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煌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熱烈祝賀新中國成立66周年
文/楊煌
奮斗與進步相伴前行,光榮與夢想共同綻放。在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新中國66周年華誕。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古老的東方大國鳳凰涅槃,起死復生。讓我們一起祝福祖國,與祖國一起風雨同行。
回望來路,當年我們的國家不僅不能造飛機、汽車,甚至連老百姓日用的煤油、火柴也是“洋油”“洋火”,而今天我們的“神舟”飛船可上“九天攬月”,我們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可下“五洋捉鱉”,我們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貿易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年我們的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今天我們的人民成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美好,古老的小康的夢想即將在我們手里實現。當年我們的祖國備受列強的凌辱,任人宰割,今天我們的綜合國力日益強大,驕傲地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今天,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大國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我們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歷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風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回首66年光輝歷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共產黨把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引向了“人間正道”,社會主義挽救了中國。一個古老的國家,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雖有過不多的幾次“盛世輝煌”,但治亂交替、分合輪回、王朝更替,歷史始終在原地“轉圈”;在近代以后,更是積貧積弱,飽受欺凌,成為西方眼里一推就倒的“泥足巨人”。然而,在短短66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里,古老的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歷史反差何其之大,奧秘何在?答案就是我們選擇了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使古老國度實現了“千年未有之變局”。當然,我們在探索社會主義的歷程中,既有過激情燃燒的奮斗、波瀾壯闊的行進,也有過挫折和彎路,終于找到了社會主義與中國國情的最佳結合,實現了社會主義的新飛躍,開辟了社會主義的新境界,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實踐的展開、運用和發展。66年的成功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古老中華文明發展的新輝煌。
站在今天歷史的節點上,回望過去,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鑄就我們人民共和國的輝煌。展望未來,中國人民也一定能夠戰勝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艱難險阻,鑄就我們人民共和國更大的輝煌。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正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正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斗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就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相統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決定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的根本,也是當代中國社會快速發展的根本經驗。我們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造福人民為根本目的,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等于“只搞經濟建設”。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總布局。當前,我們要克服兩種傾向,一種是唯GDP,一些人眼睛仍然只盯著GDP,熱衷于搞顯示政績的“大項目”“大工程”,而不顧資源、環境的約束;一種是干脆不要GDP,這就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們要正確看待GDP,我們要GDP,但又不能唯GDP,我們需要的發展是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是低碳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環境復雜的情況下,要想方設法使發展速度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保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統一。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就會影響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我們必須用辯證的思想來把握發展問題,堅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這樣,我們前進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就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相統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翼”。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兩者缺一不可。有人總是故意不提四項基本原則,甚至把四項基本原則與改革開放對立起來,把改革的矛頭對準四項基本原則,妄圖通過改革改掉四項基本原則,拋棄黨的領導,拋棄人民民主專政,拋棄社會主義,妄圖借所謂的“普世價值”否定馬克思主義,或者試圖用中國的儒家學說排斥和代替馬克思主義。有的人借口“發現歷史真相”、重評“歷史人物”,抹黑黨領導人民的革命史,貶低我們黨的領導人,試圖用歷史虛無主義搞亂人們的思想,動搖共產黨政權的根基。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統一起來。四項基本原則是改革開放的政治保證,決定著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體現了四項基本原則的根本要求,改革開放搞好了,才能更好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當前,我們既要警惕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潮,又要清醒地認識到,要破解中國發展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除了深化改革,別無他途。面對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改革要啃硬骨頭的現實,要做改革的促進派和改革的實干家,敢于下深水、涉險灘,勇于破藩籬、掃障礙,把改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就必須堅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與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按照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黨執政就應擔負起兩大任務:一個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做大蛋糕,讓國家盡快地富強起來,這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另一任務就是要解決好分配問題,分好蛋糕,防止和避免兩極分化,讓人民富裕起來,最終達到人民共同富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另一方面,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分配問題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如果我們解決不好分配問題,解決不好共同富裕問題,那么,我們就迷失了發展的目的,改革開放事業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共產黨的威信也會因此而下降。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產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保持堅定不移反腐敗的政治定力,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始終保持黨的肌體的健康和活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使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引導中國13億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