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濤
(河南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 河南鄭州 450041)
男子摔跤運動員賽前控制體重營養手段的研究①
韓洪濤
(河南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 河南鄭州 450041)
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摔跤項目規則進行大的調整,制訂了一系列新的規則,從賽制、比賽時間、比賽局數、勝負標準、判罰標準等方面都進行了修改。為了保持優異的成績,因此對運動員賽前進行營養監控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男子摔跤運動控制體重是備戰比賽的需要,這也是賽前一個常見的重要環節,控制體重期間采取適當的營養手段可以為運動員保持體能,和保證良好的訓練效果提供保障。因此研究男子摔跤運動員控制體重時期的營養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摔跤運動員 控制體重 營養手段
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摔跤項目規則進行大的調整,制訂了一系列新的規則,從賽制、比賽時間、比賽局數、勝負標準、判罰標準等方面都進行了修改。2013年摔跤項目經過嚴格篩選,繼續保留為奧運項目,如今我國男子摔跤運動員的整體實力已經有了長足進步,運動隊和教練員根據規則的修改,不斷調整訓練理念,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也隨之變化,為了保持優異的成績,因此對運動員賽前進行營養監控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運動員賽前營養干預的手段多樣,許多運動員賽前控制體重的營養方法都在實踐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國內外一般采用3天的膳食稱重法進行營養干預,該法精確程度較高并且操作相對簡單。賽前運動員控制體重可分為3個階段:控制體重、慢速降體重以及快速減體重。一般而言,運動員有競賽計劃后即可有針對性的控體,并且最好選擇緩慢下降的方式,科學的降體重是摔跤運動員賽前準備的重要環節。通常賽前一天進行稱重,若體重不達標,會取消參賽資格。目前,賽前運動員控制體重的營養干預手段尚不多,由正常膳食到賽前控體重期的營養結構直接能影響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效果,營養干預手段是為運動員在控制體重期間,既能保持良好的競技水平,又可以使運動員按期達到控制體重目的的醫務監控手段。
1.1 摔跤項目運動員的供能特點
摔跤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期間,機體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肌肉強烈收縮,身體能力消耗增加,新陳代謝也增加,隨之體內內環境轉變為酸性,體內乳酸增加,心血管系統也因氧氣和血液的運輸而發生變化,心輸出量增加。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肌肉血管舒張。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需要大力量和神經系統的協調,運動員需要在短時間募集能量,使機體產生大量的氧債,尤其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一天要進行4~5場,單純的無氧能量代謝無法滿足比賽和身體恢復的需要。摔跤屬于無氧供能類項目,但是新規則又使該項目具備間歇和持續等特點,因此運動員的有氧能力是比賽致勝因素之一。
運動員賽前降或控制體重的主要原則是:限制運動員在飲食中攝入的過多的能量,攝入量必須低于人體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為了引起機體能量的負平衡。因此,在賽前對運動員的營養攝入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控制,這對控、降體重是至關重要的。可是目前,處于賽前慢速控體重期的運動員多數依靠自己的經驗,基本采用控制飲食加大運動量。對于自身日常能量代謝沒有科學的測量方法,也沒有一種能夠采用營養干預手段進行監控,因此這種方式雖然可以保證運動員通過減少脂肪控制體重,但是對運動能力和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1.2 摔跤項目運動員控制體重方式
賈臻臻對北京體育大學摔跤運動隊的運動員,控制體重期間的調查研究表明,運動員了解慢速降體重法的優勢,但由于實施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指導,加之運動員普遍缺乏基本的營養膳食知識,因此賽前一個月普遍開始采取強制節食的方法進行降體重,例如,每天只吃水果,甚至不進食,控制飲水量等一系列方法。這種方法可在短時間內使體重迅速下降,但同時必然會對運動員的身體和運動能力產生負面影響。還有部分運動員在慢速降體重期結束后,未能達到比賽目標體重,會采取極端手段快速降體重,因此容易出現機體脫水,甚至導致在比賽中出現頭暈目眩、反應力下降的狀況。因此,運動員需要掌握科學且實踐性強的方法來控、降體重,并維持甚至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總體來說,控、降體重的基本原則包括:降低食攝入能量并提高機體熱量消耗,有效的增加體內脂肪的消耗。