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波 王鳳麗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 MR室,廣東中山 528403
綜合護理在老年患者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中的應用
韓 波 王鳳麗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 MR室,廣東中山 528403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在老年患者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MRCP)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 2014年6月在我院MR室行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檢查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100例,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 結果 觀察組患者有97例完成MRCP,對照組完成95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頭暈1例,惡心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6%;對照組患者發生呼吸困難2例,惡心3例,頭暈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121,P<0.05)。 結論 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老年患者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的檢查過程中,可以改善患者的應檢狀況,提高掃描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合護理;老年患者;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
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MRCP)是一種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磁共振成像新技術,它是利用胰液、膽汁的液體性質作為對比劑,根據磁共振成像技術直接使胰膽管系統成像,具有無創性,無X線輻射,無需對比劑等優點,在胰膽管系統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本研究對老年患者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中采用綜合護理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 2014年6月在我院MR室行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檢查的老年患者200例,其中男115例,女85例,年齡60~83歲,平均(68.1±7.1)歲。所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中男 58例,女42 例,平均年齡(66.4±7.1)歲;對照組中,男 57例,女 43例,平均年齡(68.2±7.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施行綜合護理干預。
1.2.1心理護理 對老年患者來說,行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檢查是為了協助診斷,出于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擔心,加之患者對MRCP多數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因而在檢查前、檢查中可能會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檢查過程中幽閉綜合征的發生率亦相對較高,容易導致MRCP檢查完成困難,這就需要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MR室醫護人員要從言語、行動上及時關心、安慰、體貼患者,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詳細告知患者MRCP的準備工作、注意事項及檢查中如何配合等,告知患者此項檢查無損傷、無輻射,讓患者消除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積極配合檢查[2-3],醫患的有效配合,可以明顯縮短掃描時間,提高掃描成像的效果,協助臨床作出正確的診斷。
1.2.2胃腸道準備 告知患者在檢查前一晚,要盡量避免吃粗纖維及脹氣的食物。當天空腹檢查,使得腸蠕動和食物的干擾減少。盡量安排在上午檢查,充分體現人性化。
1.2.3體位護理 患者取仰臥位,要求足先進,患者的頭部適當墊高。放置呼吸門控時,松緊要適宜,風箱松緊其幅度應占窗口的30%。醫護人員要在控制室的中央監控電視屏上隨時監測患者的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給予對癥處理。
1.2.4為患者創造檢查過程中的舒適音樂環境 為緩解老年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可在診室播放悠揚舒緩的樂曲,使被檢查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的旋律中,心情處于放松狀態,血壓平穩,心率保持穩定[4-5]。
1.2.5掃描后的護理 掃描結束后,及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對其能主動配合檢查表示認可和贊賞,掃描后因多次憋氣感胸悶者,囑其放松,深呼吸,休息數分鐘后癥狀可消失。對增強掃描的患者,囑患者或家屬按壓穿刺部位3 ~ 5min,并在候診室觀察休息15 ~ 20min后再離開。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患者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知識問卷,對患者在健康教育、服務態度、護理操作水平和基礎生活護理方面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100分,以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患者的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參與調查的患者總數×100%。
1.3.2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術后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有97例完成MRCP,對照組完成95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2%(P<0.05)。見表1。影像學表現見圖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發生頭暈1例,惡心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6%;對照組患者發生呼吸困難2例,惡心3例,頭暈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121,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圖1 患者,女,60歲,掃描前護理、處置較好,圖像顯示膽囊、膽總管、肝內膽管、胰腺管非常清晰
膽道系統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檢查方法有超聲、PTC、ERCP等。超聲檢查對膽道疾病的診斷價值有限,PTC、ERCP均是有創檢查,而且其成功率受許多因素限制[6-8]。
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展示的胰膽管形態和組織結構為自然狀態表現,MRCP不需要注射造影劑、無創傷性,兼有橫斷面成像和造影檢查的長處,既可提供與超聲和CT相似的信息,又具有與ERCP類似的造影圖像,其診斷優勢可與逆行胰膽管造影媲美[9]。成為目前評估胰腺、膽道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診斷性工具[10-11]。
在胰膽管疾病的檢測中,MRCP可顯示的部位有:左右肝管、肝總管、膽總管、膽管及胰管,梗阻端的典型特征、梗阻位置所在水平以及梗阻遠近兩端大體情況均可顯示,能較全面且立體顯示梗阻部位的形態特征、范圍大小、病變程度,能直觀顯示病變膽胰管的全貌,可為疾病診斷和手術方案選擇提供價值可靠的影像依據,臨床醫生評價MRCP為膽道系統疾病的診斷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2-13]。同時,因MRCP具有非介入性、無損傷等特點, 易為患者所接受。
MRCP與傳統的逆行膽胰管造影(ERCP)、經皮肝穿膽管造影術(PTC)相比,它們為侵入性創傷性檢查,可引起損傷、出血、膽漏等嚴重并發癥,且失敗率較高,現在基本被MRCP代替,對膽道梗阻者,做MRCP常規檢查可同時檢出擴張的膽道樹狀結構、梗阻部位及梗阻部位以上的膽道結構、肝內膽管,確定梗阻及狹窄部位及原因。
本研究中,實施綜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85%,明顯高于對照組78.92%(P<0.05)。觀察組的患者發生頭暈1例,惡心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6%;對照組呼吸困難2例,惡心3例,頭暈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121,P<0.05)。
護理滿意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護理質量的好壞,是體現患者對整個護理的滿意程度的評估指標[4,7-8],對于護患關系及醫患關系的影響和關系也體現得極為明顯。
綜上所述,對老年患者在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檢查中進行綜合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應檢狀態,提高掃描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盧延,張雪哲.MR水成像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0.
[2] 顏志平,張雪林,高毅.磁共振胰膽管成像診斷與膽胰系統疾病的價值[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0,8(9):1075.
[3] 王麗萍,張衛東,殷信道,等.肝外膽管癌與膽道良性狹窄的MRCP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9):1198-1200.
[4] 趙喜平.磁共振成像系統的原理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353-375.
[5] 胡珊珊,劉立凡,陳麗.3.OT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掃描89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78.
[6] 李濤,潘淑艷,韓冰.高場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患者的掃描及護理[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04,52(2) :80-81.
[7] 許琴,李建軍.低張飲水在磁共振胰膽管中的應用體會[J].廣東醫學,2010,31(4):487-488.
[8] 姜旭棟.低場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在膽道梗阻疾病中的應用8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8):6964-6965.
[9] 祁永愛,陳江蓮,陳志剛.磁共振水成像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35):246-247.
[10] 孟凡榮,胡金玲,張健.超導3.0T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的臨床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3):82-83.
[11] 江波,孟悛非,黎東明,等.半傅立葉單次激發快速自旋回波單次屏氣三維磁共振膽管成像[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35(2):211-214.
[12] 王冰.MR膽管水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7):227.
[13] 于春海,張瑞平,李健丁,等.64 層螺旋 CT 陰性法胰膽管成像聯合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對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21(5):770-772.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HAN Bo WANG Fengli
MR Room,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03,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ethods 200 elderl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January to in 2014 June MR roo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rate were all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97 patients completed the MRCP, the control group of 95 cases completed.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group was 94.8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8.92%,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1 cases of dizziness occurred in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1 cases of nausea,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06%; the control group of dyspnea in 2 cases, 3 cases of nausea, dizziness in 3 cases,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8.4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x2=5.121,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improved scan success rat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R473
B
2095-0616(2015)10-106-03
(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