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一嬸

是“耐得住寂寞”,讓辛澤榮厚積薄發。經典華麗的藝術設計加上一絲不茍的創作,使辛澤榮游走于鐵筆銀線間終有所成。
一年最多出四五幅作品,先不說價格了,單就是這份繁瑣的功夫,也讓辛澤榮的鍥金畫作品注定稀有。
鍥金畫,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屬上鏨刻,屬于中國傳統工藝中的獨特門類。它以刀代筆,在經過特殊表面處理的金屬板上,通過落刀的角度、輕重、深淺的變化,鐫刻出極具立體感的畫作,也被稱為閃光的白描。因為創作周期太長,創作難度太高,如今留存在世的不過爾爾。
30年前的辛澤榮,還是個機械加工廠的工人。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發現金屬雕刻能將自己的繪畫愛好與所從事的工作完美結合起來,便萌生了研究創作現代工藝金屬雕刻畫的念頭。
創作原理聽來簡單,實踐起來卻難度匪淺。在工作室現場,辛澤榮為我們展示了鍥金畫的制作過程:一柄刀尖與針尖無異的刻刀,再加上一把小錘子,就是金屬鍥刻的基本工具。身體必須最大程度地貼近底板,在“叮叮當當”的雕刻聲中,銀屑飛濺,一道道細如發絲的痕跡出現,很快就組成了觀音腳下的蓮花座,惟妙惟肖。區區幾平方厘米的內容,辛澤榮雕刻了數百刀,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幅鍥金畫的創作都需要很長時間,短則幾個月,雕刻數十萬刀,長則三兩年,可以雕刻上百萬刀。
如此繁瑣的工藝,其他人也能夠模仿創作嗎?辛澤榮的經歷告訴我們,凡是手工難度極高的藝術創作,一定是需要經驗和功底的。據辛氏一族的族譜記載,其祖上多出黑陶磚瓦和模具雕刻的能工巧匠,辛澤榮也是繼承了家族遺傳的工藝美術天賦,在鍥金畫這一領域出類拔萃。同樣是作畫,在金屬上和在紙上可大不相同,需要極其繁瑣的工序,選料只是第一步。
區別于以往的鐫銀、刻銅,金屬畫的材質包括了鋁合金和銅兩種,做了20多年鍥金畫的辛澤榮,最喜愛兩毫米厚的鋁板。切割好的鋁板,需要用極細致的800號水砂紙打磨到光潔。
“每一條細紋、每一道劃痕,都要用砂紙打磨平整。既要平整細膩,不能有一點瑕疵,還不能打磨得太光,要是磨成鏡子那樣,肯定就不好著色啦?!毙翝蓸s說,他用的每一塊料,都是自己手工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
打磨好之后,經過特殊的工藝將其氧化,鋁板就會著上細致的黑色,成為一塊黑色的畫布。在黑色的鋁板上,用刻刀刻出不同的線條,就會露出金屬本身的顏色和光澤。根據落刀的角度、輕重不同,金屬板上會出現不同的折光面,從而產生立體的藝術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僅材料需要打磨,所用的刻刀也要經常磨礪。因為每幅作品都需要用到數十種不同的刻刀來鐫刻。憑借著多年機械加工的經驗,辛澤榮也發明了多種體現刀工抑揚頓挫的原創刀具?!坝袌A刀、有方刀、還有三角刀……”辛澤榮取出放大鏡,拿著一枚“銀針”給我們看,“這是最細的圓刀,你仔細看,上面還有我打磨出的斜面呢?!?/p>
醞釀和打稿的過程總是最艱難的,辛澤榮說,刻起來都是先難后易,一氣呵成,最難的就是想好要怎么去刻?!跋襁@幅猛虎下山圖,一共修改了3稿。尤其是皮毛的線條,我構思了很久,以求達到最生動的效果?!痹阽澘痰膱D案中,毛發其實是最難刻畫的。要綜合很多刀法,刻出不同的層次,才會有立體感。我們用放大鏡看了看老虎的皮毛,在不同的光源之下,確實栩栩如生,立體生動,那種柔順的皮毛質感浮現眼前。多變的方向,不同的筆觸,背后凝結的是辛澤榮游刃有余的刀法和爐火純青的技藝。
“鍥金畫創作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毙翝蓸s深有感觸地說?!安坏絻善椒匠叩淖髌范家獨v時半年,像人物眉毛這樣微小的細部都要刻一百多刀,一刀失誤就可能前功盡棄,心不誠、神不靜是難有好作品的?!?/p>
是“耐得住寂寞”,讓辛澤榮厚積薄發。經典華麗的藝術設計加上一絲不茍的創作,使辛澤榮游走于鐵筆銀線間終有所成。在2008北京奧運會青島奧帆中心舉行的“中國民俗文化展”上,他的作品獲得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頒發的榮譽證書,其中作品“雄鷹”被國際殘聯主席克雷文爵士收藏,另外一幅“福娃帶您好運來”則被收藏進了北京奧運博物館。2013年年底,辛澤榮鍥金畫藝術技法被列為青島城陽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項。目前,他創作的鍥金畫面積最大的為翻刻北宋名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該作品長4米,寬20厘米,前后共計雕刻100多萬刀,歷時近兩年,刻畫內容囊括了800多個人物,70多棵樹,70多間房屋,還有26條船,最細微的地方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夠看到。辛澤榮和鍥金畫讓這幅“國寶”在現代展現新顏,有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從一名普通的機械加工工人,到后來癡迷于金屬雕刻畫的藝術家,多年的苦心鉆研給了辛澤榮一雙“化平庸為神奇”的雙手。一塊普普通通的金屬板,經過他千雕萬琢后成為藝術珍品。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卷,從他粗礪的雙手間流出。就是這樣,憑借著對藝術的不舍,辛澤榮一刻就是25年。
“只要眼睛能看得到,我就會繼續刻下去,”辛澤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