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觀勤 (福建省古田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52200)
古田縣兔魏氏梭菌病的調查與分析
魏觀勤 (福建省古田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52200)
兔魏氏梭菌病,又稱兔魏氏梭菌性腸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所產外毒素引起的腸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瀉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腹瀉、排黒色水樣或帶血膠凍樣糞便,盲腸漿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潰瘍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達70%以上。對養兔業的發展危害極大。因此,通過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兔魏氏梭菌病的發生和流行現狀,為該病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有著現實意義。
筆者于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古田縣14個鄉鎮 (街道)進行問卷調查,并查閱病例檔案進行分析確診。
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經卡方檢驗表明:不同鄉鎮兔魏氏梭菌病感染率差異極顯著 (P<0.01),大橋鎮兔魏氏梭菌病感染率9.98%最高,依次為杉洋鎮、鶴塘鎮、城西街道、卓洋鄉、鳳都鎮、黃田鎮、吉巷鄉、大甲鄉、平湖鎮、泮洋鄉、城東街道和水口鎮,最低的是水口鎮感染率為7.05%;不同鄉鎮兔魏氏梭菌病的病死率差異極顯著 (P<0.01),鶴塘鎮最高為62.90%,依次為鳳都鎮、鳳埔鄉、平湖鎮、卓洋鄉、黃田鎮、大甲鄉、城東街道、吉巷鄉、杉洋鎮、水口鎮、城西街道和大橋鎮,最低的是泮洋鄉病死率為33.33%,這可能與各鄉鎮的獸醫與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及衛生狀況等有關。
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經卡方檢驗表明:不同品種兔的魏氏梭菌病發病率差異極顯著 (P<0.01)。塞北兔最高為12.12%,其次是福建黃兔7.60%,再次是本地兔7.40%;不同種兔的魏氏梭菌病的病死率差異極顯著 (P<0.01),最高的是塞北兔為81.30%,其次是福建黃兔44.94%,再次是本地兔42.00%。

表1 各鄉鎮 (街道)兔魏氏梭菌病發生情況表

表2 不同品種兔魏氏梭菌病發生情況表 (單位:只、%)

表3不同月齡兔魏氏梭菌病發生情況表
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經卡方檢驗表明:不同月齡兔魏氏梭菌病發病率差異極顯著 (P<0.01)。1~3月齡最易感達11.00%,其次是大于3月齡的兔為8.00%,小于1月齡的兔不易感,只有1.33%。
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經卡方檢驗表明:不同季節兔魏氏梭菌病的發病率差異極顯著 (P<0.01)。 春季 (3~5月) 為最高13.78%, 其次是冬季 (12~2月) 為11.04%、 夏季 (6~8月) 為3.39%、 最低為秋季 (9~11月) 2.13%。

表4 不同季節兔魏氏梭菌病發生情況表
(1)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兔魏氏梭菌病感染很普遍,每個鄉鎮都有感染,最高達9.98%,因此,要加大宣傳培訓力度。讓群眾不僅要懂得飼養管理技術,還要進一步增強防范意識,盡快改變傳統觀念,接受新技術,提高養兔業的科技含量,使養兔業逐步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2)最易感月齡是1~3月齡,其次是大于3月齡的兔,小于1月齡的兔不易感染發病。
(3)雖說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春季、冬季最為易感;不同品種都可感染,但本地兔最低,病死率也低,外來兔感染率高,病死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