性,老舊的教學內容也不再新穎,學生的運動激情并不能被激發(fā)出來,時間一長,體育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學生的積極性也隨之大幅下降,進而下降的就是整個體育教學的質量。
1.3體育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的素質包括專業(yè)素質跟職業(yè)道德素質,目前大多數中學體育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有一部分人是專業(yè)技巧不夠硬,對于學生的求知欲不能滿足,學生想學老師卻不精通,因此無法正常教授。有的老師不求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依舊老舊,學生的運動愛好不能被滿足。還有些教師需要提高的就是職業(yè)道德素質,缺乏責任心,不管不問不關心學生的情況,有的甚至有暴力傾向,使得學生對原本最期待的體育課充滿畏懼感。如此,學生也就不再尊重老師,體育教學難以確保高質量。
2.1主觀因素分析
2.1.1學生的愛好興趣
人類的活動和認識對于興趣來說有著尤其重大的意義。要讓人產生愉悅的狀態(tài)和主觀的意志努力,就要使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就能使學習效率得到質的提升。因此對教學效果的增進有不可輕視的意義的有效途徑就是去深入理解興趣的相關知識并且刻意地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使學生自主的參與體育運動,但對體育的興趣卻是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在長久的體育事件中形成的。體育興趣產生的原因不僅僅取決于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正確的健身目的、跟周遭環(huán)境的運動氣氛等客觀因素外,最關鍵的是個人在運動中的情感體驗,就是是否產生了再次運動的欲望等能力,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調動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的同學也一定是體會到了體育活動的魅力所在。
2.1.2學生個人的認知能力
人對事物的正確理解跟認識即是所謂的認知,大部分的中學生都只是對體育有種片面的理解,以為體育課僅僅是隨意玩,部分學生以為體育鍛煉純屬浪費時間,對學習成績有影響,因此對參加平時的體育健身表現出一種不樂意的態(tài)度,因此學生對體育課缺乏積極性,上課提不起興趣的狀況就是在這種思想認知下形成的。
2.1.3學生的心理狀況
(1)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思維與性格。
對客觀現狀的并不直接、大概的反映即思維。人的思維能力得以發(fā)展,全拜于在實踐中解除各種各樣的難題。教師應在教學中引領學生發(fā)掘難題,刺激學生的求知的欲望,一步一步培養(yǎng)學生單獨思考跟解除難題的能力。一個人對現實的態(tài)度跟行為方面的比較穩(wěn)定的內心特征的全部就是性格。教師應依據不同學生有差異的性格特點跟身體素質,有目的性地培育學生優(yōu)秀健康的心理素質。
(2)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情緒和意志力。
人的情緒在體育運動中是多種多樣的,經調查表明,對練習質量跟運動成果有影響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內心因素是情緒的體驗。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誘發(fā)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強烈目的是他們的各種讓他們感到愉悅的感覺。自主明白動機,依據動機的分配調整個人的活動,攻克各種難題,最終達到目的的內心歷程就是意志。自主、有紀律、果敢等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是堅強意志力的體現,這些素質對達到教學目標,有著非比尋常的重大意義。而造成學生參加體育的積極性低下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意志力薄弱。
2.2客觀因素分析
2.2.1我國古代文化思想的熏陶
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在長久的封建統(tǒng)治里,重文輕武的意識在人們的腦海里持續(xù)著。在很長的時間里,現在教育思想的盛行被這種意識禁錮著,再有還被應試影響著,因此文化課成了家長跟老師眼中的重中之重,而體育課則被他們當做了一種可有可無的擺設。因此導致了本應該屬于學生個人的鍛煉
時間被無情的抽離。最終造成學生對體育課不求上進,認為體育課成績高或低根本無關緊要,更不用提什么體育興趣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之所以下降就是被這樣的大環(huán)境所影響。
2.2.2學校體育活動的氣氛
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還包括了學校體育活動的氣氛。對學校體育活動氣氛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學校管理層對體育的注重水平,在體育學習中老師對同學施與的熏陶,還有班主任老師對待體育運動的立場跟體育運動的策劃本領。如今的中學體育教育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之所以低下是因為學校對這一方面也并不注重,體育活動的氣氛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愉悅。
2.2.3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如今的中學生的發(fā)展深受家族和社會的熏陶。大部分學生都是家里的“獨苗”,而且家境狀況優(yōu)越,父母對兒女的要求也是甚高。但也僅僅表現在文化課中,對體育課也根本不注重,甚至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參加體育活動,非得讓孩子在文化課上投入100%的精力和時間。還有如今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是很重,大部分學生認為要想以后有個令人羨慕的工作并且能適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首先就要把文化課成績提上去。而且,平常文化課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都很受老師家長的喜愛,而體育課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則沒有這般待遇。另外,部分家長本身存在著認識的偏差,以為體育活動本身都會消耗學生大量的體力與精力,活動過后,怎么能投入學習當中。這些全部的因素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疏離程度提高,在兩者的比較中,學生大多選擇了文化課。所以,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高昂。
2.2.4場地器材的限制
