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偉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6)
云媒體電視是基于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這一家庭信息化智能終端實現電視與互聯網相融合的數字電視交互信息平臺[1],隨著電子商務和第三方電子支付的發展,利用有線電視雙向化網絡和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構建電視支付平臺已成為廣電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大力發展的新型業務模式。蘇州有線電視在江蘇有線的云媒體電視平臺上研發的電視支付系統使云媒體電視用戶能通過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實現廣電的收視費繳納、增值業務訂購與繳費等業務,同時實現公用事業如水、電、氣繳費,小額消費和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以及參與網上各種電子商務活動等,這種業務模式既擴大了云媒體電視應用功能的種類,又增強了蘇州有線網絡運營商的市場競爭力,成為蘇州有線電視在互聯網+時代應對“三網融合”的重要舉措。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是基于雙向化的有線數字電視網絡,以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為支付操作終端,在線完成繳費支付的全過程,其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平臺最大的特點是操作簡單即按照電視屏幕的提示點擊遙控器就能完成;安全可靠,是因為電視支付系統平臺通過廣電的數字化電視專網和金融專網相連,與互聯網隔離且支持加密的安全通信協議,因此更加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云媒體電視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的賬務支付、繳費付款等業務。

圖1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結構組成圖
用戶進入云媒體電視界面,通過外接的讀卡器對市民卡、銀行卡等各種接觸式或非接觸式卡進行讀寫,從而完成繳費支付業務,圖2所示為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的工作流程。支付系統平臺以家庭為支付單位,每戶可注冊多個支付賬戶,每個支付賬戶可綁定多張銀行卡,注冊的支付賬戶數和綁定的銀行卡數目可通過實行配置數量限額來限制。
云媒體電視支付平臺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讀卡支付、銀行卡支付和支付平臺賬戶支付等方式,讀卡支付是指平臺能夠通過中間件與指定的讀卡器對市民卡、銀行卡等多種類型的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卡進行讀寫以實現繳費、圈存等業務。銀行卡支付采用綁定和非綁定兩種方式,綁定方式下用戶在使用前需將銀行卡在電視上進行注冊綁定后才能進行支付,非綁定方式允許用戶直接輸入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進行快捷支付。平臺賬戶支付是指用戶可使用支付平臺的賬戶余額進行支付。

圖2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工作流程圖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與金融單位之間的數據傳輸在物理鏈路上采用專線方式,報文格式與加密要求根據金融單位的要求來實現。在支付流程上采用廣電運營商在銀行建立賬戶的方式,支付時金額先打入廣電運營商賬戶,采用T+N方式(T為交易日期,N為結算款項到賬所需的時間)與商家進行結算。電視支付系統平臺與公共事業單位之間的對接必須支持所借用銀行繳費渠道和平臺直連公共事業單位進行支付,系統間接口須遵循公共事業單位現有接口標準,與其他增值業務提供商之間的對接必須通用接口標準以供調用。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硬件平臺如圖3所示,主要由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網絡設備等部分組成,應用服務器是多臺服務器通過負載均衡設備組成負載均衡模式,使用負載均衡設備對外提供統一訪問地址。數據庫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方式,共同連接磁盤陣列。網絡設備由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防火墻以及負載均衡等設備組成,所有支付業務均由相應的匯聚交換機匯聚后接入防火墻以及核心交換機,核心交換機設置成主從設備的形式,實現硬件互備模式。銀行及各業務平臺使用專線接入電視支付平臺,通過核心交換機等網絡設備實現數據的交互。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的硬件主要有數據庫服務器、管理服務器、證書服務器、接口服務器、前臺應用服務器、后臺應用服務器、測試服務器、磁盤陣列、四合一控制臺/16口、4個千兆電口的防火墻、48個千兆電口/4個萬兆光口的交換機、4個千兆電口的四層交換機等。

圖3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物理架構圖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軟件平臺組織架構如圖4所示,主要由終端系統、運營基礎平臺(包括在線交易平臺和信息發布平臺)、運營管理平臺、監控系統構成。在線交易平臺支持多渠道接入,支持多銀行連接、多個第三方接入、對帳處理、日帳處理等。所有的銀行卡支付單位、公共事業、電子商務等第三方都是和在線支付平臺聯接,保障業務拓展的獨立性。信息發布平臺是集采、編、審核、發布、廣告管理為一體的信息發布系統。按照內容管理設計的軟件,實現信息的可管理。信息內容可一次錄入后同時在機頂盒終端和In?ternet網上展現。終端系統平臺提供完備的監管、系統更新、新業務接入功能。監控和運營管理平臺提供監控和運營管理功能。

