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如
素質導向背景下加強思政工作
陳麗如
Point
在學校辦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和發展,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及時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對學生的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方式進行積極地創新,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就素質導向背景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要性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在素質導向背景下學生思想政治給工作開展的途徑,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思想政治工作高效的開展有一定的幫助。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始終堅持教學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任務,要善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對教育領域改革內容,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已經成為當前教學重點研究的方向。在素質教學過程中,以素質為導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為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在科學指導下要積極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注意事業的發展和進步,著對全面推進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在現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發揚原來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需要不斷緊貼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對策進行大膽的創新,從而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提供有效地途徑。
1.1 復雜的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復雜多變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顯著的影響,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經濟建設步伐快速,對外開放不斷加深,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使得人們的思想認知發生了顯著的改變,這也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組合意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競爭意識在不斷加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以個人為中心的傾向加劇,這種現象就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逐漸減弱,特別是對于00后的學生來,誠信意識和合作意識逐漸缺乏,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傳統的溝通和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國的文化受到了來自很多國家的侵襲,西方的一些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主要的滲透到我國學生的思想意識中,這種情況的存在就導致了公眾的價值取向發生巨大的改變。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以及大眾傳播環境發生的變化,各種社會組織形式、團體和黨派都逐漸利用網絡并在網絡中占據一定的份額,而網絡環境多種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學生很容易接觸到不健康的信息和文化,一些充斥了色情、暴力的翻動思想,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毒害作用,這些外部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帶來的挑戰是我國必須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基礎。
1.2 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勢必會帶來社會形式巨大的改變,但是在改變過程中,很多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沒有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這集中變現為:首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還不是很高,整個教師隊伍十分的不穩定,學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其次,教育方式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多數都重視教政治理論的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這種情況就導致了教學手法十分的單一,教學成為了課堂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思想上十分的受壓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全面發揮學生在課堂上主體作用,不能完全發揮學生自我學習的功能。
(1)明確教學的路線和目標
一個人才的判定標準是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是否合格,我們通過對現階段的大學生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都是很高的,而且是積極向上的,因此在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就是有很多的便利,但是在真正實施的時候也是會有一些問題和挑戰出現,高等院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是奉行著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原則,也就是說一個人才的培養要從培養人才的道德素質做起,并將其作為重要的任務,以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己任,院校應該建立一個健全的領導班子,全面的去配合領導體制的建設,并且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樣也方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德才雙馨的人才的出現。
(2)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

如果想要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建立一個政治工作隊伍是必須的,我們要在院校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確保政治工作隊伍的正常運行,充分的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共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此外我們的教師也要秉著認真、務實的態度,通過口信相傳,讓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將思想政治和專業學習有機的統一起來,使其能夠在各個教學活動當中都可以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身影,除此之外,還要在高校的日常管理當中注重法律的理念,讓大學生都能夠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
(3)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育人原則
實踐是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而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而言,不僅可以讓其更加全面的了解社會,而且還能夠增長對社會的認知,如果想要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就要積極的發揮實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實踐的真實意義,社會實踐是以社會為背景,以思想政治教材為導向的一中學生參與的實踐方式,如果說社會實踐的方式不同,那么最終獲取的教育效果也會出現差異,因此各大高校要將思想政治教學納入到教學的大綱當中,不斷的摸索著前進,將社會實踐與專業的學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逐漸的去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觀和勞動觀,讓大學生切實的體會到社會的真實。
大學生的培養基礎就是對其素質的培養,而在素質培養的前提下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有非常大益處的,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熏陶,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對大學生以后的發展是有非常大幫助的,在一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還讓大學生真正的了解了社會的真實,這也為大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生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2013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院校“職業導向型”學業成就評價體系的構建(課題編號:GZD1213022)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陳麗如(1987.09),女,漢族,河北蠡縣人,本科學歷,研究實習員,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