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妮 楊西勇 薛海濤(.西安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陜西西安 70065;.咸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陜西咸陽 7000)
新形勢下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①
李小妮1楊西勇2薛海濤2
(1.西安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65;2.咸陽師范學院體育系陜西咸陽712000)
摘 要:近年來,體育產業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在西部大開發戰略背景下,陜西省的經濟和體育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在新形勢下,陜西省的體育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受到阻礙。該文通過文獻綜述等方法,結合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在國際以及國內體育產業發展大背景下,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新形勢下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提出初步可行性研究,提出發展戰略對策。
關鍵詞:陜西省體育產業現狀戰略研究
①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基金編號:14XSYK045)。
體育產業化發展是社會進步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是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體育產業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其發展越來越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當體育產業形成一定規模時,體育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結,對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陜西省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省市,是西部大開發的領頭軍。因而,對陜西省體育產業的戰略研究進行探討,對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甚至是整個西部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從而促進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1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
陜西省地處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開展,近年來,陜西省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體育產業的大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同時,體育產業的大力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兩者雙向拉動,互促互進。陜西省體育產業形成了良好發展的基本現狀。首先,陜西省大眾體育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形成全民參與,體育消費日益時尚化的良好局面;其次,體育休閑產業獲得長足發展,能夠滿足不同消費主體的需求,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體育消費主體;最后,政府對體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在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大背景下,陜西省政府僅僅依據國家關于文化體育發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雖然,陜西省體育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在新形勢下,仍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體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如產業布局不均衡,結構發展單一;體育市場不規范,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公共體育資源分布不均,城鄉差距較大等,都制約了陜西省體育產業的長足發展。
1.2原因分析
(1)經濟原因。經濟不發達仍然是制約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三產業,其與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目前,尤其是城鄉經濟的發展差異,在經濟發展落后的鄉鎮地區人民處于溫飽階段,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體育產業發展。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嚴重制約了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
(2)相關法律法規的缺陷。完善的政策法規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根本保障。陜西省體育產業要想獲得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有政策法規的保障。從陜西省體育發展現狀來看,體育產業的發展缺乏政策的扶持,缺少資金財政的投入,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體育產業多部門管理混亂,這不利于體育市場管理的規范化、統一化,從而制約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3)體育產業經營專業人才缺乏。陜西省體育消費還處于一個初級化水平,對體育文化需求較少。缺乏專門的體育經營人才引領體育文化消費的發展,健身需求仍處于主要地位,使得陜西省體育的綜合價值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尤其是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體育休閑、體育旅游等產業開始逐漸興起,但是陜西省在新興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上還相對滯后。
2.1體育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是:抓緊做好體制改革,以體育競賽表演、體育休閑娛樂、體育培訓等本體產業領域為核心,重點抓好休閑健身服務業、競賽表演的開發,采取政府引導的方式,扶植體育用品制造業和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初步建成符合陜西省區域經濟發展特征以及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與大眾服務水平相適應,多業并舉、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在拉動經濟消費、優化產業結構以及擴大就業中的作用。
2.2體育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
(1)體育用品市場。在新形勢下,國內與國際體育用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體育用品呈現多樣化、舒適化、微型化和綠色化的發展趨勢。要想在國際市場處于主導地位,必須加大科技創新和品牌力度,制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才能在世界體育產品市場中獲得長足發展。
(2)休閑健身娛樂市場。休閑健身娛樂市場是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理念。發展體育產業主要是發展休閑健身娛樂市場,將健身娛樂市場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對推動體育用品市場和體育中介市場的發展有直接的作用,從邏輯關系上看,健身娛樂市場的發展結構、規模、效益決定了體育用品市場的結構、規模和效益。
(3)體育中介市場。體育中介市場是體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市場的規范發展具有制約作用,在推動體育市場中各類資源有序流動,維護體育秩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體育中介市場發展嚴重落后,加大中介機構的發展尤其是體育經紀業務專業人才的培育成為當前體育中介市場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4)職業體育競爭市場。隨著當代競技體育、職業體育的不斷發展,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需要依賴于高水平體育賽事的宣傳效應和帶動效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刺激大眾對體育產業的消費需求。
2.3實現體育產業戰略發展的對策措施
(1)從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來規劃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戰略。體育產業的發展與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雙驅動作用。同時,體育產業的發展對提高全民素質具有舉足輕重地推動作用。為此,應從全民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整體規劃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將體育產業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中,根據當地實際發展情況和文化特征,明確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各級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引導,加大財政支持,創造有利于體育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2)增強全民健身意識,壯大體育消費主體,大力發展健身娛樂市場。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正
發生巨大變化,正確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形成全民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對體育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要加強思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引領正確健康的體育消費導向,培育和壯大體育消費群體,壯大消費市場。通過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的發展,普及社區和農村體育健身娛樂服務,促進城鄉體育娛樂發展的均衡化,促進體育娛樂消費的普及化大眾化,從而進一步擴大消費群體。
(3)抓好體育配套設施的經營發展工作。鼓勵和支持體育館、體育競技市場、體育休閑市場、體育培訓市場以及體育娛樂市場等的經營開發工作,結合全民健身運動,加強與各社會團體的合作,形成穩定且不斷擴大的體育消費群體。結合陜西省的獨特傳統文化氛圍,大力發展體育旅游事業,充分發揮大西部龍頭作用,結合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與體育休閑,形成獨特的體育旅游文化氛圍,構造獨具特色色的陜西省體育經濟文化圈。
(4)擴大體育產業的對外合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要發展好體育產業。既要敢于打破行業和區域限制,充分利用自由市場競爭機制,又要擴大對外交往,利用全球體育迅猛發展的契機,尋求和加強國際間的合作,積極引進外資,提高體育產業的開放力度,讓陜西省體育產業走向世界,不斷推動陜西省體育產業的新發展。
近年來,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定的體育消費市場。體育產業產值在西北地區處于領頭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帶領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清醒的認識到,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多種因素還在制約著陜西省體育產業的進一步長足發展,一些問題在短時間內難以根本解決。因此,發展體育產業不能急于求成,應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循序漸進地進行,從而實現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世威.我國體育產業優先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論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3):15-14,,3.
[2]楊濤.陜西省不同區域體育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5):94-98.
[3]孫蓓.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對策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10):40-42.
[4]郭霄.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2):47-48.
[5]孔維冕.促進陜西體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6):74-75.
作者簡介:李小妮(1979—),女,陜西藍田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