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本刊記者 岳 振
編者按: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是事關貴州在新常態趨勢下持續增長與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本次會議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作出了明確判斷,從戰略高度為今后一段時期貴州經濟建設作出了清晰而有效的路徑指引。本刊依據本次會議精神,整理出新常態、新機遇、新發展、新引擎、新產業五個關鍵詞及其內涵,并做簡要分析,供讀者參考。
一:新常態
內涵:一是堅持既要“趕”又要“轉”,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一種新常態;二是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有機統一是一種新常態;三是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堅持開放帶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發展是一種新常態;四是堅持領導干部以上率下、勇于擔當,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是一種新常態。
簡析:認識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既要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新常態在內涵上保持一致,又必須明確一個重要判斷:“貴州已經進入后發趕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明確了這個“重要階段”,對貴州新常態的認識與判斷才更具針對性與指導性,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性變化的認識才會更深刻。
內涵:貴州面臨的新機遇可以列出很長的清單,總體而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帶來的新機遇。宏觀調控更加靈活,定向調控、區間調控,局部調整、預調微調,財政與貨幣政策以及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等,都可以在貴州實現“效用最大化”,必須積極爭取、主動作為。其次是國家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為貴州帶來新機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為貴州構建開放新格局奠定了戰略基礎,近海、近邊、近江的潛在地理優勢進一步凸顯。再次是貴州基礎設施建設的突破性進展帶來了發展新機遇。特別是交通條件的極大改善,不但降低了經濟運行的物流成本,還為貴州帶來了先進觀念與生產方式。水、電甚至園區硬件基礎的發展與提升,為貴州的經濟社會進步注入強大活力。最后是生態環境的后發優勢蘊藏著發展新機遇。貴州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在綠色食品、健康養老、教育醫療、旅游等現在服務業方面前途光明,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本身就是新的增長點。
簡析: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在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增長、機構調整任務艱巨,企業經營困難、財政增收放緩、社會穩定任務繁重。新常態下的貴州新機遇“蘊藏在挑戰和形勢變化之中”,新常態蘊含著新機遇,新常態就是新機遇。“對貴州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難和險在增多,但時和勢總體于我有利。”
內涵:實現貴州的新發展,2015年要從六個方面著力。第一,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全面貫徹中央宏觀調控和穩增長政策措施,增強消費和出口的拉動作用,擴大投資規模,確保經濟不失速,把當前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保持下去。第二,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做好“加減乘除”法,加法就是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減法就是壓縮落后產能、化解產能過剩,乘法就是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市場、商業模式創新,除法就是擴大分子、縮小分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第三是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一場治理石漠化的攻堅戰,切實保護耕地、做好扶貧生態移民工作,杜絕生態欠新賬、努力還舊賬。第四,著力推進改革開放。貴州沒有自由貿易區的“帽子”,但是可走自由貿易區的“路子”,更好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第五,著力防范經濟社會各類風險。高度重視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建立償債機制,防止企業債務引發金融風險,防控房地產風險,嚴防因經濟問題引發社會矛盾,從嚴治黨、嚴懲腐敗,優化從政環境和整治生態。第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
簡析:穩中求進是2015年需要堅持的工作總基調,“穩”的重點是在經濟運行上,確保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風險;“進”的重點是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開放,確保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在有質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努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新發展。
內涵:在創新驅動方面,貴州將實施“五大行動”。一是科技管理改革行動,建立健全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推行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股權和分紅激勵等政策。二是科技開放合作行動。完善科技開放合作機制,依托貴州科學城、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大射電望遠鏡建設,加強科技招商和科技引智,推動政產學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換率。三是科技企業培育行動。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型種子企業,現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新突破。四是科技金融融合行動。綜合運用風險補償、貸款貼息、專利質押貸款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帶動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創新。五是科技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服務業發展,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促進公共科技服務發展,培養、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從分發揮人才在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簡析: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極上,把創新成果轉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從制度創新來講,關鍵是要消除束縛市場主體手腳的各種體制機制性障礙,最大限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從科技創新來講,要以實施“五個科技行動”為抓手,堅持市場導向,整合科技資源,建設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培育價值鏈。
內涵:一是大力發展以大數據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數據中心建設并投入運營,謀劃建設全國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加快建設貴陽公域免費WIFI城市等項目以豐富“云上貴州”引用內容。研究編制“工業4.0”戰略計劃,著手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二是大力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盡快出臺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培育一批新醫藥龍頭企業、知名品牌。三是大力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以畝產論英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加工為突破口。四是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圍繞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市場營銷和旅游綜合服務,著力開發自然、生態、人文相融合的復合型旅游產品,把文化內涵做出來,把多彩貴州的精彩故事講出來。加快構建“快進漫游”服務體系,推動旅游發展由觀光式向體驗式轉變。五是大力發展新型建筑建材業。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合作等形式,壯大一批建筑龍頭企業,引導組建中小型建筑企業,建設一批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簡析:重點發展五大新興產業,是貴州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戰略選擇,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新興產業高端化,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在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責任編輯/姚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