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軍強 林朝杰


摘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浙江省舟山市各區縣基層民警參與警體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多數基層民警對體育鍛煉的態度積極,但實際參與體育鍛煉行為不足,限制其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是時間、場地、設備等因素,絕大多數基層民警對警察體育的概念并不十分了解,對警察體育的作用認識不足。文章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加強新入警人員的警體教育和訓練,把警察體育列為基層民警的必修訓練科目,進一步加強公安類專業的警察體育教育等建議。
關鍵詞:警察體育 基層民警 舟山市 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0—0100—03
體能的優劣和警體技能水平的高低是警察戰斗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充分體現在與犯罪分子斗爭中快速追擊、連續作戰,抗負荷、抗疲勞,穿越各種障礙,一招制敵,首發命中,迅速查處制服罪犯和遏制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處警能力。通常意義上的警察體育包括警察體能、武裝泅渡、越障攀爬、徒手防衛與控制、警械武器使用等科目。這些科目大多數是由軍事體育延伸而來,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向警察的職業需求方向發展,形成了行業特有的一種體育教育形態,在科目設置上針對性強、內容選擇上應用性強、方法運用上實戰性強,以滿足現階段公安教育對警察素質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警察體育是行業性極強的專業化教育,特定的教育對象、特定的教育內容、特定的教育目的和目標,決定了警察體育學科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即職業化、專業化、前沿性、綜合性都比較強,應用性非常明顯l引。從公安部、政治部于1999年6月正式頒布的《公安民警察體育育鍛煉達標標準(試行)》到2011年12月公安部正試頒發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警察鍛煉達標標準》,我國警察體育工作逐漸走向較成熟的軌道。
作為戰斗在一線的基層民警,需要處理各類民事、刑事事件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的特征,這就對基層民警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所有警務能力基礎的警察體育其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本文正是基于此考慮,對舟山市基層民警參與警體活動的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為本市警察體育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對舟山市定海區、普陀區公安局、各區域派出所以及個別縣等基層警務機構不同性別、年齡、警種的基層民警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142份,回收有效問卷133分,回收率為93.7%。除此之外,本文還大量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舟山市基層民警基本狀況分析
本次隨機問卷抽取的舟山市基層民警的基本數據,范圍廣、密度大,具有一定代表性。分別從性別、年齡、學歷、工種等幾方面來分析:
2.1.1 女警人數偏少
本次問卷調查共抽取的133份有效問卷中,男112人,占80.5%,女21人,占19.5%,男女比例為4:1,女警偏少。而結合公安行業的特殊性,以及基層工作的特殊性,舟山市基層民警的性別比例與國內大多地區的基層民警的性別比例基本吻合。
2.1.2 年齡結構呈負偏態分布
年齡方面,從表1可以看出,舟山市基層民警年齡基本合理,主要力量集中在28-40歲這個區間,占總體比例的58.7%,整體呈負偏態分布,說明舟山市基層民警年齡分布基本基本合理,同時以中青年為主體。
2.1.3 大學學歷是主體
本次調查人群中,學歷方面,中專高中以下2人,占1.5%,專科或本科130人,是隊伍的主體,占97.7%,碩士學歷及以上1人,占0.8%。(見表2)
2.1.4 非公安類專業為主體
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在最后學歷專業方面,公安類相關專業共43人,只占被測人數的32.3%,非公安類專業90人,占67.7%。(見表3)
2.1.5 外勤人員為主
此次參與調查對象工種方面,包括了刑偵、治安、社區、接處、綜合等等各業務警種,其中外勤112人,占84.2%,內勤21人,占15.8%。
2.2 舟山市基層民警參與警體活動現狀
2.2.1 多數人對體育鍛煉的態度積極
74.4%的人認為目前的鍛煉次數遠遠不夠,希望通過鍛煉提高體質,但限于種種因素制約,故實際參加鍛煉次數較少;另外還有25.6%的人認為目前鍛煉狀況足夠,而這其中有極少部分人是每周鍛煉在三次以上的,大部分是對體育鍛煉持消極態度的。
2.2.2 多數基層民警參與體育鍛煉行為不足
在參與調查的133份有效問卷中,近一半的人每周專門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調查顯示,48.9%的人專門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為每周一次或不到一次,32.3%的人每周有兩次鍛煉,還有18.8%的人每周有三次或三次以上時間鍛煉。41.4%的人每次鍛煉時間在半小時以內,42.1%的人每次鍛煉時間在一小時以內,16.5%的人每次鍛煉一小時以上,并且許多人把散步、走路等算在內。實際專門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極少。
2.2.3 客觀因素是限制基層民警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74.4%的人認為主要制約基層民警參加鍛煉的因素是時間因素,25.6的人認為是場地因素,18%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參加體育鍛煉,或者因為主觀原因不愿意鍛煉。
2.3 舟山市基層民警參與警體活動狀況
2.3.1 絕大多數基層民警對警察體育不是十分了解
通過問卷調查,61%的人對警察體育完全不了解,36%的人認為了解一點,有3%的人表示比較了解。55.6%的人認為一般體育項目和警察體育項目沒有多大區別,44.4%的人認為是有區別的,但是在列出的警察體育的項目中,只有2.2%左右的人能列出大部分警察體育的項目,其他大部分列出的都是一般性的體育運動項目。endprint
2.3.2 多數人對警察體育的作用認識不足
