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甜甜+舒銳+李燕+許念芳+侯月玲+劉少軍



摘 ? ?要:將從日本引進的大蔥新品種天一與山東省主栽品種章丘大蔥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對日本天一、章丘兩個大蔥品種的生物學性狀、商品性、產量和抗病性進行了測量和分析。結果表明,日本天一抽薹時間比章丘大蔥晚1個月,天一收獲后的生物產量比章丘大蔥高18.4%,達到84 843 kg·hm-2,經濟產量比章丘大蔥高26.9%,日本天一的抗病性強,綜合性狀比較好,是一個適合越冬栽培春季收獲的優良品種。
關鍵詞:大蔥;抽薹率;產量
中圖分類號:S6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30
Comparing Welsh Onion of Japan with the Main Cultivars of Shandong Province
YAO Tian-tian1, SHU Rui1, LI Yan1, XU Nian-fang1, HOU Yue-ling2, LIU Shao-jun1
(1.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Ra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on Light Industry,Gaomi, Shandong 261500,China;2. Weifa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St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 ,Weifang, Shandong 261061,China)
Abstract: Tianyi which is the new varieties of the Welsh onion from Japan was compared with Zhangqiu Welsh onion which is the main cultivar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 commercial quality,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the above two Welsh onion varieti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lting time of Tianyi was one month later than Zhangqiu Welsh onion,the biological yield of Tianyi was 5 656.2 kg·(667 m2)-1,which was 18.4% higher than Zhangqiu Welsh onion,the economic yield of Tianyi was 26.9% higher than Zhangqiu Welsh onion. Tianyi has great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 Tianyi was suitable for winter cultivation and harvesting in spring。
Key words: Welsh onion;bolting rate;yield
大蔥是蔥科、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常作為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大蔥不但能夠增進食欲、殺菌抑菌,還能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積,是一種食用價值較高的保健蔬菜[1]。中國是大蔥的原產地,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2],山東各地也都有種植[3]。近年來,我國從日本等國家引進了較多的大蔥品種[4],豐富了大蔥品種資源,本試驗將從日本引進的大蔥新品種天一,與山東省主栽品種章丘大蔥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山東傳統的大蔥生產主要是春、夏、秋三季以青蔥供應市場,冬季主要以秋收冬貯的干蔥供應市場,這樣便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冬春鮮蔥的消費需求[5-6]。山東省大蔥種植的品種較多,但是大多數品種反季節越冬栽培抽薹嚴重,產量和品質也較差,因此筆者將日本天一與章丘大蔥進行了越冬栽培品種比較試驗,通過對兩個品種越冬栽培的產量、耐抽薹性和生物學性狀等的比較,為當地大蔥的反季節越冬栽培提供試驗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和地點
本試驗供試大蔥品種為章丘大蔥和從日本武藏野種苗公司引進的天一大蔥。試驗于2014—2015年在高密市山東省輕工農副原料研究所的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地為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種植作物為小麥。
1.2 試驗設計與方法
大蔥的栽培技術采用春播育苗的方法,在2014年4月20日播種,4月27日出苗,6月18日定植,選用大小、壯弱一致的蔥苗進行定植,定植時的株距為3 cm,行距為85 cm,在整個生育期共澆水5次,分別為2014年的6月21日,8月3日和9月15日,2015年的3月12日和4月8日。除草共4次,分別為2014年的6月30日,7月8日,8月6日和8月21日。施肥在大蔥定植時每小區使用三元素復合肥(16∶16∶16)1.8 kg做底肥,在2014年10月20日大蔥培土時每小區使用三元素復合肥(16∶16∶16)1.8 kg。培土一次完成。
試驗設置8次重復,共16個小區,每個小區的面積為20 m2。在大蔥的整個生長過程中每個品種選4個小區隨機選取50株分別測定株高、莖粗、假莖長度,并取其平均值。兩個大蔥品種各留下4個小區,在收獲時分別測量小區的產量,并根據小區產量計算出每公頃的產量。本試驗還調查了兩個大蔥品種的商品性和抗病性。
