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將焦點聚焦在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凡是在生態環境領域負有職責、行使權力的黨政領導干部,出現規定追責情形的,都必須嚴格追究責任。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過去一些地方政府為政績,拉動GDP,招商引資來者不拒;部分領導干部特別是“做決策”的領導干部默許縱容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甚至為污染企業開綠燈。
生態環境惡化,會導致嚴重的經濟、社會危害甚至政治影響,然而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毫無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和擔當。因此,為避免生態環境損害行為發生,就必須重視預防、“關口”前移,注重從源頭上加強治理。只有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才能督促其在生態環境領域正確履職用權。以制度為軌道,讓權力在規范的軌道上運行,才能實現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規要追究的目標。(摘編自9月18日當代先鋒網,作者:胡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