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昀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00089
當前時代背景下新員工培訓需求與培訓方式研究
侯昀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00089
當今,很多企業在員工入職之前都要針對新員工進行組織培訓。特別要為其制定科學具體的培訓方案,為了使其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促進企業在人力資源上方面占據一定的優勢,從而增強企業各方面實力的提升。企業在對新員工培訓時,要依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再對企業新員工制定培訓計劃,對新員工培訓機制設計時,要根據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企業發展的方案。本文對當今時代背景下,企業新員工的培訓進行分析,闡述了當今企業對新員工培訓的意義所在,并對其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策略做出說明。
企業新員工培訓;人才投資;培訓形式
企業的員工可謂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企業擁有的核心資源,企業能夠提升效益,其主要原因要歸功于企業的員工。而企業新員工可以說是企業的新鮮血液,企業對其業務能力以及其它相關素質進行培訓,對企業的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企業新員工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分別是新手、外來人員、內部崗位更換的員工。新手就是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外來人員指的是通過跳槽等途徑入職的新員工;崗位調換的員工就是指同一個企業對內部員工進行崗位更換。當前時代背景下,大部分企業都要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因此企業要制定出科學完善的員工培訓計劃。
企業對人才的管理分為六大模塊,其中新人的培訓是其中之一,實際是企業對人才的投資,也是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途徑。企業對內部員工進行合理的培訓,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很大影響,企業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對培訓新員工,提高員工崗位技能,提升企業人力資源優勢
企業的發展取決于人才的質量,新員的培訓對于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給予員工更加廣闊的平臺,使得員工具有更大的發展從而讓員工的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推動企業的發展[1]。
(二)企業培訓新員工,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滲透,提升企業凝聚力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不僅是職業技能的培訓,還能使企業的精神文化很好的滲透到員工的思想中。有利于企業文化的發揚和傳承,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責任感,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三)提高企業整體水平,提升企業公眾形象
根據美國權威機構的檢測得出,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回報率高達30%。新員工的培訓是企業經營管理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環節,它是一種人才投資,是提高企業效益最根本的途徑。企業在同樣的規模下,增加人力的投資會得到更高的回報率[2]。
(一)企業對新員工培訓的重視度不夠,投資不足
大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花費過多的資金對新員工進行培訓是一種不夠經濟的投資,其產生的效果過于緩慢,投入和回報達不到正比。另外,他們認為對企業新員工的培訓投入過多是一種風險性投資行為,怕新員工培訓后跳槽。甚至擔心新員工培訓之后,會為競爭對手工作;除此之外,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具備新員工的培訓機制,也沒有員工培訓的主管部門,對新員工只是形式上的培訓,達不到應有的效果[3]。
(二)企業系員工培訓不夠規范和系統
部分企業對新員工培訓的同時,以人手不足為借口,讓新員工過早的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使得員工的培訓不夠完整,達不到預先的效果,導致員工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工作,其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加大了企業用人風險,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企業對員工培訓內容的安排上不夠合理,其形式過于呆板,達不到吸引員工的效果,以單一的課堂形式對員工進行培訓,一般情況下都以理論為主。甚至以領導的講話、代表的發言作為員工的培訓內容,使得培訓與企業對員工實際能力的需求相背離,培訓沒有效果。
(三)不及時調整培訓策略
一些企業對新員工的培訓只是簡單的對企業的基本情況、工作流程的講解,并沒有根據企業的需要培訓員工應掌握的職業技能,更沒有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的發展趨勢改善和創新培訓策略。一直遵循同樣的培訓方式,對員工的培訓缺乏針對性,培訓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四)不及時反饋和評價新員工的培訓結果
