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飛
同學們,某幅畫里有四條并排的小魚,魚頭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的,如果我說,我有一個魔杯,只要魚見到它就會轉過身來你相信嗎?想知道其中的玄機嗎?請跟我一探究竟。
1.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了解凸透鏡成像原理及應用。
實驗材料:彩紙、筆、膠水、上下一樣粗的玻璃杯、水、白色板。
2.實驗步驟
(1)用筆分別在4張彩紙上畫四條長約5 cm的小魚(如圖1)。
(2)將4張彩紙并排貼在白色板上,確保魚頭朝同一方向(如圖2)。
(3)用裝滿水的玻璃杯距離小魚一定距離,觀察實驗現象。
3.觀察思考
當玻璃杯放置于距離小魚適當的位置,我們只要順著魚頭的方向輕輕移動這只裝滿水的玻璃杯,就會發現一旦能通過玻璃杯看到小魚,小魚就跟著了魔似的轉過身來(如圖3),難道這真是一只能讓小魚活起來的魔杯嗎?如果我告訴你,這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玻璃杯時,你又能解釋其中的緣由嗎?
4.拓展延伸
光的折射普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這就是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上述實驗中。可以將玻璃杯與水看作一個整體,裝滿水的玻璃杯屬于中央厚邊緣薄的凸透鏡,魔杯正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只要小魚在焦點之外(即u>f),在水杯另一側便會形成顛倒的實像,實像有放大、等大、縮小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
看到這里,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小魚透過玻璃杯所成的像只是左右顛倒,這與凸透鏡所成的實像是左右、上下都顛倒的不同,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凸透鏡是中央厚邊緣薄的鏡片,光線通過鏡片的折射是全方位的:而裝水的杯子上下一樣粗,光線只在杯子的兩側發生折射,在杯子中央上下的部位并不發生折射,故影像不會上下顛倒。
責任編輯:程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