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麗 石淑芹 盧 飛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會活動、經濟活動以及文化活動的紐帶和動脈,交通設施的完善程度關系到城市的成熟度。天津市作為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需要逐步完善現代交通體系來為其發展奠定基礎,而地鐵作為天津市交通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影響著天津市未來的發展和綜合競爭力[1]。
天津地鐵3號線于2007年開工建設,2012年10月開通運營。全線自天津南站引出,途徑楊伍莊、學府工業區、高新區及大學城,橫穿西青區的華苑產業園區,過外環線進入市區,經天津站及天津站后廣場附近的居住小區,沿昆緯路、三馬路下穿天津北站及北寧公園,沿鐵東路穿過北環鐵路,沿宜興埠鎮規劃道路,過外環線后由地下改為高架沿津圍公路前行,過豐產河后,由高架轉為地面到達終點小淀。3號線路圖如圖1所示。
3號線正線全長29.51 km,其中地面線0.61 km,高架線6.87 km,地下線21.43 km,過渡段0.60 km。全線設站26個,其中地面站1個,高架站7個,地下站18個,并與地鐵2號線合設1座主控制中心,工程總投資119.45億元。
對3號線的26個站點進行站點分類、圈層確定。依據地鐵站點周圍空間范圍內所包含的用地類型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輻射范圍,將站點分為商業型站點、產業型站點、居住型站點、旅游型站點以及交通樞紐。
1.2.1 重要商業型站點——營口道站
商業型站點是指位于城市空間的重要節點,擔當著帶動城市區域經濟發展作用的站點。這類站點周邊用地通常進行高強度商業或辦公設施的開發。
營口道站處于天津市和平區,位于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是1號線與3號線的換乘站點,是以商業金融為主的功能區,其中濱江道商業街是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全長2 094 m。營口道站有A、B、C、D 四個出口,各出口及周圍設施如表1所示。

圖1 天津市地鐵3號線線路圖

表1 營口道站上蓋物業
1.2.2 重要產業型站點——高新區站
產業型站點是指站點周圍用地主要以產業用地為主的站點。高新區站位于華苑產業園區海泰南路與海泰南北大街交口,臨近津滄高速公路,服務于華苑產業園區環外區域。高新區作為天津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一部分,對促進天津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新區站有A、B兩個出口。其中,A出口外有停車場、高新區地鐵站公交站,可以換乘313路和620路,周邊主要有華苑車輛段;B出口外為停車場、海泰發展二路、海泰南站公交站,可以換乘638路公交車,周邊有中環天儀集團、天津生機集團股份公司、三安光電、海泰發展基地、寶德學院、城建大學、天津農學院等。
1.2.3 重要居住型站點——王頂堤站
王頂堤站位于迎水道與苑西路交口,服務于王頂堤居住區,毗鄰南開大學迎水道校區,周邊有王頂堤商業中心,人流集散量較大。該站周圍地塊以居住區為主,如林苑北里、迎水北里、園蔭里等,是天津市重要的人口聚集地之一。
王頂堤站有A、D兩個出口。A出口周邊是王頂堤商業中心、南開大學、天津市110中學;D出口周圍是王頂堤房管站、明園里小區以及林苑北里小區。
1.2.4 重要旅游型站點——津灣廣場站
津灣廣場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區解放路,是天津金融城的標志性區域,是天津市20項大服務業聚集的地方之一。津灣廣場由5座歐式風格的地上商業建筑及地下商業街、停車場共同構成,匯集了影院、劇場、餐飲、娛樂等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的項目。同時,津灣廣場地鐵站的設計業別具風格,充滿了歐式古典風格,十分契合附近西洋建筑遍布的解放北路金融街區,成為天津地鐵3號線的一大特色站點。
津灣廣場站有A、B、C、D、E共5個出口,A、B出口已開通使用,C、D、E出口暫未開通。A出口周邊為張自忠路、小南國、中信銀行;B出口周邊為解放橋、解放北路、青年餐廳、長春道公交站,可換乘818路公交車;C出口周邊為解放路北、濱江道商業街;D出口周邊為津灣大劇院、繁華皇家商務會所等;E出口周邊為停車場、津灣廣場3號樓、津灣廣場4號樓等。
1.2.5 重要交通樞紐——天津站
天津站位于河北區與河東區交界的海河北岸,是天津市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京津城際鐵路、津薊鐵路、津濱輕軌專線等重要路線在此交匯。天津站是集鐵路、地鐵、輕軌、公交、出租車等為一體的大型交通樞紐,是天津交通樞紐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占地面積約94萬m2,乘客可以在天津站換乘地鐵2號線、3號線和津濱輕軌9號線。
天津站主要出口周邊用地及換乘公交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天津站上蓋物業
