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宇 ■嘉博(福建)聯合設計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近年來,輕型鋼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高層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中,都有輕型鋼結構設計的身影,它已成為一個城市現代建筑的象征。隨著現代輕型鋼結構設計水平提高,從而形式由單一的框架式發展到多元化,如肋玻結構形式、鋼桁架結構形式.本文主要探討拉索在輕型鋼結構設計應用中所注意到的一些問題,在輕型鋼結構設計中通過拉索引入預應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拉索在結構中的承載力,從而控制結構變形,降低施工中的造價。
廈門集美大橋收費站拉索結構,因為橫跨八車道和中間隔離帶,跨度達51 米。
設計初期,考慮做普通鋼結構或者鋼結構桁架形式,整個結構厚度太大,即使按照三十分之一跨度考慮,也要達到1.7 將近2 米;若再考慮上下外包裝飾面層的厚度,整個結構就會顯得粗壯笨重。
經過多方探討和結構計算選型,主設計師姜宇最終采用拉索式輕型鋼結構形式;整個結構采用12 根SNS/S-7x19 雙護層彩色拉索,最終整個結構厚度才0.8m,考慮完上下裝飾面層也只有0.9m 的厚度,完成后整個結構顯得輕盈簡潔,效果良好,如圖1、圖2:

圖1 廈門集美大橋收費站拉索結構立面結構布置圖

圖2 廈門集美大橋收費站拉索結構效果圖
施工人員通過對輕型鋼施工程序的分析,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施工人員借助拉索技術的先進性來保證結構安全系數,以此來減小對輕型鋼的負面影響。
首先施工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對此進行模擬施工計算,如:以筒體、實腹墻的頂部水平位移均小于5mm,即L/5000,錨固索的框架柱的頂部水平位移小于10mm,即L/2500。樓板梁柱索節點變形幅值可以控制在L/1000 以內,這樣從某種技術上可以滿足鋼筋砼裂縫控制的要求。
大規格拉索應用在輕型鋼結構設計工程是核心技術的部分,在這技術中主要包括:拉索安裝、拉索張拉設計、工裝系統設計、張拉程序及索保護等眾多技術難點。
一般拉索采用公稱直徑7mm,從而為了避免輕型鋼在設計中出現問題,因此分別采用:PES(C)7-265、409、499 三種規格拉索。但面臨拉索規格超出常規,其制作、運輸、安裝以及保護的難度非常大的問題,我們在施工中要小心謹慎的進行。
由于鑄鋼節點在安裝上難度大、數量偏多,因此對位置精度要求隨之很高。鑄鋼件必須在工廠加工安全運到現場后,有安全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進行簽名、方可高空作業,進行安裝。
在安裝中需要注意鑄鋼件節點,它分別有張拉端、錨固端。因此在按位置安裝節點時,在高空很難校正其設計位置,設計人員為方便安裝和校正,采用拉索在地面制作一個安全平臺,而平臺主要由20cm 厚鋼板組成,而在平臺上的高精度主軸線,可以延伸刻畫到鋼板的側面,工作人員做好明顯的定性標記,在平臺上焊接一個立柱,在焊接同時,立柱頂部焊接鑄鋼件節點,按圖紙對鑄鋼的設計位置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最后保證立柱、鑄鋼件間必須采用連接板螺栓進行連接,而螺栓孔必須為長圓孔,這樣方便工作人員可調節鑄鋼件的標高,借助拉索將拼裝好的平臺板與鑄鋼件做為一個整體吊裝,在基本就位后的前提下進行調整水平標高,然后再運用微動的工具放置全站儀進行觀測,在觀測的結果下,順便把刻畫在鋼平臺側面的軸線精確調整到準確位置,必須是在鑄鋼節點軸線偏差不大于3mm、標高偏差不大于2mm,這樣才會完全符合要求,保證施工的安全性。
拉索分輕型和重型兩種,重型拉索索體剛度大,人力是難以搬動,加上拉索具有30m 長,致使在現場作業施工過程中無法轉彎。同時在安裝高度上的要求是最高點為屋頂35m,由于受塔吊高度和承載力的約束限制,在技術上根本無法直接使用塔吊從上往下傳索,因此只能在拉索安裝范圍內的地面上進行安裝,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壓壞地下結構。
采用八十噸重的汽車吊把拉索吊至上節點;采用適合塔吊的方法,這樣不僅在起重時能控制范圍內的短索,而且索吊至上節點處要在索端部系上粗麻繩來引導穿設。同時可以在輔助錨的作用下,使疲勞荷載大大降低。
在輕型鋼結構設計當中拉索一般是一百二十根,分三個區,而每個區分有若干段,而每區段約四或十根,每張拉索力非常大,一次張拉到位。一般分拉索上節點張拉、拉索下節點張拉。由于拉索是工程的核心命脈,從技術角度來講,實施難度非常大,還有施工情況多樣復雜,與整個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密切相關,風險系數較大。
拉索的張拉在輕型鋼結構設計基本原則:(1)單向結構在輕型鋼結構設計相對獨立;(2)在輕型鋼結構設計單跨最多同時張拉10 根拉索;(3)在輕型鋼結構設計以“先內跨再懸挑”原則進行施工。
在輕型鋼結構設計中包括:施工階段監測、運營階段監測。其中的施工階段監測:是對拉索的拉力、結構的變形進行技術的監測
拉索拉力監測方法
拉索在輕型鋼結構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構件,因為它間接的影響整個結構在施工中的成型,也會降低結構整體的安全系數,為此必須加強對拉索的應力進行監測,一般有兩種方法:
(1)在拉索上安裝智能索,可以避免在不利于荷載組合下選擇智能索的準確位置。
(2)采用錨固端鑄鋼節點應變監測,這樣可以對智能拉索的監測結果進行智能標定,來保障在輕型鋼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輕型鋼結構設計中拉索技術應用于各種各樣的大型工程,為此,作為施工人員需要綜合考慮索結構、鋼結構和砼結構的安全性、協調變形等,防止意外發生。施工人員和設計者要在工程實施方案交流的基礎上,結合施工進行模擬,最后進行總結,應用索張拉工況順序、拉索的安全安裝、張拉控制的防腐、施工監測等一系輕型鋼結構設計中的拉索施工新型技術,充分解決在施工所出現的種種障礙,從而推動拉索在輕鋼結構中的進一步應用。
[1]秦杰,沈世釗.預應力索拱結構施工技術與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06(5).
[2]秦杰,李國立,李繼雄,李建國,劉向陽.預應力索拱結構施工仿真與施工技術研究[J].施工技術,2004(11).
[3]張勇.鄒志榮.李建明,胡曉輝.日光溫室相變空心砌塊的制備及功效[J].農業工程學報,2010(2).
[4]劉建,周長吉.日光溫室結構優化的研究進展與發展方向[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
[5]聶志毅.輕型鋼結構在工業廠房中的應用優勢[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 卷)[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