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青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珠海 519070)
分體掛壁空調內機貫流風機系統音質研究
黃偉青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珠海 519070)
運用CFD軟件Fluent6.0對分別配置光面蝸舌和齒狀蝸舌的風機系統進行二維流場的數值模擬,并同時對配置了這兩種蝸舌的風機系統噪聲和其他性能參數進行實驗測量。通過對兩者數值模擬與實際測量測數據的結果進行初步的分析,以探尋貫流風機系統降噪、音質優化的指導性設計思路。
貫流風葉;蝸舌;渦流噪聲;數值模擬
隨著家用分體掛壁式空調的應用普及,行業內競爭日益白熱化,空調品質的好壞已經不僅僅取決于單純的制冷、制熱能力。噪音的大小、音質的優劣已經逐漸成為用戶選擇空調時必然會考慮的問題。
家用空調室內機的噪聲反映在噪聲頻譜上主要是機械噪聲、電機的電磁噪聲、氣動噪聲和制冷劑噪聲的相互疊加,這些噪聲無法完全區分。一般認為,頻率在50~500Hz頻段的噪音以電磁噪聲為主;頻率在500~4000Hz頻段的噪音以氣動噪聲為主;頻率在4000Hz以上頻段的噪音以機械噪聲為主。
本文選用機型風機系統實際測得噪聲的頻譜圖顯示,幅值較大的噪聲部分集中落在頻率為400~1500Hz區間。理論上可以認為該機型噪音主要由氣動噪聲引起。貫流風機的氣動噪聲是由氣流運動過程中壓力脈動引起的,和貫流風機的結構形式以及湍流狀態有直接關系。
風扇氣動噪聲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寬頻帶低幅值的湍流噪聲;其二是窄頻帶高幅值的旋轉噪聲。本文主要結合計算機數值模擬分析和試驗測試研究的方法對空調風機內部復雜的旋渦流動現象進行研究并尋找實現貫流風機系統降噪、改善音質的結構方面的優化方向。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德國人B. Eck就提出了貫流風機這一術語,他認為研究貫流風機的內部流動,關鍵是了解內部的偏心渦流動,由于內部
存在不可避免的渦流,使已經排出的流體倒流回葉輪的進口,這種回流會造成很大的能量損失,貫流風機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回流流量在總流量中所占的比例,所以了解偏心渦的中心位置和強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1]。后續有工程師為了更好地了解貫流風機內部旋渦的演化機理,采用了非定常三維Navier-Stokes方程、k-ε兩方程模型分析了貫流風機內部旋渦產生、發展、耗散、消失的演化過程,結果顯示偏心渦先于貫流而產生,是由于偏心渦的存在導致了貫流的產生,并非貫流形成了偏心渦[2]。這進一步印證了確認偏心渦的狀態是解決貫流風機噪音問題的關鍵。

圖1 光面蝸舌結構示意

圖2 齒狀蝸舌結構示意

圖3 兩蝸舌迎風面橫向曲線對比圖
2.1 貫流風機系統的配置
本文選用貫流風機系統為能力段在12K的定頻分體掛壁式空調內機。計算所用貫流風葉直徑為Φ98mm,葉片數量為32片,葉片為圓弧型直葉片,沿圓周方向等間距分布。對比計算的貫流風機系統唯一的差異就是蝸舌零件。兩種蝸舌的差異除了體現在舌部迎風面是光面還是齒狀面外,還有舌部迎風面橫向型線以及與貫流風葉間隙的差異。如圖1、圖2為兩種蝸舌結構示意圖。
光面蝸舌迎風面縱向上為平直實體;齒狀蝸舌迎風面則沿縱向均勻分布138個齒,相鄰兩齒間距2.5mm、齒面寬度2mm,凹凸齒面最大高度差8.1mm,凹凸齒面橫向均設計為特定的型線。兩種蝸舌迎風面橫向曲線對比如圖3所示。
2.2 數值模擬
因貫流風機的氣流速度一般不超過20m/s,可壓縮性很弱,一般按不可壓流動處理;并且由于貫流風機的流動近乎是二維的,因此數值計算可被簡化為對二維、不可壓縮流場的描述,同時這樣也縮短了計算時間[3]。同時,為減少端壁邊界對流動的影響,本文取軸向中截面上的計算結果來分析負載對貫流風機偏心渦分布特性的影響。
本文采用AutoCAD繪出計算模型的圖紙,并在Gambit中完善其計算域并進行網格及邊界條件指定,得到Fluent可用的網格文件,繼而通過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對貫流風機的模型進行非定常的數值模擬計算。所選殼體配置與計算區域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貫流風葉的殼體配置與計算區域

圖5 光面蝸舌分析流線圖
采用上述的計算模型及方法,在模型的計算結果達到穩定后,得到兩種蝸舌風機系統的流線圖如圖5、圖6所示。
對比光面蝸舌和齒狀蝸舌系統內部跡線圖可以看出:

