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梁媛媛 王志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畜牧獸醫局 266400)
黃島區生豬產地檢疫情況調查報告
楊波 梁媛媛 王志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畜牧獸醫局 266400)
青島市黃島區自2007年起連續7年被農業部、財政部列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年均出欄優質生豬90萬頭以上,畜牧業已成為該區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農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但是,養殖規模不高、區域分散、調運頻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豬產地檢疫工作的開展。
2013年全區出欄生豬92.15萬頭,產地檢疫生豬31.05萬頭,產地檢疫率為33.7%;其中一季度出欄24.59萬頭,產地檢疫7.1萬頭,產地檢疫率為28.87%;2014年一季度,出欄28.57萬頭,產地檢疫2.2萬頭,產地檢疫率為7.7%,同比分別提高16.19%、降低69.01%和下降了21.17個百分點。出欄量增加,產地檢疫數不升反降,產地檢疫形勢比較嚴峻。
造成生豬產地檢疫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動物檢疫申報制度,出售、運輸供屠宰或繼續飼養的生豬,貨主應提前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黃島區設立了20處動物檢疫申報點,作為指定地點開展產地檢疫。但養豬戶的報檢意識普遍不強,認為“我將豬賣給豬販子,應由豬販子去報檢點檢疫”;而販運人因收購區域與指定報檢點距離較遠等原因不便申報檢疫,甚至個別人受利益驅使,為節省幾十元或上百元,抱有僥幸心理,為逃費而逃檢。
黃島區道路四通八達且無道路監督檢查站,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生豬運輸環節的檢查很難進行,對從事非法運輸的行為不能及時查處,造成經營運輸未經產地檢疫的生豬的現象屢有發生。
2014年春節前后出欄生豬收購價格持續下跌,最低時跌至9.2元/kg,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價格穩定的情況下,低于正常價格2元左右,按此計算,一頭豬喂到100千克出欄時,要虧損300元左右。部分養豬戶持觀望態度,期盼短時間內價格能夠反彈,直到生豬養到150千克以上不得不賣才出欄,2014年4月份生豬產地檢疫數環比有明顯增加,就說明了價格低迷、延遲出欄是導致產地檢疫率下降的另一原因。
一是利用培訓或技術服務的機會向養豬戶、販運人宣傳產地檢疫,告知其申報檢疫的義務,強調逃避檢疫需承擔的嚴重法律責任。二是營造全民監督的社會輿論環境,提高公眾對產地檢疫的認識程度。
該區目前備案的規模化養豬場有35個,存欄量約17000頭,每個場均由指定的官方獸醫負責監管。官方獸醫在巡查和監管時,及時記錄生豬日齡、存欄量、免疫狀況等信息,有效掌握大致出欄時間,即可避免部分出欄時“逃檢”情況的發生。
全區約有500名村級動物防疫員,擔負著免疫、消毒、疫情普查、監測等公共職能,其中多數人還從事鄉村獸醫職業,在一定區域內開展動物診療、閹割活動,對各自片區內的生豬養殖情況最清楚。基于產地檢疫工作“人少、面廣、線長”的實際,應廣泛發動動物防疫員,充分發揮其“地域熟、場戶知”的優勢,采取給予一定補助或獎勵等措施,調動其積極性,協助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掌握生豬養殖情況。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產地檢疫專項整治,定期不定期加強流通環節檢查,查辦一批案件,對未經檢疫經營、運輸生豬的行為施以重拳,切實規范產地檢疫。
探索更科學合理的報檢機制,方便養豬戶或販運人到就近的報檢點申報和接受檢疫,在保證養殖戶和販運人經濟利益的同時提高產地檢疫率。

附表 2013年黃島區生豬產地檢疫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