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萍(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1199)
翟蕓(云南省紅河州動物衛生監督所 661199)李春(云南省蒙自市新安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1199)
蒙自縣發酵床養豬的推廣應用初探
魏靜萍(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1199)
翟蕓(云南省紅河州動物衛生監督所 661199)李春(云南省蒙自市新安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1199)
蒙自縣畜牧獸醫局在2008年底首次引入生態零排放養殖新模式,并在攀枝花村紹興養殖場開展新模式養殖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通過對蒙自縣紹興養殖場、永林養殖場、芷村鎮生態零排放養豬項目示范點進行調查,將生態零排放養殖模式與規?;B殖、農村傳統散養養殖方式進行對比分析,生態零排放養殖模式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表現出良好的優越性,彌補了傳統養殖方式經濟效益無法提高、環境污染嚴重等的不足。生態零排放相對于規模化養殖技術要求低,農民易于掌握,投資少,飼養規模靈活,易于大面積推廣。
養豬;生態零排放;發酵床;推廣應用;蒙自縣
發酵床養豬,又叫“懶漢”養豬,本地叫生態零排放養豬。該方法是日本、韓國等按照全新的自然農業理念,結合現代微生物發酵處理技術,經過多年實踐提出的一種環保、有效的生態養豬法,它是集營養學、環境衛生學、生物學、土壤肥料學于一體,遵循低成本、高產出、無污染的原則,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環的生態養豬體系,是養豬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生態零排放養豬就是在養豬過程中給豬一個自然生態的原始生存環境,主要包括改善豬舍環境和飼喂兩個方面。在實際應用中,豬舍內利用一些高效微生物(福貝復合菌)與生物墊料建造生物發酵床,豬將排泄物直接排泄在發酵床上,利用生豬的天然拱挖掘習性,加上人工輔助翻耙,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通過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發酵,使豬糞尿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的降解和轉化,形成菌體蛋白,為豬提供美食。
生態養豬對豬舍結構的要求與傳統豬舍基本一致,特殊之處在于增加了豬舍前后空氣對流窗、天窗和墊料池。選擇地勢高燥、平坦,向陽坡建造豬舍,一般要求坐北朝南,確保充分采光。按豬群的性別、年齡、生產用途,分別建造各種專用豬舍。
墊料選擇的原則:原料來源廣泛、供應穩定;墊料中的C/N適宜,且墊料的碳氮比應大于25:1;不得選用已經腐爛霉變的原料;成本或價格低。推廣所用的墊料主要成分是鋸末、甘蔗渣、米糠,按1:1:1比例混合,加入無污染的黃土5kg/m2,將福貝復合菌種按1kg/m2撒在上面,紅糖按0.35kg/m2兌水,混合后調整濕度在60%左右,以手捏成團放開能散開為宜,pH4.2~4.5。根據豬舍面積大小、所需的墊料厚度計算出所需要的鋸末、甘蔗渣、米糠以及福貝復合菌的使用量。將上述材料混合堆積成梯形發酵,冬季發酵需7d,夏季3d。當堆內溫度達到70℃左右,有濃郁的酒香味時即發酵成功,最高溫度可達80℃,當溫度降至40℃就可扒開,然后再均勻攤開在墊料區。再用預留的鋸末覆蓋上面整平,3d后即可進豬,表面溫度可保持在20℃左右。
進舍生豬按正常程序管理,注射好疫苗,徹底清除體內的寄生蟲,避免將其帶入發酵床,使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吞入肚內感染,可用敵百蟲清除豬體表的寄生蟲,用驅蟲靈清除豬體內的寄生蟲。豬只大小均衡、健康,保持適當的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豬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育肥豬一般1.2~1.5m2/頭。
發酵床養護的目的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維持發酵床的微生態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終處于優勢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發生,為豬的生長發育提供健康的生態環境;二是確保發酵床對豬糞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同時為生豬的生長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豬全部出欄后,如果墊料還可以使用,最好將墊料放置干燥2~3d,然后再將墊料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視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發酵菌種和營養成分,調節水分和pH,重新堆積發酵,再次使用。如果墊料有惡臭味、霉變則不能使用。
墊料的理想使用天數=[(25-墊料C/N)×墊料總氮量]/[(糞尿C/N-25)×日產糞尿含氮量]
據了解,“零排放”養殖技術目前在蒙自已經開始推廣,芷村、草壩、雨過鋪等鄉鎮現在都已有養殖戶在改造圈舍,圈舍改造完后將進行“零排放”模式養殖。
“零排放”豬舍結構簡單,散養戶圈舍大多采用半開放結構,用防蟲網遮擋開放部分,即可防止外來蠅蚊入舍,又可使舍內空氣流通;有些養殖戶圈舍墊料區設計成圓型,以便于更加利用墊料空間,使豬只飼養量增加。原圈舍改造容易,不需要在投入上增加大筆費用。試點養殖中發現,較傳統規?;B豬可節水75~90%。豬通過拱食墊料可節省精飼料10~15%;相對傳統養豬法每頭可增加純收入75元以上。養殖場內環境潔凈,舍內外均無糞臭味,無蠅蚊亂飛。
由表1表、表2、表3可知,農村散養戶養殖成本約為798.84±77.55元/頭, 規模養豬場約為761.46±72.13元/頭, 零排放養豬約為720.64±60.32元/頭,經過對比,生態零排放養殖模式在養殖成本上比傳統養殖模式低,其成本波動最小,飼料成本比傳統養殖模式低,原因是豬拱食了墊料中的菌體蛋白,節省了大量精飼料用量。表中表現出零排放具有省水、省電、省藥費、省工、零排放的優勢。
3.2.1.1 節約資源
可以減少土地使用,節約水、能源,節省飼料;還可以利用各地的鋸末、稻殼、秸稈等農林生產下腳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3.2.1.2 動物福利與消費者福利
相對于目前大多數在水泥地上養豬的模式,豬在墊料上生活,更舒適,而且可以翻拱,更符合豬的天性。墊料中的功能有益微生物,抑制了環境中和消化道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了豬的免疫力,減少抗生素使用量,豬肉的品質大大提高,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健康的食物。
3.2.1.3 節省勞力
生態零排放養豬不需要用水沖圈,不用每天清理糞便。大大地減少了勞動強度。生態零排放養豬,對豬糞的處理,用鐵鍬翻埋入發酵床中即可,也不需用水沖圈的勞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工序,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和體力,就可以養更多的豬只。
零排放養豬模式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零排放、環保。固體廢物作為有機肥料得到了綜合利用,徹底解決了傳統養豬產生的污水、臭氣和固體對環境的污染。根治了養豬業排放的廢水、臭氣對水環境、大氣環境和土壤環境等的污染,從源頭實現了污染的零排放,環保效益突出。
3.2.3.1 降低基建成本
省去了傳統養豬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糞污處理系統(如沼氣池等)基建的投資,從根本上降低了基建成本。
3.2.3.2 降低運營成本
①減少工人工資開支
工人不須每天沖洗圈舍,可節省大量勞力,從而減少雇傭工人,使運營成本降低。
②節省水費

