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美麗新世界”——2015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于2015年9月16日17點,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由中國僑商聯合會、中國公共外交協會、香港江蘇社團總會、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南京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美麗新世界”——2015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旨在為中國藝術界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提高中國文化藝術對外的開放度與融入度,全面提升中國藝術在世界藝術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力量。本屆美展下設三大板塊,分別是“向大師致敬Ⅱ——國際藝術大師展”“美麗新世界——國際當代藝術主題展”和“多元色彩潮起當下——全球征集展”,總展出面積達3萬平米,公眾開放時間為9月17日-26日。此外,與美展“同期同館”開啟的還有“藝術南京”藝博會,帶來“生活藝術美學”的全新理念,共同為南京市民打造了一頓震撼的視覺饕餮。
自2014年創辦以來,南京國際美術展憑借其成熟的運作體制、權威的學術水準、公正透明的評選機制,得到了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展出作品水準和展會精彩程度也一直備受公眾和媒體的期待。在此次開幕式中,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呂鳳鼎、中國僑商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安晨、江蘇省政協副主席范燕青、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劉健、副主席鮑永安、副主席王建華、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蘇宇紅、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王建陵、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嚴陸根、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黃炳良、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秘書長霍穎等領導、嘉賓200多位嘉賓及近四百家媒體出席了規模盛大的開幕儀式。
南京國際美術展創始人、組委會執行主席、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董事長嚴陸根首先致辭,感謝各位嘉賓對南京國際美術展的支持。組委會榮譽主席、中國僑聯主席林軍發來賀信,預祝美展成功舉辦。隨后,南京國際美術展組委會副主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呂鳳鼎先生致辭。作為本屆美展的總策展人,朱彤先生向各位嘉賓介紹了美展的學術概念和策展理念。組委會秘書長黃炳良介紹了美展的組織情況。
國際藝術大師展——大眾藝術普及教育的終極體驗
“向大師致敬Ⅱ——國際藝術大師展”作為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定義了南京國際美術展藝術高度。在首屆南京國際美展中,大師作品集體亮相,萬人排隊爭相觀展,成為世界媒體聚焦的“美術事件”。與首屆的“大師展”不同,本屆“國際藝術大師展”更加注重學術性梳理與探索。展覽由南京藝術學院商勇教授、常寧生教授、浙江大學沈語冰教授共同完成策劃和梳理工作。本次參展作品共50件,除了畢加索《戴綠帽子的女人》外,其余49件作品均為首次集中在中國亮相。在國內大型美展中,如此集中的呈現西方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實屬罕見。將這些人類文明共有的藝術遺產,開放性地展示給熱愛藝術的觀眾,不僅給藝術史家、理論家提供了學術研究的窗口,同時也呈現出中國人對于中西方不同藝術譜系持有的認知與態度,更重要的是,期望在“向大師致敬Ⅱ”的目光中,探尋到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的新路徑、新坐標。
國際當代藝術主題展——世界當代藝術脈絡的系統梳理
本屆美展重頭戲的“美麗新世界——國際當代藝術主題展”板塊,不僅梳理了新生代藝術家介入藝術的方法、形式、路徑以及策略,同時也展示了體制內外藝術生長的異同,把中國當代藝術發生的現場納入到國際藝術背景中,從而拓寬自我檢視的視野。這個版塊再次細化為4個單元來呈現:分別由總策展人朱彤和3位聯合策展人俞可、Eleonora Battiston、夏可君策劃。