圖6 齒狀蝸舌分析流線圖
(1)在同樣的殼體配置上僅更換不同的蝸舌,蝸殼內的風場型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光面蝸舌配置中,風葉進風側氣流速度矢量方向變化
劇烈,流經這一區域的流體對系統產生很大的沖擊力。而齒狀蝸舌風葉進風側氣流速度矢量方向變化不大,氣體流動平滑順暢,流體速度較前者大大降低,從而可預期產生的噪聲比前者小。

圖7 光面蝸舌噪聲頻譜圖

圖8 齒狀蝸舌噪聲頻譜圖
(2)光面蝸舌內部流場偏心渦的渦核靠近出風口,且距離蝸舌迎風面較遠,此時出風口壓力不足,蝸殼出口通道內有較大的回流區,出風口氣流出現卷吸,低壓空氣在風葉渦流附近回流風葉,氣流流動紊亂。齒狀蝸舌時偏心渦渦核貼近風葉內圓周,且更靠近蝸舌的迎風面。此時風機出口側的回流區域小,氣流跡線明顯平滑順暢,出風口氣流連續穩定,可以使噪聲比前者有所降低噪音減小,風量更均勻。
(3)光面蝸舌系統中回流過程中導致的壓力波動,最終表現為內機噪音增加,風量減少且出風口的風不能連續,易出現出風不均的現象。且此類情況在風葉兩側端壁區域,由于受端壁邊界的影響,渦心位置距離蝸舌位置更遠,導致回流區增加,更多的風被回流回風葉內,在風葉兩側更加容易產生出風不均。
按GB/T 7725-2004附錄B規定的試驗方法和制冷量對應工況進行噪聲試驗。實驗所用測試室為兩間室的半消聲室,空調器的導風板位置按開機默認位置進行噪聲測試。
4.1 試驗結果
兩種蝸舌在同一風機配置中,經同一試驗臺以及相同工況下對比測試,實測數據見表1。噪聲頻譜對比如圖7、圖8所示。
4.2 結果分析比較
試驗結果數據顯示,兩種蝸舌風機系統的性能基本一致。但是采用齒狀蝸舌蝸殼的風機的噪聲級比光面蝸舌蝸殼風機噪聲級降低0.9dB(A),降幅2%;風量降低12m3/h,降幅1.77%。
噪音測試過程中,通過調整進風口的風量來模擬過濾網臟堵時該風機系統內部氣流的變化,待測試工況穩定且室內蒸發器布滿凝露水后,分別測試各個風檔的氣流聲。各狀態穩定后,體驗各風檔音質效果,對比發現,配置光面蝸舌時風機系統出現明顯的不連續氣流聲,出風量也忽大忽小。而配置齒狀蝸舌的風機系統則無此聲音,且出風均勻、平穩。
從頻譜圖對比可以看出,圖7、圖8在干涉頻率附近噪聲有明顯的尖峰,可以看出光面蝸舌對風機噪聲的較大影響。通過采用齒狀舌后,圖8看出,在干涉頻率附近,頻率峰值被離散降低了。
(1)綜上結果表明數值模擬的結果與試驗結果基本吻合。
(2)數值分析及實驗研究對比說明:通過調整蝸舌結構來改善風機系統內氣體流動狀況,使風機系統的進出風量比值存在于一個合理的取值范圍,能實現保證風機性能的前提下降噪和優化音質的良好效果。

表1 測試結果數據表
[1] Eck B.FAN.Bri.Pat.,1973
[2] 游斌、吳克啟.貫流風機內部旋渦非定常演化的數值模擬. 工程熱物理學報2004,3(2):238-240
[3] 張瑜. 貫流風機內流及氣動噪聲分析: [學位論文類型]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4] 李棟, 顧建明. 階梯蝸舌蝸殼降噪的分析和實現.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制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
[5] 周撥,游斌,吳克啟. 斜蝸舌對貫流風機內流的影響及降噪機制研究.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8,(12).
[6] 羅亮,張師帥. 空調用貫流風機的模擬與分析. 風機技術, 2007,(2):8-10.
[7] 顧建明, 陸明琦. 空調用貫流風機設計中的幾個問題.暖通空調,1996,6:43-46.
[8] 陳沛,區穎達. 貫流風機的噪聲研究.噪聲與振動控制,2004,4(2):36-39.
[9] 游斌等.空調風機內部復雜旋渦流動現象研究.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12.
The sound quality investigation of cross flow fan used by the wallmounted air-conditioning
HUANG Weiqing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51907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_dimensional flow field is carried out on the cross flow fan which was assembled with smooth volute tongue and dentate volute tongue with Fluent 6.0 CFD Software. Measurement of noise and othe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for two kinds of cross flow fan is mad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ctual measurement data of both results, to search for the design ideas of flow fan noise reduction, sound quality optimization.
Cross-flow fan; Volute tongue; Vortex noise; Numerical s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