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我國未來童裝市場潛力巨大似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從款式設計到渠道拓展,各童裝品牌為爭奪這片藍海可謂是不遺余力,然而,過分浮夸的表面下,商家們似乎忽視了質量安全這一根本。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僅今年上半年質監部門對童裝質量的10余次監督抽查中,幾乎沒有一次不是大批童裝品牌榮登質量“黑榜”,名單從小品牌到國際大牌無一幸免。此次,廣州當地又有一大批童裝品牌集體淪陷。
事件:廣州當地童裝品牌集體淪陷
近期,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產領域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45家企業生產的74批次產品,經檢驗有16家企業的21批次產品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本次抽查依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5296.4—2012、GB 18401—2010以及相關產品標準對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纖維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縫紉強力和可萃取重金屬含量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結果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批次男童短袖襯衫甲醛含量和產品使用說明不合格,該批次產品標稱生產商家是廣州瑞朗實業有限公司,商標是“Baoubaou”、生產批號是“52031082”。
同時,抽查中有6批次產品的pH值不合格,全部偏堿性。具體商品包括,廣州華恩兒童服飾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TOM&JERRY”男童短T恤,寶派少兒服飾(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MASHIMARO”針織長袖上衣,廣州喆高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JI LIANG DIAN”亮點女童上衣,鎬重貿易生產的兩批次“Holy-G kids”短褲和條紋襯衫、廣州樂尚坊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松韓屋”T恤。
另外,此次抽查中有11批次產品的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其中包括廣州高辰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比比安”兒童長褲不合格,廣州皓映翔商貿有限公司的“木木雨雨”男童T恤等。
調查:商家們的表情符
毫無疑問,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后,這些商家無一例外選擇沉默,并未對問題產品的原因作出任何解釋和回應。因此,記者對此次被抽查中涉及問題較為嚴重的7家企業進行了進一步的跟蹤采訪,這些商家會以什么樣的表情符面對記者呢?
表情一:斷然決絕符。在了解此次出現問題商家的基本信息后,7月7日下午,記者致電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廣州高辰貿易有限公司聯系人張家偉。
張家偉接聽電話后,冰冷地發出兩個字:“哪里?”記者自報身份,說明致電來意后,他又冷冷地問了一句:“哪家媒體?”記者再次作答。
張家偉回答:“我們不需要采訪,不接受采訪。”沒等記者說完話就掛了電話,該公司的態度明確決絕,采訪也就此作罷。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集纖維含量、產品使用說明、pH值等多項指標不合格,并且同時被抽查兩批次不合格產品的廣州樂尚坊服飾有限公司市場部。
一名女士接聽了電話,在記者說明了所要采訪內容之后,該女士表示:“我們的產品復檢已經合格了。”
記者進一步追問問題產品產生的原因和具體整改措施時,該女士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而且對產品是否真正復檢合格也顯得含糊其辭。
為此,記者要求該女士找領導或相關負責人作出解釋,該女士拒絕提供公司其他任何人的聯系方式,并且以生產質量部門人員出差為由拒絕回應并直接掛了電話。
當天,記者再次撥打電話,該女士接通電話后直接掛掉,沒有給記者任何說話的機會。
時隔兩天,記者繼續撥打該公司電話,還是上次接聽電話的那位女士接聽。
此次,她改變口氣,對所有問題表示“不清楚”,并告訴記者:“我們不能接受采訪。”
與上述商家表情相似的還有廣州華恩兒童服飾有限公司。7月7日,記者致電該公司聯系人王經理。一名女士接聽了電話,在記者說明所要采訪內容后,該女士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記者希望對方提供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該女士說:“不需要采訪,你直接聯系他吧,然后掛了電話。”該女士所指“他”,應該是公司質量部負責人,但記者最終沒有找到所謂“他”的聯系方式。
只好再次撥打王經理的電話,然而,記者兩天內嘗試了多次,該電話始終是“暫時不方便接聽”狀態。
表情二:裝聾作啞符。眾所周知,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有機物。紡織品在樹脂整理及固色處理過程中有可能涉及甲醛的使用。含有甲醛的紡織品在孩子們穿著和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游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引發呼吸道炎癥或皮膚炎癥,還會對眼睛產生刺激,甚至可能誘發癌癥。
7月7日下午,記者致電此次抽檢中產品甲醛含量不合格的廣州瑞朗實業有限公司朱經理,希望他說明一下問題產品的后處理情況。然而,記者撥打多次發現,該電話明明正常卻始終無人接聽。
第二天下午,記者繼續撥打朱經理電話,嘗試多次,電話仍然是正常但無人接聽狀態。由于該公司網上所有信息里只有朱經理一人的聯系電話,此次采訪無果而終。
其實,專家指出,甲醛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在面料后整理工藝中使用了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劑或是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甲醛的助劑。朱經理為何不接聽電話,我們可想而知。
表情三:積極應答符。與上述幾個商家的反應截然不同,鎬重貿易應對此次事件態度積極。此次抽查中,該公司有兩批次產品被檢測出pH值不合格和產品使用說明與實際不符。7月7日,記者致電該公司前臺服務處,經過轉接聯系到公司產品質量相關負責人張女士。
對于此次出現不合格產品的原因,張女士答復道:得知檢測結果后公司第一時間聯系了面料供應商,供應商才承認自己面料后處理的最后一道水洗工序沒有做。
記者追問:“貴公司產品在銷售之前不做自檢嗎?”
