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吳高奇 劉秋云 田宏智 李華磊 姚建軍 向永
(1,貴州省銅仁市畜牧獸醫局 554300;2,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畜牧獸醫局 554200)
兔不同雜交組合屠宰效果試驗
樊蓉1吳高奇1劉秋云2田宏智1李華磊1姚建軍2向永2
(1,貴州省銅仁市畜牧獸醫局 554300;2,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畜牧獸醫局 554200)
通過3個良種肉兔品種純繁后代和6個正反交雜種兔的飼養試驗,表明雜交后代日增重顯著增加(P<0.05),雜種優勢明顯,新×比、加×比雜種優勢率分別達到了17.85%、17.42%;屠宰率均達57.47%,飼料利用率高,料重比分別為3.56、3.58,是正反交中最好的雜交組合。
肉兔;肉兔良種;正反交;雜交組合;純繁后代;雜種優勢;屠宰測定;效果
為了篩選出適合山區肉兔養殖的高產、優質、低耗雜交優勢組合,筆者于2014年1月在銅仁市萬山區令楊肉兔養殖場,開展了新西蘭兔、加利福尼亞兔和比利時兔3個良種肉兔品種純繁和不同的正反雜交組合共設計9個試驗組試驗,經過繁殖、育肥飼養觀察,3個良種肉兔品種,在適應性、生長發育和繁殖性能方面都表現較好,通過不同的正反雜交組合,雜交優勢明顯。不同雜交組合所產F1代育肥效果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試驗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以P<0.05為差異顯著性標準,結果表示為平均數±標準差(mean±SD)。現將育肥增重及屠宰測定效果報告如下:
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從正反交9個雜交組合各組斷奶的F1代商品仔兔中,選擇健康仔兔90只,每組合隨機分成5個重復,每個重復2只兔;于40日齡分別進行育肥試驗,到90日齡結束試驗,試驗期為50天;再經空腹12小時,于第2天早上稱重后進行屠宰測定(繁殖及育肥另有報導)。
將致死肉兔左后肢用繩子懸吊倒掛,用利刀頸動脈先放血、去毛、開膛、取內臟,測定內臟,然后去掉頭、爪。稱胴體重,再行剔骨;公別稱其凈肉重和骨骼重,求得骨肉比。
通過試驗測定,從表1數據得出:不同品種間的正反雜交,與純種繁育組相比,雜交后代日增重顯著增加(P<0.05),以新×比、加×比雜交組合后代日增重最高,雜種優勢率分別達17.85%、17.42%。
通過試驗實測增重結果,由表1可知:雜交組的料重比最低是新×比、加×比分別為3.56、3.58,其次是新×加、比×新為3.71、3.74;最高是比×加、加×新,分別為3.81、3.78。純繁組的料重比以比×比最低為3.66,新×新為3.72,加×加為3.66。
經屠宰測定,3個純種兔中仍以新西蘭兔的屠宰性能最好。平均胴體重1295.78g,屠宰率55.14%,凈肉重927.99g,肉骨比4.01:1,其次是加兔平均胴體重1237.91g,屠宰率53.57%,凈肉重873.67g,肉骨比4.04:1。
不同品種間的正反雜交雜交組合所產F1代育肥屠宰效果中,以新×比和加×比的屠宰性能為最好,分別平均胴體重1535.78g、1532.32g,屠宰率 57.47%、57.47%,凈肉重l109.24g、l114.39g,肉骨比為4.24:1、4.30:1;其次是新×加,比×新分別平均胴體重1393.78g、1398.22g,屠宰率56.42%、56.23%,凈肉重 l006.99g、l016.32g,肉骨比為4.10:1、4.20:1。屠宰測定各項指標見表2。
通過引進3個良種兔在銅仁市萬山區養殖,并進行相關試驗,證明他們是目前做大做強肉兔產業值得就地推廣的優良品種。
通過育肥試驗,通過3個良種肉兔品種純繁后代和6個正反交雜種兔的飼養試驗,雜交后代日增重顯著增加(P<0.05),雜種優勢明顯,新×比、加×比雜種優勢率分別達到了17.85%、17.42%;同時雜交組的料重比最低是新×比、加×比分別為3.56、3.58。
新×比、加×比屠宰率高,均達到57.47%,都是生產商品肉兔較好的雜交組合,表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此組合在貴州山區值得推廣。
在目前貴州山區種兔場少的情況下,要加強種兔的建檔立卡和選育,確保種群質量;同時有計劃地開展多元雜交,以提高肉兔生產性能和養殖效益,促進山區肉兔養殖業的發展。

表1 良種肉兔純繁和不同雜交組合的仔兔育肥效果比較

表2 良種肉兔純繁和不同雜交組合的仔兔育肥屠宰測定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