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晶 圖+岳志強
左下圖:白雪飄落在山嶺間,更添一份嫵媚。
右上圖:徒步的隊友們高舉雙手站在群山前,是關于勇氣,也是關于夢想。
川西不僅有絕美的風景,其豐富多樣的人文風情更是讓人迷戀。每當與它親密接觸一次,我的驢行經歷就變得更有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說,川西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岳志強
初次見到岳志強時,他剛從川西回來。“光頭”,這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筆者聯想起他的網名“小光頭”,不禁黯然啞笑。“嘿,我的光頭沒有嚇著你吧。”小光頭說。看得出他是個性情中人,我們的聊天就從他的光頭開始說起。
小光頭說,剪光頭這事還真的與驢行有關。大學期間,小光頭跟著一個戶外群去爬南山,那時的他還是個沒有多少徒步經驗的新手,在過程中他由于體力不支,一直被隊友甩在末尾,后來竟直接被丟在了山林間。到黃昏時分,小光頭才勉強找到一條山間小路,從陰森茂密的樹林里跌跌撞撞穿出來,“回到學校,我覺得整個人都要倒了。”小光頭回憶說。
這次被丟的經歷讓小光頭有些氣憤,一是恨自己缺乏鍛煉,體力不濟;二是氣憤那支太不靠譜的團隊,所以,他萌生了自己組建戶外群的想法,同時立志成為一只不會再掉隊的“強驢”。為紀念這次難忘的經歷,也是為了從頭再來,小光頭毅然削發為誓,以“小光頭”的網名,準備在驢行界走出自己的天下。
“我建立的火龍戶外,絕對不會拋棄任何一位隊員,即使有些隊員身體素質有限,我也會幫他練體能,和我出去的隊友我會一個不少地帶回來,有困難大家一起解決,其實團隊精神也是驢行的意義,我們是隊友更是朋友。”小光頭不離不棄的帶隊原則,讓他的火龍戶外不斷壯大,短短幾年,他們的戶外群人數就達到了500 多人,每年組織活動近百次。
今年,小光頭和他的隊友們從重慶出發,沿著“雅安→康定→新都橋→塔公鎮→八美鎮→道孚縣→爐霍縣→色達縣→班瑪縣→久治縣→阿壩縣→紅原縣→理縣→汶川→成都→重慶”這條線路,行走了約2500 公里,跨越渝川青三省,但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川西。
左上頁圖:小光頭帶著他的隊友爬山涉水,在美麗的風景里拍照留戀。
右下頁圖:修行者的福地——色達,吸引了無數朝圣者前來修行。
涉及川西,小光頭最有話語權。“那里匯聚了幾乎所有的人間奇景,它的美用言語是描寫不完的。”小光頭說。僅今年,小光頭就去了十次。“每次線路不同,獲得的驚喜也不一樣。”在他眼里,川西每一處都有著獨特的魅力。
小光頭對川西情有獨鐘也不是盲目的。“我走過的路很多,但我對驢行的看法始終沒有改變,超越體能的極限不是我行走的目的,我愛上的驢行是視覺上的驢行,是精神上的驢行,所以我最愛川西,那里有我向往的所有行走的可能。”小光頭興奮地說。
小光頭第一次和川西結緣是在2013年,當時已經是資深驢友的他,選擇了從塔公草原到四姑娘山的一段旅程,他萬萬沒想到一次普通的行走,卻讓他和川西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那一次驢行一共有40 多人,他們重裝走了7 天,直插川西腹地。這一路的行走,讓他們體驗了一次什么叫“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后來,小光頭又多次去了川西,對于他來說,川西不再是一個地名,而是他要用一生去解讀的地方,而他選擇的解讀方式便是行走。
小光頭說,在川西他最愛亞丁。他記得第一次站在亞丁的土地上時,就覺得這個地方和自己有緣。他和他的隊友們發瘋似地跑向草甸,在草地上歡呼打滾,用這種親密的方式投入了亞丁的懷抱。他們從洛絨牛場出發,一邊走一邊發出驚嘆。遼闊的草甸上草木芳芳,野花盛開,成群的牦牛和山羊在上面悠閑地吃著青草,清澈的貢嘎河從牛場悠悠蕩蕩穿過,好似一幅天然畫卷。走過木橋,沿著河流而上,景致也明顯變化。遠處,三座雪山隱藏在迷霧中,時隱時現,可望而不可及。“當地居民說,第一眼看見央邁勇的尖頂會很幸運。”說到這的時候,小光頭的臉上洋溢著幸福,顯然他和他的隊友都有幸趕上了這難得一見的場景。步入五彩斑斕的森林,碧藍通透的海子靜謐躺在其間,就像是雪山下的一塊綠寶石。“那一刻,眼前的美景就像約瑟夫·洛克在《苦行孤旅》中描述的夢中仙境,越看越不想繼續向前走。”小光頭說。
左頁圖:在川西,藍天白云隨處可見,都市的煩惱一掃而空。
右頁圖:美麗的雪山讓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按下快門,給人生留下一份美好的記憶。