大部分企業在員工培訓結束后不及時的進行反饋和評價,使得培訓方式固化和呆板。另外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與用人部門缺乏較好的溝通,使員工培訓不能適應企業對員工的需要,造成人力資源與用人部門之間脫節,導致很多時候,新員工的培訓沒有意義。
雖然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如果不培訓,員工對企業做不到應有的貢獻,使得企業得不到相應的效益,發展滯緩,得不償失。如何培訓新員工已經成為各企業越來越重視的課題,筆者對于員工的培訓策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重視新員工培訓
企業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培訓,有利于促進員工身份的轉變,提高員工職業技能,同時促進員工充分發揮其本領,對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因此,企業要對員工的入職培訓加大重視,企業應該站在企業綜合實力提升的角度上審視新員工培訓這件事,提高企業人才優勢,重視人才培養,加大人才培訓投入。另外不能因為擔心員工培訓之后不能為企業所用就降低人才培訓的投資。此外,規模較小的企業,管理人員要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培訓機制,并對其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加大對人才培訓的投資[3]。
(二)通過培訓,增強員工在企業的歸屬感
根據調查顯示:企業員工的流失有著一個著名的“232”現象,指的是企業員工在企業工作最容易離職的幾個階段分別是前兩周、前三個月、前兩年。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得出,企業的新員工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企業內找不到歸屬感,使其較易離職。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離不開企業文化,對員工的管理上與強硬的規章制度相比,實行文化管理顯得更加科學有效。企業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的時候注重企業文化的傳播,使員工通過接受培訓對企業的文化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產生與公司文化相適應的工作態度,使員工對公司產生歸屬感,提升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三)完善培訓內容,改變培訓形式
企業對新員工的培訓要針對新員工的特點,對培訓內容進行制定。企業的培訓內容一般包括:企業通識的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企業通識培訓主要指企業的歷史、企業文化、企業工作流程企業制度的介紹;職業技能主要指部門工作職責和工作方法。企業要針對員工不同崗位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最主要的是明確新員工入職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職責,以便新員工在投入工作之后能夠快速進入狀態,保證企業正常運營。另外在培訓方式上要進行創新,摒棄老舊的培訓觀念,實行多元化的培訓方式[4]。單一的培訓方式容易使得培訓效率低下,單純的課堂式講解達不到預期的培訓效果。企業可以采取實訓的方式對企業新員工進行培訓,特別是對于那些一線實際操作的員工,理論的講解很難讓員工掌握應有的技能水平。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員工設立模擬的工作環境,或者操作車間,這樣在員工正式工作時,能夠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四)分析時代變換趨勢,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
在培訓員工之前要對每個員工的能力進行初步的了解。根據時代的發展,時代的要求對企業新員工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機制,使得培訓內容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企業要根據社會的發展動向,采用先進的方法對員工進行培訓,使企業的人才發展適應時代的潮流。另一方面,企業用人部門要對企業新員工的培訓結果及時反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要經常與各個用人部門進行溝通,以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要,進行有效的培訓,并在不斷的反饋中總結經驗,使得新人培訓的效果不斷提高[5]。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人才的素質決定企業的發展狀況。當今,企業人才的培訓越來越成為企業關注的工作。當下我國企業對新員工的培訓上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企業對于新員工的培訓工作并不重視,對新員工的培訓投入不足,使得培訓水平低下;有些企業的員工培訓不夠規范,流于形式;另外,有些企業培訓方式陳舊,不適應當今社會和企業的需要;有的企業對員工的培訓結果不及時反饋等。因此企業要對其培訓機制進行積極主動的改革和創新。
[1]馮娜.淺談新員工培訓[J].中國外資,2012,10:239-241.
[2]王曉東.淺談企業新員工培訓方案的設計與有效性控制[J].商品與質量,2012,S6:37.
[3]王響雷.酒店新員工培訓四步曲[J].科技風,2013,10:230.
[4]吳蕾.企業新員工培訓方案設計——以美的集團遼寧分部為例[J].知識經濟,2014,01:122-123.
[5]王維.新員工入職培訓研究——以某供電局有限公司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4,31:178.
侯昀:出生年月:1987.6,民族:漢,籍貫:天津學歷本科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或所學專業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