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內容摘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本文從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特點入手,探討了創設問題情境,鼓勵猜測想象,理論結合實踐等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 物理 實驗
一、探究式實驗教學特點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學生能夠在實驗中通過相應的探究活動來獲取新的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不只是關注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探求知識的過程,這也充分體現著探究性。實驗探究過程囊括兩個面向和五個變化。這兩個面向則是指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及學生的各個方面。五個變化則指的是將灌輸知識的現象變為自主探究知識,將統一模式轉變為個體模式,把知識的單向傳輸轉化為多向交流,讓技能的傳授改進為方法的傳授,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從學生自主學習提升為會學習,讓學生在感受各式各樣的探究活動情景中去感知、理解物理知識的產生以及發展的整個過程,通過做中學,能夠知道知識的來源,能夠讓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問題,在知識之間建立相應的聯系,從知識的學會到會學知識,再到會運用知識,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促使學生在面對實際的物理問題時,會更加容易地將知識運用,更容易地解決問題。
二、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深入探究實驗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要做到積極創設學生思維情境,發散學生的思維。在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究中要根據實驗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深入去鉆研物理的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物理問題情境,提出疑問并猜想,來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引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
如在教學實驗《透鏡及其應用》時,可以先針對這項實驗提出問題,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回憶照相機、放大鏡的成像原理,同時引導學生找出這些物體的主要部件就是凸透鏡。由此提出問題:通過凸透鏡我們會看到物體有時放大、有時縮小;有時物體被拉近,有時物體被拉遠;有時物體的成像是正立的,有時物體的成像則是倒轉的。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律呢?隨著問題的提出,教師相應地給出實驗所需器材,如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屏、打火機等。此時提出問題:同照相機的使用相比,我們要怎樣放置這些材料,才能讓蠟燭火焰的像顯現在光屏上呢?對于這個問題,學生非常難于想到凸透鏡成像情況和物體到凸透鏡之間的距離關系。因此在實驗中,教師需要先行演示凸透鏡在各種條件下成像的具體情況,同時也要讓學生觀察物體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則物體所成的像也會跟著變這樣的現象。這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像的大小、正像、倒像和物體的位置有怎樣的關系?教師通過實驗操作的引導,能讓學生提出關于透鏡成像方面的更多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觀察相應的物理現象,以便分析問題并得出結論。
2.鼓勵猜測想象,發掘學生潛能
猜測、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再加工,再創造,實現創新的這樣一個過程。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猜測想象的機會,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可以在做實驗前對實驗結果進行猜測,在實驗完成之后再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其進行想象。
如在教學實驗《物態變化》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課外的小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燒杯和試管里面裝上冰,再將試管放到燒杯中,讓學生使用酒精燈為燒杯中的冰加熱。這時教師提出問題:在燒杯中的冰沒有完全熔化之前,試管中的冰會熔化嗎?由此鼓勵學生進行猜測和想象,對實驗的結果進行預測,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
如在教學實驗《水的沸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燒杯和試管內部裝進水,再將試管放入燒杯中。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如果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加熱到足夠長的時間,那么燒杯中的水是否會沸騰?試管中的水呢?在問題拋出之后就讓學生大膽地猜測實驗現象,再通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后,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猜測不夠正確。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使其明白因為自己的猜測想象缺乏科學依據,導致猜測不準確。
3.理論結合實踐,創新學生思維
在實驗教學中,許多的物理實驗不一定非得要嚴格按照物理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法和步驟去進行,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將理論結合實踐,積極提出在實驗中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根據疑問去設計或者改變實驗的步驟或者工具。如在教學實驗《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一般情況下在實驗中都是用到彈簧去測量勾碼的質量,而且勾碼的兩端都有可以同彈簧秤相互連接的吊鉤。但是在實驗中要測量出書本、水杯等這些常見物品的質量,卻是無法通過彈簧秤去準確測量出來的。此時教師要創新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設想出通過其他的測量工具,如天平、公平秤等來測量這些物品。就這樣小小的一點改變,就能讓學生明白將理論結合實踐,不但是在實驗室,而且學生自己在家里,只要有相應的工具,同樣的可以進行物理實驗。
三、總結
初中物理在實驗教學中,要減少驗證性的實驗,增加綜合性以及設計性方面的實驗,還要做到將課程實驗同課外的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實現基礎訓練同創新的整合,讓初中物理實驗課既能夠符合物理教學的要求,又能夠增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昆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