受測的大多數人雖然認為警察體育很必要,但認為其作用和目的也僅限于與普通體育活動相似性而言。有55.6%的人認為警察體育的最主要目的和普通體育一樣是強身健體,44.4%的人認為是警察特殊職業和專業的需要。74.4%的人認為作為基層民警一定要參加警察體育活動,19.6%的人認為看具體工種而定,另外6%的人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參加專門的警察體育活動。
3 結論與建議
對基層民警來說,警察體育不僅有著強身健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與日常業務緊密相關,對基層民警有效快速的處理日常突發事件和案件提供身體上、心理上、技術上的支持,是關系到基層執勤民警本人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通過對舟山市基層民警調查,得出如下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綜合以上數據和分析,總結舟山市基層民警參與警體活動現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3.1.1 新的招考體制使得許多基層民警未接受過專業的警體教育
基層民警的招考制度是基層民警對警察體育了解少參與少的重要原因。從本次調查來看,近三分之二的基層民警為非公安類專業的畢業生。近年來,國考、省考、市考等不同級別的公務員招考日漸白熱化,而隨著國家用人數量的日益增加,從經過高等教育的高校畢業生中招考公務人員無論對提高公務員群體的整體素質還是對高校畢業生個人都是大有裨益。然而,由于招考的范圍增大,使得一些專業性要求較強的特種崗位出現了所招考人員未受到過該崗位相關教育,或者受到相關特種教育較少,使得在工作中屢屢出現業務和工作方式上種種問題。由于部分崗位的特殊性,這種問題更甚至會對該崗位工作人員以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警察職位作為近年公務員招考較熱的崗位之一,由于部分崗位的特殊性要求,更是直接反映了這種大規模招考與崗位本身專業性要求之間的矛盾。
3.1.2 警種分工的細化使得警察體育的專業作用分化
隨著社會犯罪類型和工作需要的多樣性,警種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尤其是現代社會,人們的關注點放在網絡、現代化等新型的犯罪上,對作為比例最大的常規犯罪重視程度反而下降,進而對作為基礎能力的警體能力的重視也隨之下降。許多案件和問題的解決往往通過網絡等等其他手段就得以實現,所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專門文職警務人員。而實際情況是,新的犯罪形式變化再快,傳統的犯罪形式仍然是所有國家和社會的最主要形式。在我國許多地區,作為基層民警,往往由于人手不夠出現不同警種協助辦案的情況,所以基礎的警體通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3.1.3 警體教育未落實到基層民警的日常訓練
基層民警戰斗在第一線,身體素質和警務技能不僅是完成任務的保障,更是警務人員自己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保障。在我國各類公安院?;蚱胀ǜ咝5墓差悓I中,都有不同比例的警體通識教育,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大多數地區的基層警務系統并沒有真正的引入足夠的場地、設備、時間、教練等進行專門的警體訓練和警務技能教育。并且由于當前警務技術和警察體育技術革新快,如不及時進行相關警務警體能力的訓練和教育,就不能及時更好地處理新形勢的犯罪和問題。從接受調查的基層民警反映出的情況可見,除了個別人因為主觀因素外,大多數人都希望參與參與相應體育鍛煉和警體訓練之中。
3.1.4 部分基層民警對警體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專業背景以及警種分工的關系,許多基層民警對警體訓練認識不足,和作為普通人參與體育鍛煉的制約因素一樣,他們認為,日常走路、勞動等就是體育鍛煉,不需要再進行專門的體育鍛煉。部分基層民警認為警察體育和普通體育活動得目的一樣是強身健體、娛樂身心,未充分認識到警察體育作為與實際警務技戰術相結合的專業性和特殊性,甚至是關系到執勤成敗和生命財產的安全重要保障。
3.2 建議
3.2.1 加強新人警人員警體教育
近年來由于基層民警需求量的增加,國家通過各類公務人員考試從普通或相關專業里選拔出許多大學畢業生,到警察行業的基層機構任職。這一方面有效的補充了大量知識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人員成為公安隊伍的新鮮血液,而另一方面,由于非公安類專業的畢業生未接受過專門和長期的包括警體教育在內的許多警務人員專項教育,所以也影響其今后的執勤工作。雖然多數新人職人員都會進行一定時間的相關培訓,但是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由于警察職業的特殊性,多數新人職人員無論從理論還是實際操作方面的培訓都顯得不足,而且多數培訓僅限短期一次性。針對此可以每年定期或者不定期進一步加強對新人職基層警務人員進行警體相關訓練。
3.2.2 將警察體育作為基層民警的必修科目
警察體育對基層民警執勤時的具體實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來許多襲警類案件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調查結果來看,即使有著專業背景的公安專業的畢業生,多數人也對警體基本概念是模糊的,警體實踐則少之又少。尤其是在非公安類專業畢業生大量進人公安基層隊伍的今天,定期的警體訓練不僅使民警獲得一個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熟練執勤業務,增加執勤成功率,減少意外和不必要的傷亡事件。
3.2.3 進一步加強公安院校警體教育
國外著名警察大學把體育技能教育擺在重要地位。體現在課程設置上,體育技能課教學不僅面廣,而且注意了課時保障以及初級人門和中級提高、高級強化之間的層次銜接與搭配。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拘捕術、射擊、體育技能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一定的份量。這樣的警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警察)的通才素質和綜合能力,并易于使這種素質和能力在專業訓練中進一步得到貫徹、發揮和強化。而國內許多公安院校的對警體課程不夠重視,尤其像擒拿格斗、防衛控制等課程還是沿用多年前比較陳舊的教程和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已經無法滿足突發多變的現代犯罪實際了。所以在公安院校,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學習國外先進的技戰術體系,另一方面,進一步研發符合我國犯罪實際和特點的、與現實警務實際相結合的警體技術體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