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

摘 要:完善變電檢修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分析了變電檢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日后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變電檢修;檢修記錄;檢修工具;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1.089
1 變電檢修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力系統的運行內容越來越復雜。合理的變電檢修工作有利于實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有效的變電檢修工作不僅能夠全面分析檢修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減少各種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同時,它還是對安全系統的一種補充,能有效保障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使檢修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保證安全生產和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
2 變電檢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變電檢修目的不明確
在生產作業中,仍有部分電力企業對變電檢修工作缺乏認識,沒有明確檢修工作的目的,導致變電檢修工作具有盲目性。同時,企業不重視變電檢修工作,抱著敷衍的態度完成檢修工作。這些都可能為生產作業埋下安全隱患。此外,部分變電檢修人員的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缺乏檢修質量意識。在實際的變電檢修過程中,很可能會使檢修結果有偏差。
2.2 變電檢修記錄不全面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變電檢修的工作內容也越來越復雜,每次都要詳細記錄檢修工作的結果,以此作為變電設備運行情況和檢修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檢修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檢修記錄的重要性,缺乏對檢修記錄的認識,使得變電檢修工作記錄不完整、不全面,嚴重影響了變電檢修結果的分析和工作計劃的制訂。
2.3 檢修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調查顯示,我國相當一部分變電檢修人員沒有參加過專業的崗前培訓,他們的專業技能欠缺,也不熟悉業務。新型設備的技術含量也向變電檢修人員的檢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變電檢修人員的檢修技術已經不能適應新型設備的檢修要求了。這樣,就很容易使檢修工作出現誤差,影響檢修記錄的準確性。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計算機系統及其相關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于電氣系統中。這就要求變電檢修人員不僅要掌握檢修的基本專業技能,還應當具備必要的電子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但是,在實際生產作業中,部分年齡偏大的變電檢修人員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比較差,所以,它成為了制約變電檢修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變電檢修工具和技術相對比較陳舊
調查顯示,在我國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地區,仍然采取傳統的檢修技術,使用的老舊設備,與經濟發達地區使用的設備有較大的差異。雖然部分企業檢修工作的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資金短缺等原因,導致無法更新陳舊的變電檢修設備。超負荷作業不僅會增加工作成本,還會加重我國變電檢修工作的負擔,給供電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3 變電檢修工作的改進措施
3.1 明確檢修目的,完善檢修記錄
明確變電檢修的目的是保障變電檢修有效進行的必然要求。在工作過程中,變電檢修人員要具備較強的技術操作能力,充分了解變電檢修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變電檢修工作的目的,建立詳細的檢修任務表,將檢修工作責任落實到人,保證變電檢修工作的平穩運行。在定期檢修變電設備時,應做好詳細的檢修記錄,為分析變電檢修工作、制訂變電檢修規劃提供準確、全面的參考。提高變電檢修項目質量的過程如圖1所示。
3.2 改進檢修方法,加強檢修管理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導致電力資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降低能源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降低檢修成本是改革變電檢修方式的主要方法之一。找準變電檢修工作中的重點,不斷充實變電檢修關鍵點的技術力量,在節約變電檢修成本的同時保證變電檢修工作的有效進行。電力設備技術在不斷更新,所以,對檢修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變電檢修工作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將電子信息技術引入變電檢修管理中,在提高檢修工作科技含量的同時使檢修結果更加精確化。
3.3 注重技術培養,提升員工水平
變電檢修工作的質量與變電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息息相關。變電企業對變電檢修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有嚴格的要求,要確保他們準確認識到變電檢修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大對檢修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培訓、講座或能力考核,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以適應行業的發展。另外,要增強變電檢修人員的工作責任感,不斷提高檢修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與此同時,要讓他們將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變電檢修管理工作相結合,對自己的檢修結果負責,以確保變電檢修工作能夠安全、有效地進行。
參考文獻
[1]徐家寧.關于變電檢修工作常見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措施[J].電子制作,2014(22):213.
[2]章俊.開展變電檢修工作有效措施的分析與探討[J].科技創業家,2012(17):154.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