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會艷 范學榮
政協主席近鏡頭
文/王會艷 范學榮
〔編者按〕自2012年換屆后,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我省縣(市、區)政協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執行省、市、縣(市、區)委的一系列決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履職服務和服務履職工作中作出了非凡的業績。為了全面反映本屆縣(市、區)政協的工作情況,本刊從2014年第1期起,恢復原有的“政協主席近鏡頭”欄目,主要刊發縣(市、區)政協主席、副主席在履職工作中某一方面的業績和成果,敬請垂注并歡迎賜稿。

馮桂琴
2012年馮桂琴任承德縣政協主席以來,通過加強自身建設、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和強化職能發揮,使全縣政協工作充滿生機、蒸蒸日上。
讓機關動起來。為讓政協機關“干起來”“干得好”,馮桂琴安排辦公室制定實施了《機關十項工作制度》,對機關學習、出勤、考核等作出嚴格規定,通過機制激發工作熱情。為密切與群眾的感情,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號召機關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全部深入到鄉(鎮)村和居委會,認真開展聯村幫扶、“蹲點服務”活動,協助鄉村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化解疑難問題。她本人蹲點聯系的兩家鄉橫道子村,多年來手機信號不能暢通,嚴重影響著百姓的生產生活,她親自協調縣移動公司進行現場勘查,確定建設“直放站”一座,有效解決了周邊2000多口人的通信難題。
讓委員活起來。馮桂琴說:“做好政協工作的關鍵是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不僅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更要在政協組織中履職盡責?!笨h政協開展了主題實踐活動,使廣大委員既爭當行業“帶頭人”,又當好政協“代言人”,還當好百姓“貼心人”。三年來,共提交提案509件,立案481件;在為民辦實事方面,除主動參與鄉村建設、扶貧濟困事業外,積極響應縣政協開展的“捐資助教”活動,共收到120萬元的愛心捐款,除用于與貧困生結成幫扶對子外,其余款項有效改善了全縣小學、幼兒園的辦學條件。
讓履職勤起來。為強化政協民主監督職能,馮桂琴積極推進政協民主評議工作,研究制定了《承德縣政協關于民主評議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得到縣委領導的肯定簽批,印發全縣推廣實施。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她帶領縣政協充分利用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主動議政建言。同時,她注重加強與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溝通協商,力促調研成果的轉化。如《關于全縣村級財會隊伍情況的調研報告》呈送縣委、縣政府后,馮桂琴會同縣農經部門幾次與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進行溝通協商,使強化“農村財會隊伍建設”的建議不僅被列入2014年《承德縣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方案》中,而且促使縣政府研究出臺了《承德縣加強村級助理會計聘任與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佟連勝)

李獻林
李獻林現任曲周縣政協副主席、曲周一中校長。從2003年9月以來,他一直從事教育管理工作,憑著對教育的一片摯愛,靠著對事業的不懈追求,譜寫出了曲周教育的精彩華章。
“一方好教育就是一方幸福源”,“成就一代孩子,造福一方百姓”。李獻林任教育局長期間,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走遍了當時全縣10個鄉鎮的230多所中小學校,
尋找全縣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和新節點。特別是在2005年、2009年曲周先后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部確立為全國教改實驗區之后,他帶領全縣校長、教師經過幾年的積極論證、不懈實踐和深入研究,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創造性提出特色鮮明的八大教改模式。他本人因此榮獲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人物類最高獎——管理貢獻獎。2011年3月,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曲周縣被評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進縣,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設施來承載”。李獻林經常用這兩句話來勉勵自己。曲周是經濟欠發達縣,為突破資金“瓶頸”,李獻林積極破除“等、靠、要”思想,利用一切機會向上級爭取教育專項資金,并通過“貸”、“捐”的方式融資,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用別人的錢辦教育的事。通過創新融資謀略,“十一五”以來,曲周教育先后投入資金4.9億元,按省示范性高中標準建設普通高中一所,新建、改建標準化中小學校56所,全縣整體辦學條件大大提升。
多年來,李獻林把“勤于學習”視為增長知識、提高見識的唯一捷徑。他先后多次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進修學習,參加各地、各類教育理論培訓,聆聽國家級教育專家、教授專題講座。截至目前,他在《中國教育學刊》等十余家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了《全程成功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困生心理特征與教育》《習慣與養成》《個性發展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等多本專著。
李獻林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如今,作為曲周一中校長,他要求全體師生規范守紀、拼搏刻苦、務實服務、開拓創新,通過各方面努力,全面提高名校教學水平和一中知名度,實現老師成功、學生成才、學校成名的目標,使曲周一中再上新臺階、再現新輝煌。
(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