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金光
退休了,閑居在家,用一首詞《唐多令》寫到我的閑居生活:
小路步三千,疏林一趟拳。夏復冬、影動樓邊。古古今今中外事,笑聲里,一天天。 筆底又新篇,長吟富養閑。問岐黃、誰是神仙?日把清心謠九唱,益椿壽,勝金丹。
上闋說邁步,說舞拳,說暢懷,下闋說筆底賦養生新篇。
這并不是我閑居生活的全部。覺著身體還好,想發揮些余熱?!皦糁形矣麚]戈戟,戰士雄風屬少年?!睋]戈沙場,已經精力不濟了。干什么呢?想到為家鄉人民做點善事,于是尋找機會。
蒼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廣東愛心企業家吳紫良先生,他因讀到我的散文《哭別母親》流過眼淚,記住了我的名字,記住了文章中我的家鄉。有著這個緣頭,我們之間的話就多了。臨別,他說你的文章說到你兒時的家鄉處于貧困中,現在脫貧了么?我說正在努力。他說想出些錢支援你家鄉旺蒼的建設,這當然是一件苦尋中有意外收獲的大好事。我們與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永金一同商定,由紫良出資,由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組織,在我的家鄉四川旺蒼黃洋鎮援建一所將軍希望學校。
吳先生真是熱心人,不久便打來電話約我們一同去旺蒼實地考察,安排援建將軍希望學校之事。
米倉山秋醉萬山、層林流紅的時候,張永金、吳紫良和我經成都來到旺蒼,時任旺蒼縣縣委書記鄧光志熱情接待了我們,并代表縣委、縣政府表態全力支持黃洋將軍希望學校的建設。
吳先生的援建經費在我們到達后的次日便電匯到了學校。
在國人的本性中,隱藏著善的種子,澎湃著愛的激情,黃洋希望工程啟動后,引來了許許多多愛心人士的心血澆灌。中國造幣總公司來了,王宗榜率省直工委來了,慈善家李海寧、辜元丁來了,邵洪濤來了,他們給這所學校帶來了支持,為學校建設添磚加瓦,捐助了資金和物資。
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組織236位將軍支持這所將軍希望學校的建設,應旺蒼縣縣委、縣政府之請,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學校題寫了“黃洋將軍希望學?!钡男C?。
旺蒼人建校,不僅推出了高速度,而且推出了高質量??h委、縣政府給予了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建設者們日以繼夜的精心施工,一年之后,一所嶄新的學校屹立在舊址之上。
為紀念百將情沃桃李的盛舉,建設者們在黃洋將軍希望學校校內建了將軍亭。這是一座六角飛檐的彩亭,拔地而起,直入云霄。站在將軍亭中,放目環朓,四山擁翠。亭內有縣政府立碑記載由吳紫良首先投資建設這所將軍希望學校的經過,銘刻了支持建設的將軍姓名。亭柱上刻有由我撰聯由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永金書寫的楹聯:“苦讀一堂,金聲振玉;致功百子,紫氣騰霄?!痹趯④娡づ缘膰鷫ι?,建有將軍藝術長廊,刻有遲浩田、吳銓敘、周克玉、劉書田、隋永舉等三十二位將軍為學校的題詞。
我徘徊在將軍亭邊,遙想當年我在這所學校讀高小時的情景。那時的學校,青瓦泥墻,四壁透風,時在困難時期,何止寒風逼,更有餒腹饑。曾有詩道:“山風吹雪入寒窗,懷抱烘籠讀一堂。發奮方知勤學苦,三更難忍是饑腸。”而今好了,學校學習、生活條件已有極大改善,既無凍餒之憂,還可享受到現代化教學條件。作為一位老校友,我以《鷓鴣天》填詞,寄托了我的希望:
百將丹心寄一亭,黃洋助學育新英。桃歡李笑園丁樂,云帶山歌雨帶情。 香桂下,夜三更,長聞朗朗誦書聲。今朝苦把諸經記,明踏鯤鵬萬里行。
黃洋將軍希望學校建設啟動后的次年秋天,舉行了落成典禮。錢國梁、隋永舉上將來了,張序三、景學勤、郭玉祥、蒲榮祥、張少松、邵榮棠中將來了,還來了31位少將。參加典禮的,并有國家有關部委、四川省、廣元市和旺蒼縣的領導,以及多方面的代表和學生、家長、學校周圍的群眾。會場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操場上、周圍的房子上擠滿了人,人們喜氣洋洋,來見證數千年來旺蒼教育史上的一件特大喜事,來歡呼四川省第一所將軍希望學校落成。
隋永舉上將講話,他引用我《寄黃洋將軍希望學校》的七言詩:“將軍萬縷育才情,今向黃洋學子傾。寄語少年當發憤,聞雞早放讀書聲。”勉勵黃洋學子刻苦學習,爭做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英才。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代表著感謝,代表著鼓舞,也代表著黃洋學子對將軍希望的承諾。