張女士答:“其實,一般情況下面料采購回來后公司都會做浸泡等簡單的處理,但對該批次面料的自檢中忽視了pH值這個項目,的確是我們的責任。”
對兩批次問題產品的現狀,張女士解釋道:“公司是做定制的,不會大批量生產產品,此次問題產品一共100多件,發現問題后已經全部召回,并且重新做了水洗處理。”
“這些產品經我們自檢合格后送往了當地指定的國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也合格。目前,處理過的產品已經送到了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復檢,復檢結果尚未出來。”張女士說。
此外,張女士表示,自己也是一位母親,知道直接接觸皮膚的童裝對孩子健康的重要性。她說:“我看到產品出現這樣的問題后非常震驚,公司今后一定會在面料采購中采購有檢測報告的面料,加強采購方面的管理。”
廣州皓映翔商貿有限公司也積極回應了這件事。7月7日下午,記者首先致電該公司北京辦事處,說明要采訪內容后,該公司北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給了記者廣州總部的聯系方式。
隨后,記者撥打了該公司廣州總部電話,一名男士接聽電話,詢問記者來電原因后,該男士直接給了記者一名龍姓男士的聯系方式,告訴記者他負責公司產品的質量情況。
記者隨即撥打了龍姓男士的手機,說明身份和采訪內容后,龍姓男士表示:“問題產品一共50~60件,本來打算全部銷毀,但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要求整改后可以繼續銷售。”
“目前,該批次產品已經整改,復檢全部合格后被一個批發商全部拿走銷售。”該男士說。
該男士還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在學習童裝新標準,提高產品生產等級,并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表情四:故意拖延符。此次,廣州市波波豬童裝被檢測出兩批次童裝的使用標識與實際不符。
7月7日,記者致電該公司,經一名小姐轉接聯系到該公司產品質量部負責人成小姐。對于該批次問題產品,成小姐的回答前后矛盾,顯得有點遮遮掩掩,一開始,她說:“該批次產品已經整改后上交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復檢。”
然而,當記者追問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時,該女士表示:“自己不是老板,不負責這部分。”
于是,記者要求成小姐幫忙聯系公司老板,成小姐拒絕給記者老板的聯系方式,要求記者將聯系方式發至她手機,說她會轉告老板,跟老板溝通后給記者答復。
結果可想而知,時隔兩天,記者根本沒有得到成小姐任何答復,再次打電話過去,該電話卻無人接聽。
直到目前,記者仍然未得到成小姐的答復,受發稿時間所限,此次采訪在拖延中結束。
后記:童裝質量有待好轉
隨意在互聯網上搜索,連篇累牘關于童裝質量不合格的報道讓人觸目驚心。從2006年開始,我國每年都會有童裝甲醛超標、pH值不合格的報道。
從網購到正規商場,從國內產品到進口產品,從普通品牌到“快時尚”,不論渠道如何,僅僅這半年,這些由不同渠道流向消費市場的童裝都曾被曝出不合格,而且,每一次都是眾多品牌的淪陷。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半年內對童裝、童鞋等兒童用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千余批次不合格童裝被查處。
我國童裝質量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可見一斑,而且,近年來,隨著原料、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采用低價染料助劑,減少產品后處理的行為更是成為行業潛規則。兩年來,記者已經記不清采訪過多少家出現童裝質量問題的廠家,從國際企業到地方小品牌,只記得不管大小,這些企業中對記者遮遮掩掩,或者推諉拒絕,甚至態度蠻橫的有十之八九。偶爾出現一個能認真反省自身問題的,總會讓記者有種中彩票的感覺。
毒校服,兒童被衣服繩帶勒死,一起又一起慘痛的教訓根本沒有喚起企業的良心,的確,以利益為追求點的企業怎么會將良心放在第一位呢?其實,童裝標準行業專家表示,我國童裝質量標準已經屬于世界上最嚴格的行列,但企業往往明知故犯,主要是懲罰制度不夠嚴格。
好在解決這一問題的福音終于來了,6月30日,有關產品質量領域的一批新規正式實施。新規規定,國家監督抽查檢驗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自收到《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責令整改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提交整改報告,提出復檢申請。而對于復檢仍不合格的企業,相關部門當責令企業在30日內進行停業整頓,整頓期滿后再次復查不合格的,應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許可部門吊銷相關證照。
同時,近日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的國內第一部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童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更是給童裝質量市場打了強心針。
業內人士認為,此項新規范對童裝的安全性能進行了全面監管,有助于引導生產企業提高童裝的安全與質量,保護嬰幼兒及兒童健康安全。同時,規范的發布有利于童裝生產安全技術標準的提高,也有助于童裝產品出口,以更嚴的標準應對出口市場的貿易壁壘。未來的中國童裝市場將以安全為第一要素全力升級,只有認真對待安全問題的企業才能在童裝市場中謀得一席之地。
而且,消費者關于童裝質量安全的意識也有所提升。記者隨機采訪了商場內幾位挑選童裝的家長,他們對于“嬰幼兒用品、GB 18401—2010、A類”表示大概了解,雖然認為在正規商場售賣的服裝一定是合格產品,但是他們在選擇服裝時還是會閱讀標簽,了解成分、產地等信息。
雖然想要徹底解決童裝品牌的安全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規范與消費者的理性觀念提升,一個安全的童裝市場或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