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偉
前段時間,“辣條”火了,而且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80后、90后經典的零食、童年的回憶,“辣條”默默付出,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為中小學生乃至成年人帶來了別樣的味道。盡管如此,對于辣條制作過程是否衛生,質量安全能否得到保證,眾多消費者仍持懷疑態度。這種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加入水、鹽、糖以及天然色素等,經過一系列加工,再加以“樸實”的包裝,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調味面制品,被大多數消費者質疑、喜愛,且又難以割舍。
關于辣條質量安全的質疑主要體現在生產過程及生產原料等方面,如多次被媒體曝出的添加劑、防腐劑問題,以及生產環境惡劣、生產過程不規范等問題,都使消費者對其望而卻步。
鄭州平江商會旗下會員企業多為“辣條”生產企業,該商會秘書長李長根則表示,“都是黑作坊惹得禍,讓辣條這個行業蒙羞。我們呼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嚴格監管,同時商會也會配合。”
食品安全監管對于食品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年上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其納入“方便食品”實施許可。沒有地方標準的,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積極協調衛生計生部門,推動制定地方標準。未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不得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在生產方面,督促企業依法組織生產,切實采取措施,嚴把質量安全控制關。
該通知將調味面制品納入方便食品的范疇,在加強對調味面制品監管力度的同時,也對方便食品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當“辣條”有了明確的標準,生產企業規范生產的時候,也為“冷風漸起”的方便食品行業送來一縷溫暖。
由方便面看方便食品整體走向
方便食品作為我國食品工業中相對年輕的行業,自1992年以來,一直以較快速度發展,其中方便面和速凍食品占較大比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以不同產品來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從而得到穩步發展。但是,近年來方便食品行業雖談不上數九寒冬,行業發展卻也面臨著瓶頸與挑戰。
以其中占較大比重的方便面行業為例,近年來,利潤微薄、銷量滯漲的局面已然形成。據資料顯示,2013年,方便面整體市場銷售額較2012年同期僅增長2.6%,銷售量則較2012年同期衰退1.3%,整體市場增長放緩。2014年方便面市場持續衰退,銷售額同比下降2.7%,銷售量同比衰退7%。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公布的產業調查顯示,“2014年,原有28家參與統計的方便面企業,有6家已經停產或半停產。在已有的22家企業中,9家銷售額下跌,全行業產量下跌10.6%,銷售額下跌7.9%”。不僅如此,方便食品行業也受到不小的沖擊。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2014年全國方便面及其他食品制造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25.69億元,同比增長5.29%,低于全國食品工業7.8%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2015年上半年,中國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8萬億元,同比增長僅4.8%,全行業處于艱難轉型期。
這些數據均表明方便食品行業所面臨的困境,那么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又有怎樣的解決辦法?
方便不健康?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們仍以方便面行業為例,“2014年方便面行業產能過剩及利潤下行帶來的風險,由下向上傳導。與此同時,又有62條生產線進入行業,產能過剩還在加劇。2015年上半年,這種全行業生態環境及市場生存環境的雙重惡化,開始向大企業傳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表示。
方便面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還不僅如此,隨著近年來我國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對方便面的需求在逐步減弱。“消費者對方便面的信心,已經降到了最低點。在個別消費者心中,方便面成為垃圾食品的代名詞。”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認為,中國方便面在2008年一度達到年銷量500億包、銷售額超過500億元的黃金期,但此后整個產業多年徘徊不前,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費市場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層出不窮的食品謠言成為方便面產業的最大困擾,給整個行業也帶來了巨大傷害。
創新、辟謠攻堅克難謀發展
產能過剩、食品安全謠言等因素使得本應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眼下只有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才能還行業一個健康、快速的發展環境,從而謀求進一步地發展。
近年來,隨著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不法分子便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大肆散布食品安全謠言,對食品產業發展形成了極大阻力。其中,方便面行業深受其害,不健康、對身體有害等謠言鋪天蓋地,行業內部苦不堪言。直到前段時間,中國食品辟謠聯盟的成立使得食品安全謠言受到巨大打擊,不少謠言不攻自破,也將方便面行業拯救于水深火熱之中。有媒體提出,“被“妖魔化”的不只是方便面,而是整個食品行業。因為沒有一個權威的食品質量體系讓我們每個人都放心,才使得一個謠言能夠搞垮一個企業、一起事件能夠摧毀一個行業。”
謠言的破除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行業的發展,清除了障礙。但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推動。
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現國表示,“行業到了最困難的時候,再不革命,方便面行業就老了。方便面行業要敢于向方便面本身的固有弱點開炮。行業必須從營養和口味這兩個方便面的軟肋下手,找到方便面未來的出路。”
方便面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使不少企業無從下手,面對如此困局,行業只有轉型突圍,方能開辟新道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認為各生產企業要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普及方便面相關科技知識。
不僅方便面行業需要創新,整個方便食品行業對創新的渴求也相當強烈。李克強總理曾表示,“傳統的經濟生產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發展,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由此可見,創新無處不在,著眼方便食品行業,創新則意味著新的發展、新的血液,方便食品產業中另一個主要板塊是速凍食品,速凍食品被稱為方便食品行業的優等生不是沒有原因的,該行業可以說是我國傳統食品最活躍的領域,注重不同路徑的創新以及產品價值的提升是該行業穩步發展的關鍵。同時加強渠道創新,近年來冷鏈物流、O2O的逐步成熟,讓速凍食品擁有更廣闊的平臺和更有保證的運輸渠道。雖然方便食品行業走出低迷期仍需時間,但各企業已經在尋求突破點,尋找各自的藍海,如何在創新和健康方面下功夫,將是各企業面臨的最大課題,一旦攻克,行業整體突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