天津地鐵對居住格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沿線住宅價格的影響上[2]。地鐵對沿線住宅價格的影響具有空間性和時間性特征。近年來,針對天津地鐵的研究表明,住宅到地鐵車站的空間距離與住宅價格的變化呈負相關,空間距離越遠,價格變化影響越小,距離越近,價格變化影響越大。同時,住宅至地鐵中心站的運營時間與住宅價格變化也呈現負相關。地鐵對住宅價格的影響具有時間性,表現在其影響具有超前性和階段性,在地鐵初建或者建成初期對住宅價格的影響較大,隨時間變化逐漸減小[3]。例如,華苑居住區距離3號線距離較近,3號線的開通對住宅價格的影響較大,引起住宅價格上升,并且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使得區內交通、產業共同升級。
由此可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引進、豐富的產業資源極大地促進了華苑房地產業的開發和人們居住水平的提高。此外,3號線建成引發的區域發展潛力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開發商的入駐,大型復合型地產項目的開發,將引領區域購物、娛樂、休閑、餐飲等行業的發展,引起居住區消費理念的巨大變化。這兩大發展完善了居住區內基礎設施及生活消費設施的建設,使得華苑居住區房地產價格上升較快。
3號線沿線站點周邊用地情況如圖2所示。
通過對站點及周邊區域分析,可以看出3號線沿線土地利用分為3種主要類型:①居住用地(11個站點),占總量的42%左右;②商業用地(3個站點),約占12%;③以工、產業為主(5個站點),約占19%。另有27%的站點周邊用地功能以學校、交通樞紐、旅游用地為主。

圖2 地鐵3號線沿線站點土地利用類型比率圖
城市軌道交通對沿線土地利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改變了土地利用的性質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的強度上面[3]。良好的城市交通條件和發達程度會帶動城市的發展,地鐵3號線的建設和運營,帶動了沿線土地的開發利用,使沿線區域向郊區擴展,擴大了區域規模,導致原有土地利用格局的變化,如始發站天津南站地區,隨著3號線的運營逐漸發展起來,人口逐漸密集,產業不斷發展,提高了土地開發強度和利用價值。同時,3號線的建設,為人們提供了快速進入市中心的交通工具,使得居住區、商業區以及工業區逐漸遷移到郊區,減輕了市中心的人口、用地壓力。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在實現城市居住格局和土地利用格局調整的同時,也促進了城市商業的變革,形成了新的商業類型——地鐵商業。所謂地鐵商業,是由于地鐵這一交通工具的興起而出現的新興商業類型,交通的通達性導致大量人流轉化為商業客流,為地鐵站點與商業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4]。3號線地鐵商業較為發達的代表站點有華苑站、營口道、和平路等,其中,營口道站地鐵商業尤其發達,實現了營口道站點與商業的相互融合,保證地鐵業務正常運營的同時,衍生了地下商業、餐飲業等服務業,營口道地鐵商業在促進原有商業圈發展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地鐵商業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又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可謂一舉雙得。
地鐵運營帶來的客流量、人口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的變化,將會對原有商業圈產生巨大影響,并且能夠造就新的商業圈。首先,地鐵具有速度快、運量大、環保、安全等優勢[5],許多市民放棄乘坐公交車而換乘地鐵,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商業區客流量的走向。同時,地鐵的高效性方便了許多住宅較偏遠的居民到商業區購物,帶動地鐵沿線原有商業圈的擴大。其次,客流量走向的變化為沿線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地鐵建設改變了人口的分布,引起市中心人口密集地區遷向城市邊遠地區,而且將會改變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勢必在新地區產生新的商業圈。例如3號線的大學城站,隨著大學城的發展和地鐵站的建立,大學城周邊逐漸發展起一系列的商業購物設施。
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高架道路或高架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6]。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會直接導致周邊生態環境景觀格局的變化。
3號線建設期間,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以負影響為主,如建設期間產生的施工噪聲對附近居民的生活產生干擾;施工造成的揚塵和灰土加劇了大氣污染;施工垃圾污染環境和地下水資源,影響環境質量和城市景觀[7~8]。