體育活動地點設備及器物都是保證體育活動能進行的必要因素。部分學校尚沒有操場、運動場,體育設施不夠用,學生也就不能進行自己想要做的體育運動。因此學生積極性就被拉低了,也讓他們缺乏了新穎的感覺,長久以來,就對體育課失去了樂趣,也就懶得上體育課了。所以,學校應依據自身的現有狀況,想盡方法主動的改變學校活動場地跟設備,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體育的渴望。
3.1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新課標中越來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具有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三個基本特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們要調動學生的體育積極性,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而不是命令學生做什么,怎么做。
3.1.1提升體育意識
人在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和對體育的接觸與了解后形成的心理活動是體育意識。體育意識跟體育行為之間存在一種反作用,它有利于推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所以要想讓學生自主參加體育運動,必須增強每個學生的體育意識。在課外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多接觸與掌握幾個新的運動項目,或者看體育賽事節(jié)目,從中懂得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逐漸增強體育意識,進而推動參加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3.1.2培養(yǎng)體育興趣
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有了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身心投入進去。因此培養(yǎng)學生本身的體育興趣非常有必要,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體育節(jié)目和視頻、玩體育游戲、關注某個體育明星、參加一場體育比賽等方式,培育自身的體育興趣,在這其中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快樂感都可以得到沒有過的滿足,這些都會對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活動,誘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有推動作用。
3.2創(chuàng)新思維,改變教師課堂教學
3.2.1大膽嘗試,換掉以前的課堂規(guī)矩
體育老師都知道,我們傳統(tǒng)的“課堂規(guī)矩”就是:四隊站列,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安排見習生,圍操場慢跑幾圈,接著徒手操。時間一久后,學生會感到很單一,尤其是中學生,沒有絲毫的新鮮感。因此建議幾個學生組成小組,一節(jié)課一組的來負責搞出一個跟往常的課堂規(guī)矩不同的新規(guī)據,前提是每一組所出的新規(guī)有必要全班討論,一致通過。如此以來,每堂課都會有新的方式,學生的興致高昂,精神面貌會有大大的好轉。因為自己提出的意見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創(chuàng)新的激情就會被激發(fā),自信心暴漲,對體育課的關注度大大增加,進而對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3.2.2創(chuàng)設情景,改變單一練習方式
在教學中,單一的練習方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要根據學生掌握技能情況和練習情緒,時不時的變換練習方式。建議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激發(fā)他們的練習興趣。比如,教學生立定跳遠時,可以把場地布置成荷塘,把他們比作青蛙,利用生動的語言,讓學生做一只快樂勇敢的小青蛙,再比賽,看誰跳的遠,這樣同學們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3.3轉變家庭觀念,開展家庭體育
3.3.1父母轉換體育理念
家長要從意識層面上真正明白到學好體育的重要性,給學生提供富余的體育運動時間和空間,在體育健身方面應持鼓勵態(tài)度,不應束縛,不要過于強調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體育健身。而且家長也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來影響孩子,為孩子造出一個積極的氣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熟練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營造正確的道德理念,并不僅僅靠的是教師簡單機械的講授,而大多是學生本人通過積極活動來實現的。然而學生的積極性主要靠與教師和家長的合作,因此說家庭體育觀念的熏陶對學生參加體育的樂趣有引領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家人的引領與支持。
3.3.2開展家庭體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大部分家庭的狀況優(yōu)越,經濟條件好,很多家庭可以開展家庭全體參與的活動。例如,早上起床后抽出一小段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個早操,或在陽臺上做做那些基本的健身動作,或者可以到小區(qū)的健身區(qū),進行有效的體育健身;晚飯前的幾十分種,跟孩子踢踢球,跳跳小繩,亦或做些其它多人性質的游戲;晚餐過后,全家人可以去散步0.5h,邊走邊說一下學校的日常;在周末或者法定節(jié)日,家長還能帶孩子開展戶外活動,爬山、徒步郊外游覽觀光,或者全家人參與一下那種電視體育娛樂節(jié)目水上樂園。這些家庭體育活動都可以增加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培文.高等學校體育教學重心的轉移[J].體育學刊,1999 (2):24-28.
[2]李金梅.關于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學,1998(5):3 4 -3 8.
[3]曲宗湖.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87-90.
[4]楊勤.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促進健康[J].湖北體育科技,2003(3):7 8 -8 3.
[5]陳雙應.增強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體育興趣[J].鄭州鐵路職學校學報,2002(2):15-18.
作者簡介:楊楠楠(1981,12—),女,河南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