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哈爾濱
論國際貿易自由化及中國的對策
楊建國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哈爾濱
現代國際貿易已經實現了自由化,這是全球經濟發展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含義有很多種,至今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其含義的要點,主要涉及到以下內容:首先,主體是國家或者是地區;其次,法律法規的制定、國際協議的簽訂是其實現主要的手段;最后,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國際經濟的發展,打破貿易壁壘。本文首先對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其次中國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僅供參考借鑒。
國際貿易自由化;中國;對策
中國最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發展,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今天,必須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占據國家市場。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的貿易自由化程度已經越來越高,這為企業參與到國際貿易市場中提供了條件,再加之,國外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因此只要中國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大環境背景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必定會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國際政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了政治環。科技革命的到來,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后果就是國際分工越加的詳細、國際貿易逐漸的興起。現階段國際貿易自由化程度已經越來越深,其所具有的特點如下:
1、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國家貿易迅速發展。但就國際服務貿易這一項來說,交易額持續攀升,在新世紀初,已經超過了7億萬美元,而這只是國際貿易的一小部分,可想而知,國際貿易的發展的快速性。現如今,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在一定的加快,各個國家或地區紛紛取消貿易保護政策,進口國外的產品,也將本國的產品遠銷國外。現代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國際貿易。因此國際貿易自由化,對各國的經濟發展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對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雖然國際貿易增長速度已經保持平穩,但是貿易總額也在繼續發展。
2、地區發展不平衡
因為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科學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別,經濟實例也大不相同,因此每個國家參與到國際貿易中程度有很大差別,對此國際貿易自由化為各國帶來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現階段,國際貿易自由化市場中,發達國家依然占有主導地位,因此能夠獲得更大的益處。這種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嚴重削弱了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價值,有些經濟十分落后的國家,幾乎沒有能力參與到國際貿易自由化市場中,因此也就無法享受到相應的利益價值。為此,能夠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平衡發展,國際組織機構必須制定相應的規范性措施。
3、多邊規則談判越來越多
各個國家為能夠在國際貿易自由化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通常各個國家會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保證每個國家都能夠享受到國際貿易自由化成果。各個國家進行多邊規則談判,每一次談判可以說都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最用。其中比較重要的多邊規則談判有東京會合談判,此談判可以說開啟了國際貿易自由化的道路,除此之外,還有烏拉圭談判,此談判促進了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另外,多哈會和談判的進行,使得國際貿易自由化更加的深化。如果未來國際貿易自由化要想進一步發展,各個國家必定也會進行更為深入的國際貿易自由化。
面對這樣一個大的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背景環境,我國必須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對策,才能夠在貿易自由化市場中獲得發展。
1、建立健全貿易法律體系
1.1 制定貿易的基木法。我國目前眾多行業的法律法規仍有很多空白和不完善,這對國際貿易非常不利。一方面完善我國貿易的出口體系,制定服務貿易的發展戰略,以稅收、財政、政策等形式加大對服務業的支持力度,促進服務貿易的出口;另一方面建立貿易的保障措施,在為貿易提供必要的救濟途徑的同時對違反我國貿易政策的行為提供制裁與報復的依據,做到“可攻可守”。
1.2 在《對外貿易法》中明確我國貿易的管理機構,并對其性質、職能、權利等作詳細的規定,以法律形式確定的管理機構在對外貿易中更具強制性和合法性。其次,完善服務行業的法律法規,主要表現在:提高服務行業的立法層次;完善現有服務業的法律法規;加強服務業立法,彌補尚未制定法律法規行業的空白,使整個行業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加貿易的透明度。
2、建立多層次的貿易管理體制
建立一個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并存、行政管理與民間自律組織交互作用的管理模式。第一,建立貿易的協調管理機制,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建立商務部與各服務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二是建立各服務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此項措施主要在于為貿易行政管理機構創立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避免“政出多門”或“政不出門”混亂的管理局面,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對內可以有效的整合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貿易管理的效率,同時不同機構可以相互磋商、共同決策,有利于提高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制定統一的合理的貿易政策;對外有利于各部門之間形成合力。
3、積極推動區域和雙邊貿易的談判
GATS作為全球第一個多邊貿易規則,對貿易自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這已越來越不能滿足一些國家對于更高水平自由化的需求,加上GATS并不排斥區域性和雙邊性貿易體系的優惠制度安排,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求更高層次的貿易自由化。區域性與雙邊性的貿易體系成為各國廣泛接受的貿易自由化形式。區域性和雙邊性貿易體系降低了貿易自由化的談判難度,更加便利的市場準入以及更少的貿易壁壘。它有助于實現區域與雙邊貿易的優勢互補,推動地區合作,提供地區貿易的綜合競爭力。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區域性和雙邊性的談判為GATS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為GATS更高水平的自由化提供了可能。
綜上所述,可知國際自由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各個國家都應該積極的采取對策,才能夠在國際自由化市場獲得利益。我國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市場上,必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國際化的法律標準,以便企業能夠更好進入到國外國家,也可以更好的引進國外企業,同時還需要制定完善的貿易慣例體制,規范市場上各個企業的貿易行為,同時要積極的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
[1]李軒.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福利績效與中國服務貿易的策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6(02).
[2]胡均民.試論服務貿易自由化與我國服務貿易發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
[3]劉紹堅.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及動因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07).
[4]陳菲,王博釗.世貿組織后過渡期我國服務業競爭趨勢點評[J].國際貿易問題,2005(06).
[5]萬紅先.入世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變動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