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雷(百色市百色中學 廣西百色 533000)
體育教學目標的呈現探析
黃雷
(百色市百色中學 廣西百色 533000)
摘 要:教學目標基礎知識的呈現是否完美,是體育教學目標所發揮作用大小的關鍵。為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該文主要分析了體育教學目標的特點、制定依據等,并通過理論知識的一步步探討促進教學目標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關鍵詞:體育 教學目標 探析 依據
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重在提升學生素質。如今,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制定教學目標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學生身為教學的主體,不僅是體育鍛煉最直接的參與者,也是最終受益者,因此,體育教學目標如何設定成為教師最為關心和苦惱的問題。該文就體育教學目標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探討,旨在確立、目標教學方法,以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
1.1體育教學目標的概念
體育教學目標的概念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講述。首先,從內涵上說,體育教學目標指教學活動開展之后,學生身心所發生的變化。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為體育教學目標下了這樣的定義:“學生的自身的一系列變化便是教育目標或體育教學目的”。其次,從外延上說,體育教學目標是由遠程目標、中程目標、短程目標等一系列的目標群組成的。其中“遠程目標”“中程目標”“短程目標”分別指國家規定的教育目的、學校設定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的具體化。
1.2體育教學目的與體育教學目標的關系
體育教學目的和體育教學目標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關系,前者相對穩定,后者相對靈活。體育教學目的是為實現教學目的而提出的,是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具有指導意義的一種總體性的要求。而體育教學目標只對某一特定的教學活動具有指導性作用。除此之外,體育教學目的帶有某種意義的強制性色彩,而體育教學目標卻相對自由。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體育教學目的是學校教學的規范,在一定時期之內不容許隨意更改;而體育教學目標是一種教學策略,是可以調整的。
2.1預期性
預期性是說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就能夠預測到學生所發生的變化,而預期所達到的目標是不是科學、明確,將直接關系到體育活動開展的最終效果。
2.2結構化
體育教學目標是一個縱橫交織的有機體,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從縱向來看,體育教學目標又是由層級分明、連續遞進的教學目標組合而成,即下位目標是上位目標的具體化,上位目標是下位目標實現的基礎;從橫向來看,不同的教學領域對于教學目標制定的要求各異,所以目標設定內容不同,但各個目標之間又相互銜接,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2.3具體化
制定體育教學目標的目的是幫助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體育教學目標最終要落到師生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去,這就是為什么要求教學目標要具體化的原因。所謂目標具體化,就是目標要對學生的具體任務進行詳細說明,其具體內容包括: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在何時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的完成。
2.4靈活性
之所以說體育教學目標具體靈活性,是因為它的制定需要以教學內容、學生具體特點、課時分配等條件為基,盡可能做到因課、因班制宜。總之,靈活性的教學目標是滿足學生身心需求,實現學生身心發展的重中之重。
3.1根據學校體育目標與體育課程標準制定
學校體育目標的制定需要與我國的教育與體育方針相符,滿足國家、社會對于學校的要求。國家教育部門所頒布的學校體育課程標準主要以學校體育教學的整體目標為基,進而對各個年級制定其相對應的教學目標。
3.2根據體育教學的本質特征與功能制定
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需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身心全面發展、增強體魄、發展體能的本質功能。與此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在體育教學本質功能的作用下,體育教學目標所反映的體育教學的多種功能的可能性依據。
3.3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制定
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所以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征,并將其呈現在教學方案中。
3.4根據現實條件制定
教學條件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體育教學目標的完美呈現。當前,因為各個學校的地域差異所導致的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所以教育工作單位或個人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需與實際相結合,充分考慮學校的現實條件,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
4.1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如何制定體育教學目標的問題,要保證所制定的體育教學目標反映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如此才能讓體育教學目標發揮出激勵和導向的積極作用。
4.2要具有整體性,考慮教學目標之間的銜接問題
體育教學目標是一個從整體出發的排列有序、結構嚴謹的系統,在制定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目標與目標之間縱橫交錯的聯系,弄清楚各個層次、各個目標之間的聯系,因為只有體育教學目標形成了一個結構分明的有機整體,才可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4.3必須明確化、具體化
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對教學效果有所預期,且此預期要明確和具體化。體育教學目標明確化、具體化,不但有助于加強體育教學工作計劃,還有助于體育教育目標的施行。
4.4具有一定的彈性
由于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在保持教學目標穩定性的同時,確保其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要靈活,做好隨時調整與修正教學目標的準備。
5.1體育教學目標的確定
體育教學目標需以課程目標為基,在教學大綱、教材內容等明確之后才可確定。對此,我國截止到目前對此尚沒有明確、統一的認識。隨著體育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各學校的改革呼聲越來越高。于是,在學校體育課改革中出現了“三自由”模式(即自由選擇上課時間、自由選擇體育項目、自由選擇任課教師)以及俱樂部形式的體育課,不得不說,這樣的教學模式與終身體育的教學思想更加吻合。然而,每一個教學模式的呈現都會存在一定的弊端,此種教學模式也不例外。
因此,問題隨之產生了,即:該如何確定體育教學目標呢?
根據系統論中所闡述的相關的觀點,一些人認為體育教學目標的實質就是體育教學目的,換句話說,就是體育教學目標會隨著學校體育教學目的的確立而逐漸產生。但,這個目標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呈現出來的呢?想要論述這個觀點,還需要從學校教育的特征入手進行深入性地研究。從目前的定義看,學校教育是以職業為基礎、能力為本位的教育。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保持自身的特性,還要滿足教育對教學目標提出的新要求,這個要求包括擴大身心鍛煉,縮小純技術、技能等方面的內容。
5.2體育教學目標的實施方法
探討與研究教學目標,就是在探討和研究教學系統。毫無疑問,早操、課外活動、體育競賽等是學校教育系統的中心,但體育教學卻是核心內容,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等則是作為具體步驟在教材上呈現出來的。
其中,教學大綱是包括教學目標在內的,對教學過程具有指導性意義的重要文件。如果大綱在制定的過程之中對學校教學指導思想的體現不是很明確,那么其內容和形式就會顯得呆板,并對教師的教學思路產生限制,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首先將教育、娛樂等功能相互融合,并且通過多種形式完成目標,最終讓教學目標與學生接受能力相互融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鍛煉環境等確定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漸學會一些簡單鍛煉的技能與方法。最后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原則和方法,讓其在走出校門后還可發揮其作用。
體育教學目標是學校體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目標的理論基礎,是教育單位制定和實施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制定明確、具體的體育教學目標,是實施目標的教學的前提,其對于教學中師生的“教”與“學”具有指導性意義。因此,體育教師不但自己掌握使用“教學目標”,還要在教學之初就向學生闡述清楚教學目標的相關知識,讓便學生深入了解和明確“學習目標”,也只有如此,才能讓“教”與“學”真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參考文獻
[1]陳松松.基于課程范疇理論的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梁占歌,張振華,黃武勝.體育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2):109-112.
[3]陸晶晶,張鵬飛.對體育教學目標的再認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3(16):85-86.
[4]郝牡清,毛麗兒.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體育教學目標的發展趨勢[J].運動,2011(5):100-101.
[5]丁建仁,丁劍翹.淺談新教育目標分類體系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J].知識經濟,2009(14):142.
[6]李華.淺析我國體育教學目標中存在的問題[J].成功:教育,2010(3):145.
[7]邵偉德,李啟迪,胡建華.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學目標再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98-100.
[8]尹秀峰.體育教學目標的習得性能本質類型和結構體系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
[9]賈然.新世紀體育教學目標研究特征分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168-169.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5(c)-0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