表1 農村散養戶養豬成本調查分析(元/頭)

表2 規?;B豬成本調查分析(元/頭)

表3 生態零排放養豬成本調查分析(元/頭)
生態零排放可節約用水75~90%左右。
③降低飼料成本
豬的糞便在發酵床上一般只需兩三天就會被微生物分解,有益微生物將糞尿及墊料降解形成菌體蛋白,豬吃了這些菌體蛋白不但能補充營養,而且大量有益菌進入消化系統,增加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采用這種方法養殖,可以增加粗飼料的比例,減少精料用量,從而降低飼養成本。豬在發酵床上環境舒適,生長速度快,也能節省大量飼料。
④降低藥費成本
豬生活在發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減少醫藥成本。發酵床中的有益菌可快速繁殖建立優勢菌群,能抑制和消滅多種蟲卵與病原菌。同時豬恢復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習性,適量的運動使應激反應減少,采食墊料中發酵出的菌體蛋白又使抗病能力增強,豬不易或很少生病,用藥費每頭減少8~15元,大大減少抗生素、抗菌性藥物的使用。
⑤減少能源消耗費用
生態零排放養豬冬暖夏涼,不用采用地暖、空調等設備,大大節約了能源。冬天發酵產生的熱量可以讓地表溫度達到20℃左右,解決了圈舍保溫問題;夏天,通過圈舍的通風和遮蔭,基本能解決了圈舍炎熱的問題。
3.2.3.3 有機肥收益
墊料和豬的糞尿混合發酵后,直接分解成優質的有機肥,可以直接出售,據調查,市售有機肥可達550元/t。
3.2.3.4 提高了豬肉品質,更有市場競爭優勢
經過了解,山東、河南等地生豬銷售每千克比傳統養殖高出0.5~2元。2009年8月,蒙自縣生豬銷售價格為16.6元/kg,而紹興養殖場零排放養出的豬銷售價為18元/kg,比傳統生豬高出1.4元/kg。
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生態零排放養殖模式的優點為:“四省、三和諧、兩提、一增、零排放”?!八氖 本褪侵甘∷?、省料、省勞力、省地。調查表明零排放養豬可節約用水75~90%,節約勞力30~50%,節省精飼料10~15%?!皟商帷奔刺岣哓i抵抗力、提高豬肉品質。由于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使豬的抗病能力增強,藥物的使用減少,加之豬的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大大減少了藥物殘留,豬肉品質明顯提高?!耙辉觥奔丛黾羽B殖效益。墊料達到使用期限以后,變成優質的生物有機肥,返回農田具有改良土壤、促進農作物生長的作用,使作物增收;也可作為高檔有機肥直接出售,可以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傲闩欧拧奔醇S污零排放。豬場內外無臭味,氨氣含量顯著降低,該模式生產過程不對外排放糞污,將傳統集約化養豬糞便污染處理問題提前在養殖環節進行消納,實現了糞污零排放。
生態零排放養殖模式與規?;B殖相比,具有更好的生命力,尤其在農村,農戶沒有資本進行規?;i生產,而只能采用傳統散養養殖方式。生態零排放養豬的模式便是一種簡便、高效的養豬方式,也是農民養豬增收、提高經濟效益的較好途徑之一,且操作簡單,農民容易掌握,投資小,效益高。零排放養殖模式揭開了養殖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