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杰
2014年7月12日,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成功實現了從安達到哈爾濱的整體大搬遷。新建的23000平方米榮軍醫院大樓矗立在松花江北岸,為“一江居中,兩岸繁榮”增加了新的亮點。8月1日,正式揭牌開業,成為集優撫、醫療、康復、養老、社區衛生和慈善救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三級專科醫院。
新院貌、新格局、新設備和新的人才隊伍,激勵院黨委強勢拓展“全心全意為優撫對象服務”的新思維。面對“銀發浪潮”和養老護老資源嚴重匱乏,面對周邊百姓對預防保健和常見病治療的渴求,深入學習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和省領導“要避免資源閑置浪費,在做好榮軍服務工作的同時也要反哺社會”的要求,按照省民政廳的部署,前瞻而為、強勢而動,切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辦好事。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精神,統籌協調、奮力驅動“榮管、優撫、養老、社區”四個輪子,承載著百姓的健康夢想,“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打造“醫養結合、醫寓一體、社區衛生”相互聯動、優勢互補的新模式。
院黨委首先把做好榮軍服務、弘揚榮軍精神、繼承榮軍傳統,列為醫院創新發展的第一要務。
在新樓3-5層為榮軍設置54個賓館式、家居式房間,室內配有多功能電動實木床、液晶彩電、洗衣機、飲水機、冰箱、空調、衣柜、電話、網線、床頭呼叫、中心供氧、中央吸引、智能洗腳盆等各種生活用品。每層樓都另設有文娛活動室(棋類、麻將、撲克、臺球、乒乓球、圖書、報紙、老年刊物等)。每層樓專設有配餐室,供家人或親屬探視時聚餐用。因醫院新址周邊交通交叉路口多,榮管科及時帶領榮軍們到交通路口觀察信號燈的轉換規律和通行規則,并在他們代步的三輪車上安上了醒目的小紅旗和反光安全彩帶,繡上了聯系地址、姓名和電話,確保他們戶外活動安全萬無一失。
2014年中秋節前,一級榮軍馬繼臣突患膽道梗阻,一級榮軍顧世寶洗浴時意外骨折,三級榮軍于世文慢性睪丸炎高燒不退,院黨委立即安排醫護人員分別護送他們到哈醫大一院治療和手術。在這三位榮軍治療期間,院黨委輪流到病房探視,并與醫護人員24小時陪護,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他們很快痊愈。2015年1月17日久病不愈的單身榮軍病故,榮管科護理員們為他穿上了壽衣,院黨委為他辦理了喪事并帶領職工到殯儀館為他送行。
為了弘揚榮軍精神、講好榮軍故事,在住院處一樓大廳設立了300多平方米的“榮軍事跡展覽館”。采取聲光電技術,通過照片和真人實物,展示出龍殿久、管付友、竇玉春、張永芹(女)等多位老榮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出生入死的傳奇事跡。面對老榮軍們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經歷和訴說,來院巡診、醫療康復和體檢的人員都駐足仰慕參觀,用榮軍的榮譽打造醫院的榮譽,用榮軍的精神涵養醫院的精神。
每逢建黨、建軍、國慶、重陽和新年等節日,醫院都組織職工和榮軍們聯歡。當身著軍裝、胸佩獎章、軍容煥發的榮軍坐在輪椅上,與身著白服、頭戴燕帽、胸佩鮮花的靚麗護士共同主持節目或共同演出節目時,軍民其樂融融,合奏出心相通、手相牽、情相融的美妙旋律。
榮管科和護理班先后被評為省、國家“三八紅旗先進集體”。
“全心全意為優撫對象服務”是榮軍醫院的中心任務。
2014年7月到9月,在省民政部門的協調幫助下,康復醫院先后開展了5期“愛心資助在鄉老軍人康復醫療護理活動”。對來自黑河、伊春、綏化、大慶、肇州和哈爾濱周邊區、縣的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反擊戰共計500多名老軍人,開展半個月的短期療養,他們平均年齡80歲,最大的97歲。職工們輪流為老榮軍喂飯、服藥、穿衣、洗澡、剪指甲,有時還要為便秘的榮軍注開塞露和灌腸;陪伴、攙扶著他們參觀省博物館、東北烈士紀念館、蕭紅故居和游覽松花江濕地。老榮軍戚忠志有感于一系列的優撫活動,編寫了《贊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的詩詞和《崢嶸歲月看人生》的回憶,在醫院廣為傳頌。

按照民政部“關于開展為優撫對象巡診服務”的通知,由院主要領導帶領經驗豐富、醫技高超的醫療骨干,于2014年8月13日啟動了“優撫巡診萬里行”活動。先后到孫吳、黑河、加格達奇、鐵力、嘉蔭、蘿北、撫遠、同江、方正等市縣區,到優撫對象家里開展巡診活動。通過體檢、診斷治療、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建立健康檔案等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為3000多名優撫對象送醫、送藥、送溫暖,歷經46天,行程1萬多公里。2014年11月25日,寒冬將至,正是優撫對象老年病、常見病頻發期,由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帶領醫務科、養老科、榮管科的18名醫護人員,利用10天分別到許堡敬老院、二八敬老院、雙井街道和腰堡街道開展“送溫暖入戶”活動,走訪116戶優撫對象,使優撫工作更加貼近民心。
每當巡診結束告別時,很多優撫對象及家屬拉著醫務人員的手依依不舍,含淚相送。
養老護老是醫院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在8-10層樓,康復醫院為養老人員設置30個公寓式、家居式養老房間,室內設備與樓層設備同榮管科一樣。2014年7月1日第一位失能老人入住我院,我們為他配備了專職醫生、護士和護理人員,制訂了護理部、樓層主管、護理員、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制訂了失能半失能老人住養《協議書》,結合老人的生活習慣制訂了老人營養飲食方案,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時、定期進行血壓、血糖等身體狀況檢測,時刻關注老人的健康、平安、幸福和快樂。根據失能、半失能等具體情況,每天晚上都派工作人員輪流陪護,為老人定時翻身,照顧老人的大小便,提供規范化、標準化和人性化的養老護老服務。開業以來先后接待158人,有45名老人入住,普遍得到住院老人和親屬的好評,滿意率達到百分之百。
向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醫院的基本責任。
醫院搬入新址后,經常有周邊樓區和村屯百姓抱著孩子來醫院求打預防針,也經常有多發病、常見病患者來院尋求醫療。面對這種情況,院黨委積極征得呼蘭區衛生局的支持,按相關規定在醫院門診騰出280平方米房間,多次請區衛生局醫政科、防保科和疾控中心的專家按“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設計,成立了利民開發區榮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派10名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購置了各種辦公、醫療、宣教等用品,即將為周邊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
一年來,四輪驅動,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技術技能大提升,醫院承載力和內涵大提升,醫院誠信力、公信力和親民力大提升,推動醫院強勢發展。
1946年從北安戰地醫院走出來的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幾經分合與兼并,先后輾轉搬遷于鐵力、綏化、阿城、葦河、方正、牡丹江、安達等地。歷經69年的風雨滄桑和跌宕起伏,在省政府和省民政部門的扶持關懷下,實現了歷史大跨越、大升華,躋身于全國優撫的先進行列,打造出全省獨樹一幟的“感動龍江”品牌。2014年又榮獲全國“文明優撫事業單位”光榮稱號。目前院黨委正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等相關講話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省民政廳的工作部署,步入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常態,帶領全院職工力爭在中央優撫政策中搶抓機遇、在省優撫政策中搶抓位置、在貫徹優撫政策中搶抓落實的強勢拓展。承載廣大群眾健康夢想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