3號線建成運營后,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正影響為主,3號線的運營不僅緩解了天津市的交通壓力,在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的同時,節約了小汽車、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出行耗費的能源,而且3號線與1、2、9號線交相呼應,美化了天津市的城市景觀。
天津軌道交通作為天津市未來最大型、發展最快的交通基礎設施,對天津市現在及未來的城市發展格局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需要對天津軌道交通運營后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并對未來發展做好規劃。
(1)政府支持。天津地鐵3號線采用國有經營模式,存在資金籌集困難、營運收支不平衡以及發展模式單一的缺陷[9]。現代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資昂貴,且投資方式單一,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籌集大量資金的問題。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要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給予地鐵運營企業更多的優惠政策,會使得地鐵運營企業得到更加有效地發展[10]。此外,政府要拓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資渠道,提供機會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現代軌道交通的建設中。
(2)調整經營模式。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費用相對于其他交通工具高,短期內無法收回投資,導致運營收支不平衡。在發展模式上普遍采用國營模式,方式單一[11]。因此,要適當調整城市軌道交通經營模式,在合理的政府管制下給予地鐵企業適當的自主經營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經營方式,激勵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
(3)協調發展。在城市軌道交通未來發展規劃方面,其規劃設計要與城市居民居住格局、土地總體規劃、城市商業布局及城市生態景觀格局相協調。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態、布局與規模將會產生巨大影響。同時,城市形態和社會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又會帶來巨大的空間效應、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天津地鐵3號線作為天津市貫穿西南至東北的主骨架線路,不僅快捷高效、安全舒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于緩解天津市交通擁擠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土地資源短缺等問題,起到了良好作用。
[1] 王明生,周小君,周琛. 天津地鐵1號線對沿線房地產價格的影響[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08(12).
[2] 姜毅. 天津地鐵1號線對沿線住宅價格的影響研究[J]. 天津經濟,2013(7):13-16.
[3] 張月金. 城市軌道交通與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2012.
[4] 王先慶. 城市擴張背景下的地鐵商業發展研究[J]. 城市觀察,2012(5):5-23.
[5] 王超. 哈爾濱地鐵一號線對沿線商業空間布局的影響研究[D]. 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6] 孫明,薛志鵬. 城市快速路的景觀特性及其對城市景觀的影響[J].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18(1):38-43.
[7] 張潞,趙淑芳,鄭啟浦等. 天津市地鐵1號線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J]. 鐵道工程學報,2001(3).
[8] 陳愛俠,關衛省,陳寬民. 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分析——以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為例[J]. 安全與環境學報,2007(3).
[9] 敖漢華. 我國地鐵的運營模式研究[D]. 廣東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10] 陳銘,梁婷. 現代城市交通發展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山西建筑,2008(26):9-10.
[11] 鄭捷奮. 城市軌道交通與周邊房地產價值關系研究[D]. 北京:清華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