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偌熙
清朝戲曲家李漁有寫過關于食物的烹飪之道:“烹飪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先期而食者肉生,生則不松;過期而食者肉死,死則無味;魚之至味在鮮。而鮮之至味又只在初熟離釜之片刻。”大約寫這話時,李漁也未曾想到這段話和現在時興的低溫烹飪有異曲同工之妙。
低溫烹飪是先將新鮮食材腌制,然后將食物抽真空放入低溫烹飪機里。低溫烹飪機通過精確控制水的溫度、時間,使得每種食材的美味得到完美發揮。并且低溫烹飪的方式能極大保留食材的水分和營養成分,在少油少鹽保證食材原汁原味的情況下,又能滿足人的美味健康需求。位于金地中心的絢味餐廳是國內首家主打無國界低溫烹飪美食的互聯網餐廳,由牛津大學MBA Ginger和前北京華爾道夫西餐主廚Sean聯合創辦,借以低溫烹飪美食此法,開業短短一個月便已實現盈利,目前已經迅速成為京城熱門餐廳。
小餐館里的大世界
絢味餐廳的宣傳語很有意思,叫“小餐館里的大世界”。對于這句話的解釋,創始人Ginger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食無國界,每種菜系之間都有共融相通之處,比如法國菜與意大利菜,泰國菜與越南菜,四川菜與湖南菜,加之融合貫通就能有驚喜的創意菜式出現。絢味餐廳的菜式創新也基于這種理念,不拘泥于某一種菜系形態而是鼓勵廚房人員發揮創意,讓每一次發布的新菜都充滿期待,充滿驚喜。第二個方面來自于絢味餐廳除了創意菜之外,還集世界各國經典美食為一體。比如現在餐廳菜單上有墨西哥雞胸肉飯、法式紅酒牛肋意面、泰式牛肉沙拉、俄式紅燴牛腩飯、澳洲鐵扒西冷牛排,讓食客擁有更多選擇,味覺得到更多滿足,擁有“一處品世界”之感。第三個方面來自于絢味餐廳的跨界合作。絢味餐廳使用的餐具均是自己獨家特制的鑄鐵鍋,采用天然琺瑯鑄鐵材質,色彩亮麗豐富,適用于各種爐灶及烤箱,不僅食客能在享用時得到視覺與品質的充分滿足,也能在餐廳以高性價比的價格買到心儀的鑄鐵鍋。
絢味餐廳還與互聯網禮品品牌合作,相互導流為餐廳食客及禮品品牌用戶挑選貼心禮品,定制創意美食。同時還在私廚平臺上舉辦線下主廚私廚聚會,拉近食客與餐廳之間的距離。
未來絢味餐廳還將與各大美食達人合作推出創意主題菜品,為健身房定制健康套餐,推出可冷鏈配送的食材料理包等。
日常飲食的“高端餐飲”
一直在高端餐飲工作的Sean是絢味餐廳的另一位創始人,用概括性的話來說是一位擁有高顏值高廚藝的型男。17歲因為喜歡美食獨自背上行囊去法國學習烹飪,學成之后在巴黎的米其林餐廳實習,一直致力于將世界各國的美食融會貫通,把它們的精髓,用最健康、美味、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
Sean在創辦絢味餐廳之前任華爾道夫的西餐廳行政主廚,接受過多家媒體雜志專訪。雖然一直從業于高端餐飲,但是他卻認為高性價比才是當今餐飲之道,所謂的高端美食不應該是某個特殊日子、某個時段享用的奢侈品,而是應該走下云端成為日常的一日三餐。在過去被冠以低溫烹飪、分子料理的菜品往往售價高昂,平常人可能半個月甚至更久才會消費一次,而現在在絢味餐廳只需人均不到60元的價格便能享用。
雖然價格平價但品質卻不平價,餐廳每日清晨采購當日新鮮食材,使用進口肉類,一道菜低溫制作十幾個小時,保證每一道菜品均是按照高檔餐廳標準制作,并且全開放式的廚房也能讓食客目睹菜品制作過程,吃得更加放心。在使用餐廳特制的鑄鐵鍋裝盤,味道外觀都得到兼顧,餐廳的食客也愿意拍照分享至社交平臺,免費為餐廳宣傳。而親民的價格也能增加食客的回頭率,增加食客黏性。
團隊協作,創業精神
絢味餐廳目前團隊有10人,據創始人Ginger介紹,廚房現在共有6人,有5人來自于華爾道夫西餐后廚,1人來自于朋友介紹,前廳包括創始人本人共有4人。幾乎人人身兼數職,比如用餐高峰期不管是創始人,還是財務都需要變身為服務員,用餐高峰期過后每個人再繼續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大家的關系更像一個家庭,一個創業團隊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廚房的工作繁忙,前廳結束工作后往往會自發幫助廚房。至于宣傳和餐廳運營方面,每個人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一旦有好的意見幾乎就會馬上得到采用,因此大家也愿意給予自己的相關資源,把絢味這個品牌當作自己的事業。至于薪資晉升,也是根據能力而定,不設上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