其中,總策展人朱彤擔綱策劃的“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藝術”探討新藝術的方向。俞可負責“實驗地帶——關于藝術的討論方案”,從當代藝術發展30多年歷程中去尋找可以言說的部分,俞可也從自身的文化思考角度獨立構想了一個帶歷史性意味的主題性的展覽。Eleonora Battiston策劃的“OTHERNESS(他性)——行進中的國際當代藝術”從國際藝術發展的方向,去策劃組織能夠體現自身思考和表達的主題性展覽。夏可君策劃的“中國當代墨線藝術”負責新水墨的試驗性、可能性的構建。
全球征集展——世界新銳藝術家的終極脈動
組委會發掘世界藝術新銳力量的重要單元,“多元色彩、潮起當下——全球征集展”更具“國際范兒”,3個月的征集時間內,共吸引了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的7768位藝術家投稿,參評作品2萬多件。
“本屆美展的評比我們遵循以學術性、專業性為主,兼顧市場的原則,由六位評委集體投票確定。”朱彤表示,“作為唯一一位經歷了全部評審過程的評委,歷時這么長時間,其實大部分作品我已經非常熟悉了。對于終評所遵循的評審標準,就我個人而言會傾向選擇那些更加有創造力,有爆發力,有新意的藝術,無論是采用何種媒介創作。”
一場備受矚目的藝術盛宴
相對于首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最大的變化是在專業性、學術性上下狠功夫,其中最重要的變革是啟用策展人制度,邀請先鋒當代藝術中心館長朱彤作為總策展人,著名策展人俞可、策展人夏可君博士,意大利策展人Eleonora Battiston作為聯合策展人,從展覽的主體框架到主題制定、學術定位進行了詳細規劃。
這些在首屆基礎上做出的大膽嘗試,使得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在經歷了前期深厚積淀之后,得以以全新的面貌和理念勃發,“第二屆”不是對“第一屆”的復制和單純意義上的規模擴張,而是獨一無二的,在前進道路上的又一次實踐。
三大板塊,127位獲獎藝術家
2015年9月15日,“美麗新世界——2015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在南京銀城皇冠假日酒店二樓紫金廳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頒獎儀式。“美麗新世界——國際當代藝術主題展”的32位獲獎藝術家和“多元色彩、潮起當下——全球征集展”的95位獲獎藝術家分享了藝術的榮光。國際當代主題展下設4種獎項,陳光武、繆曉春、顏磊獲得主題展大獎,Candida Hoefer等5位藝術家獲得國際藝術家特別獎;沈勤等7位藝術家獲得優秀作品獎;郝世明等17位藝術家獲得提名獎。全球征集展下設5種獎項,繆怡端和Siim-Tanel Annus獲得金獎,梁桂鋒等18位藝術家獲得銀獎,許經文等37位藝術家獲得銅獎,謝瑤等37位藝術家獲得優秀獎。Alexandra Lind獲得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全球征集展組委會特別獎。在參選數量、評選方式和評選規格上又創出了國內大型美術展的若干個“之最”。
21萬余位藝術愛好者觀展,300余家媒體全程報道
自9月17日美展對公眾開放以來,共計有來自全球的21萬余位觀眾來到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觀展,日均人流量兩萬人。
首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的國際藝術大師展在江蘇省美術展舉辦,60000余人次的單日客流量刷新了江蘇省美術展的最高紀錄。9月26日是本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的最后一天,20000余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們齊聚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在美展的最后一天,抓住最后的機會,感受本年度的藝術盛事。
持續的觀展人潮引發了全球300余家媒體的全程關注報道,除了藝術行業專業媒體雅昌藝術網、卓克藝術網、99藝術網、鳳凰藝術、Hi藝術、藝術財經對美展的全程關注,對11天的展期以及前期的籌備工作進行持續性專題報道。江蘇衛視、公共頻道、國際頻道、教育頻道、南京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以及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等本地及中央電視媒體都給與了不同角度和深度的報道。南京十八頻道在10天的公眾展期內,四次派出記者駐場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對美展進行報道,挖掘和發現市民對于藝術的熱情。300多家媒體從各自的角度,理解和剖析他們所看到的美展和當下文化藝術行業的發展——先看到海量的人群,再看到西方經典藝術之罕見精美,再嗅到藝術行業復興以及文化事業發展的跡象,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為21萬觀眾和全球上百萬的聚焦目光提供了探索和討論的舞臺,同時也在藝術發展的軌跡上畫上了獨一無二的精彩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