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華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6
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途徑探討
劉漢華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6
在當今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狀下,高校的教育能否通過自身的改革與創新,順應信息化的潮流,這是我們目前應該跟進的觀念與思想目標。因此在學校硬件條件與軟件實力等方面仍舊存在較多問題的現在,如何跟得上信息化的潮流是我們當前應該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改革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多種多樣的信息交流手段漸漸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所以現代化教育應該利用好這種高科技手段,通過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教育資源共享網絡等手段來講高校教育的質量提高一個臺階,這正是信息化社會對于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歷史發展所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信息化教育素質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面錯綜復雜的信息大潮時對于信息的篩選與處理能力,這表征了一個學生在現代社會獲取知識與技術的能力。
但是當前我國高校教育仍舊處于一種資金與物資都較為匱乏的階段,同時因為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導致我國教育發展十分不均衡,除了少數高校擁有大部分的優秀教育資源外,其他學校的教育水平均較低,很多學校在信息化教育也才剛剛處于起步階段,這就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教育水平不可同于而語,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硬件教育設施的配置上,我國處于很落后的水平,只有國內幾所世界一流的院校擁有搭建在校園網平臺上的互聯網教育設施,其他學校還停留在機房式的教育模式;同時軟件設備也落后于其他國家,同時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都較低,不足以達到較高水平的授課水平,所以由此可見我國在信息化教育方面處于嚴重脫節的狀況,這就讓我們當代人肩負了十分沉重的負擔與責任,從自身做起,加強信息化教育的落實與發展工作。
信息化教育對于當代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其可以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授課相結合,做到相輔相成的輔助效果,一方面提升教師在課堂授課的效率與內容的充實度,同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有著更為方便的渠道來復習與整理教師上課所講授的內容,這樣可以將我們高校的教育水平提高不止一個檔次。因此對于信息化教育的衡量標準我們一般采用國際通用的信息素質來表示。
信息素質作為衡量教育手段科技含量的主要參考指標,同時其也是對于學生從眾多繁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能力的表征。信息素質包括幾個方面,其中有意識、能力與道德幾個方面,在當今社會上由于信息的復雜性與包容性,導致很多信息內部含有不良的雜質,因此學生能夠通過道德素質來有效的過濾掉那些對身心無益的部分,這十分需要學生具備信息素質的能力;同時面對冗雜的成堆的相關信息,學生如何能夠迅速快捷簡便的選取出對自己研究方向有裨益的信息群,這是一個能力素質的體現。因此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信息大潮中,我們高校教師要通過加強信息化教育來充分的鞏固學生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最便捷的途徑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1 過硬的教師隊伍是順暢實施教育信息化的關鍵
在培養學生信息化素質之前,我們應該保證自己的教師團隊有著過硬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有較高的信息化處理知識、科研水平以及先進的信息觀念,這樣才能擔負起傳道授業的重要責任,但是由于當前教師團隊的年輕化,導致很多中青年教師并沒有經歷該方面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在實際的教育中略顯捉襟見肘,因此學校方面應該主動的定期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通過校內的計算機培訓、互聯網知識講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信息化大潮對我們教育工作的影響等方面的學習,在學校內部培養一批有著國際信息視野的優秀年輕教育人才,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積極運用所學到的多媒體技術,讓整個課堂更加充實與高效,通過多種教授方式的結合,讓課堂能夠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信息化視野與接受能力。
3.2 具備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團隊是教育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學校這個自由而開放的場合,適當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與關鍵的,尤其學校管理層均為中老年人作為領導的現狀,其對于管理十分在行,但是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卻很差,當然現在相關教育部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目前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這種:首先是學校直管部門通過配置符合學校當前現狀的培訓來對高層的管理人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理論與實踐指導,讓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積極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有效管理;其次加強校園管理部門與信息化素質教育部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實時的報告學校信息化的進程與發展情況;最后通過定期召開部門信息化工作例會,來通報近期信息化管理過程發現的問題與疏漏,進而通過相關部門的綜合調度來實現中長期的既定目標與信息化管理的實踐。
3.3 良好的信息化素質是當今衡量人才的關鍵指標
在當今社會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衡量中,信息化素質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考慮依據,因此作為現代學生培養的重要溫床,高校應該從學生入學之初就抓緊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同時就一些就業出口較窄的專業重點培養其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同時跟進計算機與信息化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質。對于學校的建設也應該以人為本,加強圖書館相關方面圖書的購進,同時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在學生課余時間添加相關技術方面的講座與培訓,進一步的拓寬學生的眼界與信息化接受與處理能力,讓其更能適應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1]朱順兵.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01:9-12.
[2]劉輝,周艷玲,許彌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3:146-148.
[3]楊皎.信息素質教育: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途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88+93.
[4]賀淑娟.加快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