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喜
摘 要:深入分析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提升預測氣候變化的能力和氣象服務水平,這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探測資料
中圖分類號:P4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1.045
1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現狀
近幾年來,經濟的穩步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原來處于城郊的觀測站點逐步成為城市中的觀測點,城市中很多高層建筑物的建設對氣象探測環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使城市的發展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衍生出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些高大建筑物影響到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站點不得不遷移,這樣就會直接影響氣象探測資料的連續性和代表性,也間接地影響了我國氣象探測資料的數據交換。因此,切實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2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與氣象探測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降低了氣象探測的質量。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氣象部門對環境保護的問題也予以了高度重視,但是當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2.1 法律法規落實困難
我國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等各種法律法規,從而使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的發展規劃更加重視建設項目對整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忽略了氣象探測的重要性,進而使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在整個執行過程中依然面臨著一定的阻力,直接阻礙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2.2 對氣象探測認識不足
氣象探測專業性比較強,對民眾周遭的生活不會產生過多的影響,民眾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很少接觸氣象探測的相關信息,僅限于天氣預報中的紫外線指數、空氣污染指數、人體舒適度等。此外,民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知識了解得很少,而且這些知識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
2.3 氣象部門執法能力有限
氣象部門屬于社會服務性部門,不具有政府直屬行政管理部門的權威和職能。雖然氣象部門有自己的執法部門,但是執法能力有限,這就給氣象部門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 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措施
氣象局就目前的發展狀況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逐步加大宣傳力度,并及時與各部門做好統籌規劃,積極備案,以緩解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壓力。
3.1 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
氣象探測環境是保證整個氣象工作順利進行的最基本的條件,保證氣象探測的環境優良,能夠幫助氣象工作者更加精準地測算出未來的天氣狀況,并對未來即將發生的天氣變化作出預警,這對城市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因此,應該加大對城市建設規劃的審查力度,保證氣象探測環境優質發展,并將與氣象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到實處,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加大宣傳力度
借助當地的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積極宣傳氣象、環境的政策法規,使氣象方面的法律法規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深入人心,建立起一種自覺維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意識,形成良好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風氣,從而使氣象探測工作更好地發展。
3.3 城市規劃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相結合
氣象建設部門應該與城市的建設部門、環保部門、城市規劃部門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使各部門做好信息資源共享,加強合作交流,在合理的城市規劃布局中保證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科學落實。
3.4 科學、合理地選擇氣象探測場地
緊跟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的步伐,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會同規劃部門、建設部門、國土部門等,使氣象觀測的場地更加科學、合理,并與城市的未來發展趨勢相符。此外,還要盡可能地減少干擾,提高氣象探測的質量,降低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
3.5 加大執法力度
進一步加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認真執行與氣象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嚴厲打擊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各種行為,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清除路障。
4 結論
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充分認識到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促進氣象觀測更加科學、準確、高效、合理,為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建設提供專業服務。這樣有利于提高氣象的科研水平和相應的預測能力,為積極、有效地推進氣象工作的一站式服務作出努力,從而使氣象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時引.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
[2]區銘香,葉志紅.淺談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重要性[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8(03).
[3]張濤.加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法律思考[J].湖北氣象,2006(03).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