時任廣元市市長馬華講話,要求師生們心懷感恩之心,把感激之情化為發奮之源、成才之志,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報效祖國,報答將軍們和愛心人士們的厚愛。
黃洋人沉浸在愛雨的滋潤之時,隨愛雨而來的春風引來了許多人對這所學校的關注。
中央電視臺派攝制組赴黃洋專題拍攝了新建后的黃洋將軍希望學校,用鏡頭反映了學校多方面的新面貌。
著名書畫家薛洪年、毛明祥、黃永成、徐志學、王衛一,等等,向黃洋將軍希望學校捐贈了精品書畫。這些作品光耀圖書館收藏部,也光耀學校師生的心。師生們感知到藝術家們投向學校的藝術之光,含著關愛,含著引領,含著希望。
廣元詩詞楹聯學會組織廣元地區的詩詞楹聯家和書畫家到學校采風、寫生,創作了大量作品捐贈學校。黃芝龍詞中有“星璀璨,校歡騰,春風喜雨勵童生”的歡唱,何光娣詞中有“園中期盼桃花艷,來日千山萬嶺紅”的寄語。
廣元日報派記者熊芙蓉專題采訪了黃洋將軍希望學校建設背后的故事,并在廣元日報上以“那一顆滾燙的心啊”為題發表了她的采訪文章。文章中妙語中的,她寫到:“在記者與黃洋小學師生相處的兩天中有一種最大的感受:從校長到學生,都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都有著一股別樣精氣神。這種精氣神不僅來自于黃洋小學環境的徹底改變和提升,更主要來自于236位將軍為學校奠定了一種鼓舞人心的將軍精神。”
當初設計建設這所將軍希望學校時,就考慮到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方面的建設。將軍們參加到希望學校建設中來,主要是把將軍精神注入到學校。將軍的希望,是既使學校物質條件得到改善,現代化教學條件快速推進,更在于把將軍精神注入學校,用將軍精神來激勵師生,引領師生進入正能量昂揚的精神高地。
偉人毛澤東說:“人是需要有點精神的。”這個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種超越,一種不甘平庸、不甘得過且過的血性和品節。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一個民族必得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否則會失去脊梁。一個人如果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沒有使命般的激情,不思進取,生命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共和國的將軍,不僅是一批佩戴將軍軍銜的人。將軍,繼承著“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的傳承,含著熱血報國和“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的志向。繼承著“膽氣正縱橫”和 “一劍曾當百萬師的勇毅?!焙鞍賾鹕硤龊沽餮钡膽鸲窔v程,含著“壯懷激烈”、“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斗?!钡暮肋~,含著服務人民、保衛國家的堅定。
黃洋將軍希望學校,以將軍這個神圣的詞冠名,同時就向這所學校注入了浩然正氣,注入了一種堅忍不拔、催人向上的勵志精神。精神是須要激勵的,愛心企業家的贊助,領導的支持,人民的希望,更有將軍們的榜樣,共同激勵著黃洋將軍希望學校師生們的向上精神,并使這種精神保持著昂揚的態勢。
黃洋將軍希望學校的領導者,為了使包括報國、愛民、自強、堅定、勇毅、雄強、豪邁、勤學、明理,等等正能量的將軍精神深入師生之心,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大力倡導和繁榮將軍文化建設。將軍精神潤育的花朵已經盛開在黃洋將軍希望學校師生們的心里,教師們以在黃洋將軍希望學校執教為榮,充盈著嘔心瀝血育棟梁的熱情,學生們以在將軍希望學習為榮,增添了苦學成才的積極性。同時在立志報國、勤學奮進等等方面以將軍為榜樣,在全面發展上向新臺階邁進。
這所學校的學生有多人在近年市、縣書信賽、藝術人才賽、百科知識競賽、美術書法競賽、美文競賽、美語競賽、體育競賽,等等競賽中榮獲好成績。教師有多篇教學論文在教育刊物上發表,有上百篇論文獲得縣級教研活動的獎勵。
花香引得鳳凰來,以前往城里跑的孩子們,紛紛轉學到這所鄉鎮學校上學。
一所鄉鎮學校,建成將軍希望學校后,僅僅三年多的時間,師生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成績斐然,人們說,是將軍精神給學校帶來了春風春雨,潤澤了一園桃李。
“三月碧桃驚動人,滿園光景一時新?!秉S洋將軍希望學校校園內,桃李爭妍,書聲瑯瑯,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