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見
懷化學院機械與光電物理學院 湖南懷化 418008
新形勢下高校教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
王雙見
懷化學院機械與光電物理學院 湖南懷化 418008
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出發點,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核心內容。為此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高校教育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解決對策,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教育教學發展水平。
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現狀;對策;管理體制
1、師生缺乏溝通
現階段我國高校教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師生嚴重缺乏交流和溝通,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其活動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其進行交流溝通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傳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最終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師生交流的載體有情感體驗、人生觀、知識需求、行為規范、言語交流等。在交流過程中其最佳狀態就是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目前我國高校在師生交流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以下三方面:
(1)高校教育在教學環節中只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2)在大多數高校教育教學師生交流中主要以“班級授課制”為溝通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太過于簡單化,隨著時代的改變,已經不適應于現代的教學方式,存在嚴重的滯后感;
(3)在部分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完全依賴于課本教材教學,采用粉筆教學的方式,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課堂內容與實際存在距離感,缺乏創新精神,這種教學載體的應用,只會降低學生的聽課效果。
2、教學方式老舊
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選用配圖、動畫等方式來達到良好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只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延伸,并沒有將多媒體教學的特色及教學理念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在現階段教學中僅對教師的“教”加以強調,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學”,在教學設計中,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很少涉及。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少參與教學活動,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其學習積極性與能動性就很難發揮出來,嚴重制約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3、學校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學校管理中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將會給學校造成嚴重的損失。主要表現為教師人員的缺乏及嚴重流失。在高校管理中,其組成部分中有一些高校屬于民辦學校,編制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同時還存有資金經費等問題,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高校教師及輔導員等工作人員缺乏編制,待遇低等,導致教師人才嚴重流失,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隨著時代的改變及教育教學環境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教學方式也要跟隨時代的腳步,做到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實現高校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4、師資力量及水平受限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力量,在此基礎上,高等院校招生規模也得到不斷擴大。這種情況下,學校師資力量已經存在嚴重不足的現狀,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華東地區,與國家規定的生師比要求相比有70%左右的學校不達標,教師配置比例只達到1/18,只有10%的學校在輔導員配置方面超過了1/14。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情況的出現致使辦學特色無法體現,更無法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
1、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實現課堂教學與教學實踐之間的完美結合,與企業之間的零距離對接。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將主體地位歸還與學生,做到有效的教學指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溝通,或多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及空間進行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在高校教學中知識的傳授不是單方面的,是一種交流互動的團體行為。這種教學方式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起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從更高層次出發,師生之間的溝通行為又屬于一種社會交流現象。更能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揮。
2、選用多種教學方式
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極大程度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教師主觀努力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以下兩點內容: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怎樣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設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二是控制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高校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優化學校教學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也要隨著不斷優化完善,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地為學校的教育教學進行優質服務。加強對學生課堂教學的管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理念,能夠幫助學生更早成才。在教師講課環節,利用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對學生進行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休息時間和學生進行思想及生活方面的交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與學生成為朋友,給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形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各科教師與輔導員共同關心學生、管理學生的管理制度,這樣可以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提高教學效率。
4、加強師資培訓
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應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培養,建設一支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結構合理,具有“雙師型”素質的師資隊伍。避免教師在教室中進行單純理論化的講解,引導教師利用各種渠道,了解各大專業最新動態,告訴學生和引導學生,指導教師多花點時間做更有實際意義的備課活動和自我學習。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技師、高級技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和各行業考證,并在政策上對獲取證書的教師給予支持。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將學生當作知識的承載體,為了將更多的知識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遞,往往無限制地增大知識容量,要求學生長時間進行枯燥的技能訓練及理論知識記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為此,高等院校教育教學中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可靠地保障。
[1]張社字.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障礙與實現路徑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4,(08)
[2]王明倫.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目標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4,(2)
[3]杜國富.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社科縱橫,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