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四川德陽 618500)
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與藝術性①
方芳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四川德陽 618500)
摘 要:武術套路運動的本質是美學特征和藝術性的完美體現。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從武術套路的藝術性角度,深究武術運動發展過程對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和藝術性特征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在研究中作者發現,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基本上屬于多樣性的藝術性,在美學特征上武術套路運動講究的是貼近生活,來源于生活。
關鍵詞:武術套路 武術運動 美學特征 藝術性
武術運動發展至今,經歷了許多年的變遷和發展,從單一的強身健體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武術套路型運動,在武術套路運動中開始講究美學特征和藝術性,讓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在強身健體中發揮出武術元素里面的各種功能價值,從而適應21世紀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個市場的強大需求。筆者就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和藝術性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在古代社會中,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打獵和征討生活,在這些活動中慢慢開始掌握了一些自我保護和輸贏的一些技巧。這些技巧伴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在各種各樣的文化感染下,開始產生了異議,部隊中開始將這種技巧進行總結和完善為戰場上的對戰,廣大群眾將這種對戰方式進行了小范圍的學習,市場上逐漸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對戰方式即武術運動開始流行。明朝時期中有一位非常厲害的戰將,他將這些民間流傳的對戰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的匯總和總結,根據戰場上每個士兵的實際情況和對誰情況,制定出了一套適合士兵的對戰方式即武術拳擊運動,在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出拳套路和方式,這些拳擊運動講究的是快、穩、準。這種拳擊方式在當時戰場上使用效果很好,使每個士兵在打仗的同時也學會了應對各種攻擊和保護自己的各種拳擊方法。最后經過各種學者的切磋和完善,這些拳擊運動經過一系列的組合,開始形成了有步驟式的武術拳擊方式。古代武術運動通過了各種各樣的歷史演變,將剛開始武術的防護功能逐漸發展到了保家衛國的拳擊運動方式。這種拳擊運動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了武術套路運動。這種武術套路運動為以后學者研究中國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和藝術性提供了很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古代社會中的武術套路是都是由許許多多個簡單動作組成的。這些簡單動作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跳躍型、保持高度平衡型、各種滾翻類型及由各種手勢、手法、步型、步法等元素組成的各種類型拳擊運動的基本簡單動作等。這些簡單式的動作進行組合動作就開始形成了武術套路運動,武術套路運動也開始逐漸形成。武術套路訓練強調以拳擊運動為基礎,要求練習者以練好拳擊為出發點,再在學習對武術套路運動中各種器械之間的練習。練習者在武術套路運動技術訓練中,必須著重重視武術架勢、力氣、節奏、內在精神、自身形象等方面的要求,在練習中時時刻刻要突出武術套路運動中講究的技擊特點的運用,從而體現武術討論運動德體用兼備的獨特風格。
古代社會中,廣大群眾將武術運動逐漸開始運用到舞蹈中,即在練舞的同時也穿插了武術運動,從而為舞蹈環節中增加另一種剛柔的美,在練舞的同時也學會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一些研究武術的學者在經過舞蹈中穿插武術這種方式中開始研究武術運動中的美學特征。武術套路運動是中國傳統文化到現代文化兩者之間的一種動態形式的表現。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每個國民受到這個歷史大國各種時期的不同文化特點的熏陶和感化,在人生價值觀、思想觀、民族風情、生活方式、審美觀中起到很大的決定性作用。古代廣大群眾的學習拳擊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外來侵害,其次是在舞蹈中學習簡單的武術,面對這些不難發現,古代拳擊武術受到一定的限制,深究原因是受到當時文化的影響。伴隨著經濟、生產力和科技的逐漸發展,廣大群眾受到越來越多的文化熏陶,開始將武術運動發展為各種的實用型、套路多樣性和各種藝術性。因此,研究中國武術套路運動特點,要根據武術套路運動所處的地域環境和歷史人文背景,這樣才能有依據性、針對性的研究出一條適合學習的武術套路運動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女衛悅己者容,一些學者普遍認為武術運動的一些柔軟性動作相當于這些女性,柔軟中的美。什么是武術套路運動中的美學特征,如何將武術套路運動中的美學特征發揮到日常應用中,筆者從武術套路中對美學特征的創造進行了研究,從而研究美學特征在武術套路中的應用。
武術套路運動從古代到現在的一步步發展,離不開實際生活中對武術運動的應用,拳擊運動套路是廣大群眾經過反復的推敲對一些防護小技巧進行了提煉和完善,從而體現出了另一種生活式的武術戰斗,群眾在不斷的練習中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完善動作,讓練習者展現出一副出神入化的防護畫面,讓廣大群眾在觀看的同時,感受到武術套路運動帶來的另一種美。練習者在不斷的練習中,對拳擊的套路產生整體的協調然后進行出拳之類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動作帶動了練習者自身在武術拳擊套路運動中的一種技術的增加,同時也讓武術套路運動發揮出另一種美。武術套路運動在練習時,帶給觀賞者的是一種武術動作美,而帶給練習者的卻是一種有心而發,自然而然隨性的美,產生這兩種不同美的原因在于觀賞者和練習者之間存在的審美觀、藝術角度不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不同的人群在武術套路運動中感受到來自于不同的美學特征。武術套路運動經過一系列的改變和完善,主要是由于廣大群眾對武術運動的保護需求不同,從而促進越來越多的人對武術套路運動進行不間斷的改善,因此,可以說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在許多方面來源于實際生活,緊貼實際生活。武術套路運動在使用時創造者經過構造背景和音樂,讓觀賞者看到背景和音樂后觸景生情,使得觀賞者隨著無語套路運動中動作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獲得愉悅、滿足、表揚、給武術套路運動表演產生一種新的美學感受。
