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養勝
(上海體育學院 附屬競技體校,上海 200438)
對進一步健全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及裁判法的思考
陳養勝
(上海體育學院 附屬競技體校,上海 200438)
2011年改革的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在比賽中得到大家的認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在邊裁打分的尺度、對倒地和平局的評判及對分開口令和消極揉抱的判罰上,還需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統一裁判員的評判尺度,使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和裁判法更加規范且易于操作,促進執裁更加公平、公正。
武術散打;競賽規則;裁判法;思考
為了引領武術散打項目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提高比賽的激烈程度及觀賞性,使武術散打的發展潮流更加吻合項目的本質要求,2010年底至2011年初,全國武術散打教練員、裁判員委員會和相關專家對原有競賽規則進行多次探討、分析、研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影響散打項目發展的因素,并修正和完善了競賽規則。經過3年的實施,得到了充分驗證。目前,在武術散打比賽中,運動員積極主動,拳腿相加,擊打果斷,戰術靈活,轉換快速,頑強拼搏,積極進取,使比賽更加緊張激烈,對抗性更強,達到了改革競賽規則的初衷。但在裁判執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得分和勝負情況。為進一步健全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和裁判法,提高執裁的標準性,進而激發和挖掘運動員的競技潛能,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現代散打比賽中裁判員執法的實際情況進行闡述。
散打比賽中有5名邊裁判員,記錄和累加運動員使用拳、腿、摔有效得分的分值,并在電視屏幕上顯示。我們時常發現裁判員的打分差距很大,同一名隊員的同一場比賽,有的裁判判定該隊員得分很高,而有的裁判卻判其得分為0。另外,在5名邊裁判員中,4名裁判員認為某技術無效,沒有記分;而只有1名裁判員認為有效,并記上相應分值。這種判罰尺度不統一、打分差距大的情況,引起教練員和運動員對判罰的爭議。
對于這些現象,可能是裁判員的觀察角度原因導致沒看清楚,也可能是裁判員存在個人主觀因素或業務能力上的差異。對此,首先要加強裁判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執裁能力,統一得分尺度。其次要全力排除裁判員的主觀因素,做到公平、公正執裁。對于資歷較淺的裁判員,平時需在低級別的實戰或教學比賽中多鍛煉,提高其執裁能力,逐步積累經驗,再到大賽中執裁。對于重要賽事如全國錦標賽、冠軍賽等,則要調遣有經驗的裁判員執裁,以免出現錯判、漏判,影響運動員的成績。
2.1對抱起后失去重心的評判
散打競賽規則規定,除兩腳以外的任何地方支撐臺面,判倒地,指向非常明確。在現實判罰中,一方運動員被另一方抱起,其身體傾斜但并未被摔下卻被判倒地,不符合競賽規則中的得分要求。原因如下:一是規則中規定,除兩腳以外的任何地方支撐臺面判倒地,而被抱起方沒有任何地方支撐臺面;二是認為被抱起方已經失去重心,從表象看似乎如此,但進一步分析卻發現,被抱起方在防守過程中重心落在對手身上,使自己的重心和對手保持平衡狀態,因此未被摔倒;三是即使被摔下,由于被摔方防守靶位牢固,也可能順勢借力拉倒抱摔方,使其摔法無效。因此,在這種狀態下直接判被抱方倒地是不妥的。對于這一判罰,應嚴格依照競賽規則,只有真正倒地后才能判罰,避免爭議。
2.2對摔法中重心支撐的評判
比賽中一方使用摔法將對手摔倒,由于被摔方防守嚴密,致使對方雙手或單手著地,重心支撐為無效,重心沒有支撐,判倒地有效。從文字上理解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界定標準。