1.2.1 大蔥假莖硬度調查 Ⅰ級:軟;Ⅱ級:較軟;Ⅲ級:中等;Ⅳ級:硬。
1.2.2 大蔥抗倒伏能力調查 Ⅰ級:不抗;Ⅱ級:抗;Ⅲ級:中抗;Ⅳ級:高抗。
1.2.3 抗病性調查 每個小區選5個點,每個點調查5株大蔥,分別按照病情分級標準進行抗病性調查,計算出病情指數。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2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10%;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11%~20%;4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1%~5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0%以上[7]。病情指數公式為:病情指數=[∑(各級病葉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代表值]×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兩個大蔥品種株高、莖粗和假莖長的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章丘大蔥分別在2014年12月8日,2015年3月13日和4月10日測量的株高、莖粗和假莖長等3個方面的數據都比日本天一的大,4月30測量的日本天一的株高、莖粗和假莖長與章丘大蔥4月10日測量的數據非常接近。章丘大蔥12月8日測量的株高比3月13日測量的高,這可能是因為章丘大蔥的耐寒性較弱,在深冬季節過度的低溫導致地上部的葉片幾乎枯死,生長停滯。將2014年12月8日收獲的大蔥在自然條件下放置,2015年2月9日測量干蔥重得出干蔥率分別為章丘大蔥,49.97%;日本天一,48.72%。
2.2 兩個大蔥品種越冬栽培的商品性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章丘大蔥的葉片開張度為80°,因此抗倒伏能力較差,抗倒伏級別為Ⅰ級,而日本天一的葉片開張度僅為71°,故抗倒伏級別為Ⅲ級。章丘大蔥的節間距比日本天一的大2.1 cm,日本天一的蔥白硬度級別為Ⅲ級,而章丘大蔥的僅為Ⅰ級。
從表3和表4兩個大蔥品種在不同時間的抽薹率和合格率可以看出,日本大蔥的抽薹時間比章丘大蔥晚一個月,日本天一的銷售時間比章丘大蔥長30 d左右。
2.3 小區產量比較
由于章丘大蔥的抽薹時間比日本天一早,因此產量的測量時間也不同。在2015年4月1日對章丘大蔥4個小區進行測產,在2015年4月30日對日本天一4個小區進行測產。測產結果如表5。
從表5可以看出,收獲時日本天一的生物產量為84 843.0 kg·hm-2,較章丘大蔥增產18.4%。日本天一的經濟產量為77 853 kg·hm-2,比章丘大蔥高26.9%。
2.4 抗病性比較
本試驗調查了兩個大蔥品種對紫斑病的抗病性,分別計算出章丘大蔥和日本天一的病情指數。章丘大蔥的病情指數為10.67,日本天一的病情指數為6.78。日本天一的紫斑病病情指數低于章丘大蔥,因此日本天一的抗病性比章丘大蔥好。
3 結論與討論
大蔥抽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播期不當、冬前積溫較高、肥水管理不當等,都會導致秧苗在越冬以前長的較大,積累了很多的營養物質,從而發生先期抽薹的現象[8-9]。越冬大蔥過早抽薹對產量和品質會造成很大的影響[10],因此篩選出在生產中不抽薹、少抽薹或者晚抽薹的越冬品種不但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春季對大蔥的需求,還能使菜農增產增收。耐抽薹性和產量是越冬品種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試驗結果表明,日本天一和章丘大蔥都存在抽薹的現象,但是抽薹時間不同,章丘大蔥從3月10日左右開始抽薹,3月30日抽薹率達到了83%,日本天一從4月10日開始抽薹,4月30日抽薹率達到了80%。章丘大蔥適宜收獲的時間是3月10日—4月1日,日本天一的銷售期比章丘大蔥長30 d左右,生物產量比章丘大蔥高18.4%,經濟產量比章丘大蔥高26.9%。日本天一的綜合性狀比較好,抗病性強,因此,日本天一是一個適合越冬栽培春季收獲的優良品種。
參考文獻:
[1] 田世琴.大蔥新品種引進對比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1(8):79.
[2] 高莉敏,陳運起,高秀云,等.大蔥不同類型品種主要營養成分分析[J].山東農業科學,2008(4):50-51,56.
[3] 任志偉.大蔥抽薹機理與調控技術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0.
[4] 蘇華.日本大蔥品種主要性狀的比較鑒定[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6.
[5] 蘇華,徐坤,劉偉,等.不同大蔥品種小拱棚越冬栽培試驗[J].中國蔬菜,2006(6):7-10.
[6] 劉剛,趙興銀,周愛鳳,等.大蔥越冬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4(11):63-64.
[7] 梁艷榮,胡曉紅,張穎力,等.大蔥抗感紫斑病品種生理特性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8,23(2):169-172.
[8] 田光英.出口大蔥品種比較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研究[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6.
[9] 吳濤,段風華,鄭秋道,等.大蔥春季栽培抽薹原因與調控技術[J].長江蔬菜,2012(19):40-41.
[10] 任志偉,陳運起,劉世琦,等.自然條件下播期、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大蔥抽薹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9(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