圖4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軟件平臺邏輯結構圖
支付平臺軟件研發包括鑒權認證、交易系統、清分清算、財務管理等,終端軟件研發包括機頂盒、中間件等的改造如Java虛擬機、瀏覽器、DVB引擎、主控模塊等。第三方軟件主要有系統軟件、Oracle數據庫、中間件、雙機軟件等,機頂盒終端部分的軟件則是基于海思3716C、ST7162、ST7105的芯片進行軟件移植開發。云媒體電視軟件開發完全符合國家及國際標準,系統基于J2EE規范框架開發,所有接口都基于標準協議來定制,整個架構中全部采用通用公開標準,無任何私有協議。機頂盒靜態頁面符合HTML4.0標準,動態頁面符合JSP2.0標準,腳本符合JS1.5版本規范,頁面風格符合CSS2.0規范。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采用標準的B/S架構,通信協議采用HTTP1.1及HTTPS(SSL3.0),接口采用標準的SOCKET協議和SOAP協議。系統的整個安全體系符合X.509標準中定義的PKI系統標準。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于廣電網絡屬于專網,與互聯網相比在安全、可控、可信上更有優勢[2],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的接入在網絡層與互聯網的接入是隔離的,且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與客戶地址相關聯具有實名可查的特點,此外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是嵌入式系統,不可隨意安裝軟件,有效地避免了終端被植入病毒木馬的風險,因此通過廣電網來實現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具有較高的安全保障。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采取的安全管理原則主要有采用最小授權原則、基于角色權限的管理模型、所有操作日志記錄等方式,保證操作人員對系統的干預都是在可控條件下進行的。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在交易安全上要求支付系統中實現的所有交易流程必須遵循金融規范,與交易安全有關的密鑰等關鍵信息必須加以保護,對下一代接觸式IC銀行卡的讀寫需符合PBOC2.0標準。通信安全方面則采用安全協議進行傳輸,對關鍵報文采用驗證鑒別機制防止偽造。信息安全方面采用信息加密、授權管理、系統審計等手段對數據進行保護,確保數據的可靠性,防止篡改。外接卡的安全性方面使用外接設備,對卡的讀寫必須獲得銀行方的認可且符合銀行系統的規范。圖5所示是云媒體電視支付平臺在系統各個環節的安全保障要求[3]。

圖5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各傳輸環節的安全保障要求
電視支付功能的實現標志著有線電視用戶從“看電視”轉到了“用電視”,使用戶實現了家庭信息化、數字化和現代化。近年來電視支付功能的開發與應用較廣泛,如吉視傳媒將銀行卡與機頂盒捆綁實現從銀行賬戶向各公用事業單位的自助繳費,江蘇有線南京分公司已與多家銀行對接實現電視支付賬號與銀行卡的綁定并為用戶開通水、電、煤氣和網上商城等增值業務系統的電視支付。
蘇州有線電視承擔的政府信息化建設重點工程——家庭信息化“POS”計劃的重點就是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功能開發,在支付平臺上使用蘇州市民卡、銀行卡實現在線支付扣款、充值等業務,通過與電、水、煤氣和通信等單位信息資源的共享開發研制基于電視支付平臺的水、電、煤氣、通信等費用的查詢、繳納、充值等功能,蘇州有線電視開發的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電視界面如圖6所示。

圖6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的電視界面
云媒體電視支付具有一系列的優勢,首先電視機和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是普及率最高的終端設備且使用方便快捷、操作簡單,通過遙控器即可進行水、電、煤氣費的繳納及電子購物等增值服務;其次通過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可以不借助計算機和寬帶網絡即可實現水電煤氣等費用的線上支付以及電子購物等;第三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操作簡單快捷,使得支付媒介系統的門檻大大減低。雖然電視支付系統具有一系列的優點,但在開發應用中還有較多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是系統平臺接入單位的整合,需要各公共事業單位的統一接入,只有當地所有的便民繳費項目都納入電視支付平臺才能實現平臺的規模效應;其次是資金的支持,電視支付平臺建設工作量大且復雜,后期維護成本高,業務上又以便民服務為主在營收上無法做到收支平衡,因此系統平臺在建設與維護上要能夠獲得相應的政策和資金的扶持;第三是電視支付市場的培育,用戶使用電視支付的習慣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四是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率以及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普及率要達到較高的水平,如蘇州市目前已在市區全部實現網絡雙向化,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普及率已達50%,正是這些因素為蘇州市區的云媒體電視支付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云媒體電視支付系統平臺是一個按第三方支付架構建設的電視支付平臺[4],利用了廣泛發行的銀行卡或市民卡和日益普及的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依托有線數字電視專網,利用實名制的信息終端,采用較強的安全認證措施保證了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在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上做到了合理的平衡,電視支付系統的實施給廣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極大地拓展了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應用的局限性,使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的應用附加值大大提高,也為廣大用戶的支付和繳費付款增加了一個安全快捷的選擇,對推動廣電行業科技進步具有較大作用,可以預計電視支付功能必將使得有線數字電視雙向網和高清數字互動機頂盒在“三網融合”的競爭中贏得先機。
[1] 于濤,鐘鐵軍.淺談江蘇有線云媒體電視的建設與發展[J].有線電視技術,2014(6):24-28.
[2]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新一代網絡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3] 吳國良,鄧志杰,楊大偉.基于云媒體電視的家庭電視支付系統的構建[J].中國有線電視,2015(1):54-57.
[4] 吳國良,鄧志杰.大數據時代有線網絡運營支撐體系建設[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