嚴格認定重心支撐和沒有支撐,兩者是有區分的,但由于比賽過程緊張激烈,裁判員容易出現錯判、誤判。重心從支撐到收回只是短暫的瞬間,難以辨別其真實狀態,而在現實判罰過程中有些算倒地、有些判無效,尺度不一,隨意性較大,且容易摻雜主觀因素,導致出現爭議。此外,出現這一現象,場上裁判往往等待裁判長的指示而做出判決,容易被觀眾誤認為場上裁判業務不精,執法不嚴,有損散打項目形象。倘若摔倒后,雙方交錯沒能脫離,不管重心支撐或者未支撐都判無效,只有摔倒后一方站立,另一方倒地,才判倒地有效。盡管判罰尺度統一,但不符合散打運動技術發展的要求,亦不可取。為了使判罰尺度統一,且有利于散打技術發展,對于這種摔法都判倒地有效,既能豐富散打的快摔技術,又促進了裁判執法的統一性,更能調動運動員使用動作的積極性。如果超出這樣的范圍,在快摔中出現身體背面反手撐地,或者膝蓋跪地等,可判無效。
分開口令是雙方運動員相互揉抱沒有進攻動作或無效進攻,場上裁判喊分開。口令發出后,雙方運動員各向后退一步,沒有后退者被處以勸告一次的判罰。
比賽中經常出現沒有后退的運動員被裁判勸告,罰1分,甚至有些運動員就因1分之差或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因為被勸告一次,而輸掉比賽。從目前對分開的要求來看,顯得有點苛刻,且運動員容易被判勸告。為了使分開形式更加便捷,同時減少運動員被勸告的概率,可設定以下幾種方案。(1)聽到分開口令后,運動員除不許向前外,可采取向左、右、后等方式分開,位移的幅度也不必定格在一步之地,只要有位移,即符合分開的要求。(2)散打運動的技術特點是遠踢、近打、貼身摔,也就是說,遠、中、近距離均可實施進攻,喊分開口令要求雙方運動員各后退一步,使雙方維持在中、遠距離。按照散打的進攻特點,近距離也可攻擊,因此,喊分開口令后只要雙方運動員雙手分開,就已出現進攻條件和時機。(3)對于喊分開口令后,沒有后退的運動員給予勸告的判罰,比賽中應盡量減少不是被對手有效擊中而失分的判罰??梢圆扇∪缦麓胧绮门邪l出分開口令后,一方運動員后退,另一方待在原地,則后退方享有主動進攻權,待后退方進攻后,原地方才有資格進攻或者防守還擊,但不予以勸告;如果后退方在瞬間或2~3 s內沒有發起進攻,即可恢復常態。此刻,分開的目的已經達到。這樣就能減少由于分開口令而被判勸告的發生概率。如果在分開口令下達后,未后退方搶先進攻、繼續前進或繼續揉抱,則可判罰。
消極揉抱是指比賽中一方運動員為了達到某種戰術目的,有意揉抱對手但沒有快摔意識,則判其為消極揉抱。比賽中第1次出現,場上裁判提示一次,第2次以后的每次出現,都會被判消極揉抱,給予勸告的處罰。
散打比賽是進攻和防守、控制和反控制的過程。消極揉抱的產生往往是雙方運動員技戰術、對抗力量達到平衡狀態。比賽中,一方使用摔法,另一方會全力防守,瞬間形成了控制和反控制的平衡,使快摔方不能有效施展快摔技術,因而形成相互抱纏。目前,對于消極揉抱的判罰界定不夠明確,隨意性很大,且容易摻雜主觀因素,不利于比賽中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也不利于比賽的公平、公正,同時不符合散打運動的本質要求。
消極揉抱的判罰對運動員的勝負起到關鍵作用,甚至有些運動員在一局比賽中因被罰幾次而輸掉比賽。這種因為勸告而輸掉比賽的運動員往往憤憤不平,而獲勝的一方也有勝之不武之感。對于消極揉抱的判罰,本人認為應予取消。比賽中出現抱纏沒有進攻動作時,可喊分開口令使之分開,既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技戰術,又能排除其他主觀因素的干擾。
比賽中平局時有出現,如何判定勝負,首先看警告,其次看勸告,再次看本局比賽中哪方運動員表現更為主動。如果本局都沒有受到警告和勸告,就判整局比賽中表現主動者為勝方。對于這種判罰還需進一步完善。首先,運動員的技戰術各有特點;有的運動員喜歡主動進攻,先發制人;有的運動員善于防守反擊,穩中求勝,后發制人,并不是主動進攻就能獲勝。其次,看整局比賽中的表現評判勝負很難找到標準,也許上半局紅方主動,下半局藍方主動,再或者是雙方相互交錯進行,難以衡量,評判過程往往只是憑感覺,說服力不強。再次,缺乏尺度的判罰容易摻雜個人主觀因素,也容易出錯,對運動員不公平。因此,比賽中出現平局,在雙方都沒有受警告、勸告的前提下,判最后得分的運動員獲勝,這樣不僅能排除主觀因素,而且有統一的標準尺度。
競賽規則和裁判法是武術散打訓練的準繩,是教練員合理安排訓練內容的重要依據,更是比賽判罰的標準。完善的競賽規則和裁判法,不僅有利于武術散打項目的推廣,而且能促進運動員在比賽中更好地發揮,使比賽更加緊張激烈,對抗性更強,更具觀賞性;同時,排除比賽中主觀因素的困擾,便于裁判員操作,促進比賽公平、公正和公開,也有利于觀眾了解競賽規則,更好地觀賞武術散打比賽。
[1]侯盛明,趙光圣,劉小城.跆拳道比賽技戰術分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2)
[2]戚虎,李勇.從競賽規則角度對提高武術散打觀賞性的對策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0(12)
[3]陳養勝.武術散打新規則下的訓練對策[J].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