因此可見,武術套路運動中練習者將武術與自身相互結合,武術套路運動中的形式美和練習者矯健的形體帶給觀賞者在欣賞武術形式美得同時也對練習者形體美帶來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讓越來越多的觀賞者在武術套路運動練習中欣賞到美輪美奐的中國武術套路運動文化美,武術套路運動練習者在練習的時候,每個運動動作之間展現的動態美,剛柔并進,需與實等各種各樣矛盾結合體的運動套路之間的規則性變化,每個武術套路運動之間的動作和武術套路運動的結構在保持一定的運動方向,通過練習者自身的協調性將武術套路運動的各種姿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充分發揮自武術練習者身體的靈活性、穩固性、柔韌性、協調性等特點。武術套路運動練習者通過發揮自身這些特點將武術套路運動中的每一個動作進行柔和,豐富武術套路運動內容,讓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耐人尋味,讓中國武術套路運動文化越來越完善,并傳承到永久,武術套路運動中的每一個動作要點經過練習者進行各種完善和豐富多彩的內容進行相互結合,讓觀賞者在欣賞武術套路運動美的同時,也在武術套路運動表演力追求一種意境美和各種動作之間的協調美,這種美讓觀賞者不僅欣賞到美得表象,更欣賞到美帶給自身的一種享受,因此,加強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讓觀賞者不僅從美學的角度上觀賞了武術套路運動,同時也對中國武術套路運動練習者的這種武術套路方式的一種肯定,使得每一個觀賞者達到一種身心完美的一種心理震撼。
武術套路運動中的美學特征主要分為人工美、社會美、形態美。人工美相當于人工百分之百的進行塑造,就如一顆石頭經過各種手法的雕刻,使得自身發生著許多的變化帶給觀賞者各種形式的聯想。人工美難能可貴,它是一種天真,一種樂趣。社會美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的內心世界、素質、道德觀以及各種的社會上的形態的一種美學體現。形態美講究的在創造中進行一種技術和方法,也是藝術性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因素。武術套路運動中的藝術特征有著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武術套路運動外在形式的美;武術套路運動里面的形態美。
武術套路運動外在形式的美是指在武術套路運動中通過對武術套路動作進行有秩序的排列或者是前呼后應來體現武術運動的藝術性特征,經常帶給觀賞者一種整齊、主次分明、勻速前進和后退、對比鮮明、人員協調性一致等場面。讓觀賞者武術套路運動中通過各個動作之間的不斷變化形式,增強對武術套路運動中藝術特征的感染力。武術套路運動里面的形態美,深究形態美不難發現武術套路運動中的依韻美,這種美是中國藝術文化從古到今一直主導的特點。要求在內部中進行靜止狀態下的意境美的發現。武術套路運動練習者在練習的同時,也用武術套路運動中的一招一式來體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用自身的肢體工作勾畫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各種場景,這些場景帶給觀賞者各種想象,這些想象看似虛無,但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與觀賞者的實際生活中。
意境美是許多人對審美標準的最深層次的追求,將要體現的生活美景和自己內心思想情感進行相互融合,從而形成的一種藝術氛圍。該氛圍具有完整性,經常使然產生各種聯想,武術套路運動在全拳擊的藝術表現上,帶給觀賞者一種慷慨激昂、以柔克剛的畫面美,使得觀眾在這種畫面美中進行各種聯想,意境幽怨而深長。
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與藝術性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讓練習者在練習的同時對武術套路運動文化從古到今的深淵歷史發展進行深刻的了解,從而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中國武術套路運動,同時也喜歡上武術套路運動中美學和藝術特征帶來的文化意義,在武術套路運動中將武術套路中每個元素的功能價值發揮到極致,提高武術套路運動的水平,在一些武術套路動作上創出自己的風格,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從而在市場的強大需求獲得越來越多人的欣賞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楊祥全.中國武術:一個觀念的歷史形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143-147.
[2]向斌.我國武術運動的發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6):57.
[3]侯建斌.武術運動的競技特征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138,140.
[4]賴浩宇.淺談大眾傳媒對武術運動發展的影響[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4(2).
[5]關博,楊兆山.武術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體育與科學,2014(3):8 3-8 7.
中圖分類號:G852;G8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5(c)-0173-02
作者簡介:①方芳(1984,7—),女,重慶人,研究方向:武術。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Quality of Wushu Routine
Fang Fang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yang Sichuan,618500,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Wushu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Through consulting literature and exploration,a series of studies,from the angle of art of Wushu,Wushu in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ushu aesthetic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in-depth study,the author found in the study,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routine basically belongs to the art of diversity.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routine movement is very close to life,from life.
Key Words:Wushu Routine;Wushu movement;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