如果說亞丁之行是小光頭和川西之緣的開始,那么去貢嘎雪山就是他對川西真正著迷的原因。小光頭告訴筆者,在川西,有緣之人才能一睹貢嘎雪山的真顏,但美景還是其次,讓他多次前往的原因,是那里淳樸的民風。一次在徒步貢嘎雪山的途中,小光頭的隊伍遇見一家五口圍繞著神山在順時針轉山。除一人拉車外,大人三步一拜一叩首,小孩跟在身后緩緩步行,讓人心底覺得特別溫暖。到晚上歇息時,他和他的隊友們一塊去簡易的帳篷里看望這一家人。走之前,他想留點錢給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老人臉上露出純實、質樸的笑容說:“我們不需要錢,我
們欠缺的是功德。”這句話讓小光頭至今難忘。他告訴筆者,那一刻,他想起了《可可西里》里面的一句話:他們的臉和手腳都臟得很,可他們的心卻是干凈的。
從貢嘎回來后,小光頭開始大量閱讀與藏區文化有關的圖書。每次行走在路上,小光頭也不忘帶上一本書,孤單時就拿出來看看。“有時在高原星空的夜晚,看幾頁書,心里特別的踏實。”小光頭說。這幾年,他每去一個地方之前就會閱讀幾本書,讓以前不愛看書的他漸漸體會到了閱讀的快樂,也對川西的民族文化越來越熟悉。
左右頁圖:美麗的雪景吸引著驢友前來挑戰自我,也讓人流連忘返。在蒼茫的雪山上,他們的足跡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川西不僅有著絕美的風景,其溫柔背后也隱藏著一份“兇險”,這也是小光頭迷上川西的另外一個原因。“川西有時像個窈窕的少女,有時又變成了一個強大的男人。”小光頭說。在與大自然不斷博弈的過程中,也讓小光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說到川西的兇險,小光頭記憶猶新。在經過茂縣一處天險的時候,他和他的隊友們深深體會到了川西善變的一面。天險,光聽名字,就讓人聞風喪膽。字如其名,這條狹窄的山路一側是陡峭險峻的山崖,一側是深不見底的河谷,路邊垂直下去三十米就是咆哮的河流。“最窄的地方,每次只能一個人一個人過去。”小光頭說。安排好隊友的先后順序后,小光頭開始帶領隊友穿行眼前這道難關。還沒等到所有人全部通過,老天爺開了個大玩笑,剛才明媚的陽光一會兒就沒了蹤影,天空烏云密布,黑沉沉地壓了下來。“要下雨了。”有隊友剛說完,閃電就在天空閃個不停,轟隆隆的響雷一個接一個,傾盆大雨把每個人淋成了落湯雞。小光頭決定原路返回,一行人匆匆趕路,到凌晨兩三點才到達住宿地點安頓下來。隊友們第二天起來才聽說天險發生了塌方,半天驚魂未定。對小光頭來說,這個消息也并沒有想象中的意外。“愛川西,你就得接受它的脾氣。”話語間,筆者感受得到他對川西特別的情懷。
川西的新鮮刺激驅使著小光頭前行,但也讓他懷著對大然深深的敬畏。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神明,這是他的驢行世界觀。“作為領隊,每一次行走都是隊員對我的信任。如果當時沒有立即返回,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我要感謝川西,是以前與它多次的接觸歷練了我,讓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和攻略上看不到的東西。所謂的資深驢友,也不過是在和大自然多次交手后學會積累經驗罷了。”小光頭說:“除了出行前要詳細研究線路做好準備功課外,路上遇到紛繁復雜的情況隨機應變也很重要”,那次的經歷也讓小光頭在以后的驢行中更加注重安全。
對小光頭而言,明年對他有著特別的意義。“明年的7月20日是火龍戶外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我們打算來一次特別的驢行。”小光頭帶著自豪說。了解到是川西后,筆者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畢竟那里是他時時魂牽夢縈的地方。
左右頁圖:前方神圣的雪山巍然屹立,湖泊靜謐躺在它的腳下,驢友們向著心中的圣地前行。
談及另外的驢行計劃,小光頭想了一下,說:“除去川西外,大概還會去新疆吧,那是西部我們最后一塊拼圖,至于國外,開年之初想帶隊友們去越南過年,因為那里暖和嘛。”走之前,小光頭熱情地送給筆者一張照片:湖泊倒映著潔白的云朵,路上匍匐著一個朝圣的人,前方是一座美麗的佛塔——這是小光頭心中的川西。在照片后面,寫著幾個字:夢回川西。看著小光頭漸漸遠去的年輕身影,筆者不禁想起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句話: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也許,這句話也適合每一位行走在路上的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