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的報道表明,在控制體重的過程中,采用構建熱量負平衡的方法幾乎是僅有的科學方法。按照同等時間間隔對運動員降、控制體重的方法進行劃分,有集中分散法、勻速法、起伏法、間歇法4種方式。勻速法和集中分散法對機體生理功能會產生負面作用。在體重勻速降低時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小,機體的水鹽代謝基本處于正常狀態,不易被破壞。按時間跨度劃分,常見的方法包括慢速和快速這兩種。慢速減重是體重在一段規定的時間內緩緩下降的方法;快速減重是指在一定時間達到迅速降低體重目的方法。一般來說,如果減少的體重超過總體重,即可稱為快速減重。通常運動員采用慢速減重法,主要是依靠能量負平衡的方法,機體主要消耗的脂肪;而快減重法,機體損失的是無機鹽、糖原、結構蛋白等營養物質,因此運動員往往會出現脫水現象,對體能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
文獻表明,大部分采用快速降體重方法的運動員都會出現脫水現象,也因個人體質不同脫水程度有所不同。運動員通常也會采取科學的減重方法,包括食物和水嚴格限制的攝入,也包括用一些極端減肥手段,比如嘔吐催吐。但是這種方法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甚至身體健康。快速減重法主要是減少身體的水分,不會減少脂肪的含量,因此會導致身體細胞內液枯竭,降低肌肉耐力和爆發力。因此運動員應盡量采取慢速控、降體重的方法,這樣不僅對身體的損害小,也可以達到控體重的目的。
1.3 男子摔跤運動員膳食營養原則
男子摔跤運動員賽前一般會采用限制飲食的方式控體。但是控體屬于限制飲食攝入并非節食,而是限制脂肪的攝入,并非限制糖和電解質的攝入,從本質上來講,主要限制熱量攝入,實現機體負平衡,從而使體重降低。賽前控體要給予運動員全面均衡的營養,這樣對保持運動員競技能力并取得優異成績至關重要。科學化控體重方法是根據摔跤項目特點進行營養素補給。賽前慢速控體期間,可以攝入中等能量食物,即碳水化合物為主,主要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膳食。由于運動員訓練能量消耗大,因此不僅需要膳食的攝入,更需要合理搭配的營養素的補充。
(1)男子摔跤運動員由于訓練大量出汗造成水分流失,因此需要額外補充水和電解質,也需要攝入更多的熱量來補充體能消耗。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的最佳選擇,當然運動員也需要其它營養素補充,例如維生素族、蛋白質、礦物質等。因此運動員控體期間應首選以糖類為主要成分的食物,例如面包、谷物、蔬菜和水果等。為保證身體營養平衡與多樣運動員也可以增加奶制品食物攝入量,同時注意兩大供能物質的攝入比例。
(2)食物和液體攝入和吸收因人而異,有時也會受運動強度的影響。在低強度運動時運動員進食胃腸并無適。但如果運動強度增加,同樣的食物就會對胃腸造成壓力。因此訓練強度較高時,運動員每天至少需要兩次正餐與3次加餐,同時充分考慮進餐的時間。
男子摔跤運動員賽前控制體重建議采用慢速控體的方法,建議初期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控制脂肪和蛋白質的供給,保證運動員膳食平衡。
控制體重期間,建議增加維生素的攝入,盡量減少烹調過程中維生素的流失,保證身體營養素平衡。
運動員日常訓練也要關注自身體重,避免賽前使用極端手段快速減重,認真記錄身體狀況,生活飲食規律化。
運動員控體期間心理會因為身體的變化產生變化,因此教練員也要注意運動員的情緒變化,鼓勵運動員堅持,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滿滿的斗志。
[1]徐玄沖,張霞,等.新規則實施后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101-104.
[2]孫紅梅,張茂林,崔樹和.優秀中國式摔跤運動員無氧代謝能力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8(8):34-38.
[3]郭小東.北京摔跤隊賽前控降體重期的訓練安排及訓練監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6):6-11.
[4]郭張箭.北京摔跤隊賽前控降體重期的訓練安排及訓練監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5]尹偉娜.優秀男子摔跤運動員降體重期間膳食結構調查與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6.
[6]賈臻臻.女子摔跤運動員慢速控體重期能量消耗與膳食能量攝入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7]黃璐,邱新宇,楊磊,等.對“一元訓練理論”的幾點質疑[J].體育學刊,2007,14(2):117-120.
[8]黃璐,張玲,吳印波,等.基層潛在運用一元訓練理論的選擇依據[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2):127-132.
G8
:A
:2095-2813(2015)09(c)-00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024
韓洪濤(1971,8—),河南周口人,高級教練員職稱,本科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