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戰略正在迅速擴張到所有領域,包括艱難的水治理領域。
2015年6月11日,IBM 聯合北京江河瑞通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成立智慧水管理聯合創新實驗室,打造面向涉水行業的物聯網云平臺。
“過去20年,中國建設了很多水利監測站、信息系統。但這些資源在一段時間內沒能實現數據開放、共享,信息流通不暢,出現了一個個信息孤島。”江河瑞通董事長劉子豪表示,“打通信息孤島,是目前行業最重要的事。”江河瑞通在國內水利、水務和水環境領域擁有17年的經驗。
“中國水利、氣象、環保等多個部門都有建設大量的IT 系統,但是,各個部門數據自成一體。”劉子豪舉例,“比如,某監測站發現濁度上升,究其原因,要去現場勘查,會發現是由于降雨導致的。但如果降水和水監測數據能夠有效打通,就能夠更快地找到問題的原因。”
在水利管理中,水利部門可以根據區域水量、水位、潮位、氣象、水質、蒸發量等信息進行分析,為水資源調度、農業灌溉等提供決策支持,從而實現區域內各類水利設施按需自動控制,提高效率。此外,防汛工程、山洪預警、城市排水等工程,也均可以借助來自多個部門的數據提高效率。
“隨著我國水資源管理和水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突出,需要收集與處理的水利、水務與水環境信息資源越來越多,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劉子豪表示,“我們需要建設一個統一的水行業物聯網云平臺,這可以節省政府部門的開支,還可以打通分布于各區域的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水行業轉型。”
“在構建物聯網平臺后,地方政府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規劃以城市水安全為中心的創新建設,如水質管理、城市防洪、居民供水、排水等規劃。”IBM中國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沈麗琴介紹,“中國下一輪經濟增長要大力依靠工業和產業互聯網,IBM 正在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攜手打造水行業互聯網。目前,在歐美地區也已經建設了很多水利、水務相關的成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