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俠程會鋒
1.平頂山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2.平頂山市第一中學 河南平頂山 467000
新課標下地方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探討
楊曉俠1程會鋒2
1.平頂山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2.平頂山市第一中學 河南平頂山 467000
基于中學數學課程新標準,分析了地方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地方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和策略。
高師教育;新課標;中學數學;教育實踐能力
地方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多重視理論教育,忽視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師范生當了中學數學教師之后卻不會教、不善教。這對地方院校數學專業的發展非常不利,也給中學數學新課程的教學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由此可見,地方院校數學專業重視學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中學數學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這就決定了新課程的教學將是一種不同于機械課堂講授的新的教學方式。新課程要求培養未來數學教師要更加主動、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不斷地反思自我,將自我評價與教學改進及專業成長融為一體。所以,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地方院校數學專業學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
第一,教育實踐內容單一。目前地方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的教育實踐活動大多數仍然僅限于教育實習。
第二,教育實習時間偏短。在我國,地方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一般為6-8周。實習時間不充裕,已成為現階段教育實習的一個致命弱點。
第三,教育實習基地不足。目前,地方院校的數學專業的教育實習,多數是在臨近實習前才落實實習點,學生難以在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中體驗教育教學理論。
第四,教育實踐缺乏科學的指導。地方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總體比較薄弱。有的教學法教師甚至從未教過中學數學,心理學和教育學教師不了解中學教育教學實際,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第五,教育實踐缺乏嚴格的考核。大多地方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除了普通話水平測試比較規范、正常以外,對于其他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內容的考核有的學校連細化的考核標準都沒制訂,更談不上嚴格考核。
3.1 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地方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中學教學經驗,實踐能力不強。高校可為青年教師提供進一步提高數學教育理論水平的學習機會。同時可聘請中學知名的數學教育專家,為教師定期開設講座,使教師明確中學數學新課程教育的理念、內容和方式,從而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水平。
3.2 完善教師教育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第一,把教育學科當作必修課程。把教育學科當作必修課程,貫穿高等師范教育的始終。其中可包括數學教育史、國內外數學教育改革動態、學校管理學、青少年心理學等,讓數學專業高師學生在校期間,就對未來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教育知識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可能成為中學數學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二,強化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當前,高師數學專業學生教育實踐能力低下的諸多因素中,駕馭教材、處理教材能力偏低是突出問題之一。因此,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必須加強,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得到通覽中學數學新課程教材、熟悉中學教學新課程大綱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對中學數學新課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第三,增設教師基本技能訓練課。教師基本技能的訓練應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始終。我們可在鞏固傳統師范生教師技能(教師書寫、寫作、口語表達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教育技術”、“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學研究”等能力培育內容,設計相應的能力培養方案,將教師職業技能培養課程列入每個學期的教學計劃中。
第四,增加教育藝術研究課程。教育藝術研究課程可主要包括:國內著名中學管理實踐研究;當代中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研究;當代優秀班主任教育藝術研究,后進生教育藝術研究等等。對于未來的中學數學教師,教育藝術課程的學習尤為必要。因為只有這樣,在認真學習優秀中學數學教師的先進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大幅度的提高中學數學的教育技能。
3.3 創設教師教育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一)建立地方高師院校與城區中學、農村中學的良性合作
地方院校應根據當地基礎教育學校實際分布情況,逐步推進實踐基地的規模化與規范化。以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為載體,鼓勵與引導地方高等院校師范專業與城鄉中學之間在良性的,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在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教學管理、學術研究等方面擴大交流;實行“雙導師制”,即學校教師和中學校教師分工協作,共同承擔對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業指導。
(二)實施教育見習制度和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模式
教育見習可從第2學期開始,主要采用集中見習和分散見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3年不間斷,不同的年級制定不同的見習要求,循序漸進。
對于教育實習,學校可配合“國培計劃”的實施,探索教育實習新模式。即數學專業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分別于第7學期和第8學期二次進行:第7學期實習師范生到城區中學進行數學課程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等內容的跟班實習,接受優秀中學數學教師的現場指導;第8學期師范生頂替因教師到農村參與頂崗支教而空缺的數學教師崗位。這樣師范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指導和訓練,從而更利于其樹立堅定的教育信念,促進專業化成長。
對于教育類專業教育過程中的主要教學環節之一的教育實習,用傳統的試題問答等方式是無法進行全面考核的。我們可采取更具操作性的發展性評價,通過提示、指導、反饋等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發展性評價的評價主體可以是指導教師、班級的學生和班主任、實習小組成員以及實習生自己,他們可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在評價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采用了實習生自評、實習小組成員評、指導教師評、實習班級的學生及班主任評、實習班級學生家長評等多種形式。發展性評價可提高實習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快速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達到提高教育實踐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對于地方院校數學專業,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這是社會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與此同時,通過積極探索新途徑實現數學專業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將為地方院校數學專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試驗)[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鐘啟泉.“建構主義學習觀”與“動態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20-25.
楊曉俠(1977-),女,河南汝州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