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文/杜飛進
隨著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不僅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戰略判斷,而且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實然狀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新常態新階段,發展仍是第一要務,品牌經濟更是引領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因而必須不斷做大做強品牌經濟,不斷提升中國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充分發揮品牌經濟對整個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實際增量依然壯觀,而且經濟增長的趨勢更為平穩,經濟增長的動力更為多元。這就意味著,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已與全球范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過程,形成歷史性的交匯,正在成為重塑國際產業分工格局的重要組成。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的歷史機遇,按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加快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大力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支撐。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轉型與變革、創新與優化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調和底色,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使質量更高、結構更優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同時也給正在發展壯大的中國自主品牌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所謂品牌經濟,是一種以品牌為核心整合經濟要素、帶動經濟發展的高級經濟形態,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的重要體現。
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要靠中國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自主品牌;中國自主品牌的做大做強,要靠質量提升、結構優化、體系完善的共同支撐。環顧當下,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共識已經形成,做大做強中國自主品牌的旋律已經越來越響亮,然而,更多的中國企業對發展自主品牌的意識并沒有真正得到強化,更多的中國自主品牌并沒有得到全社會應有的呵護,大行其道的無品牌、小品牌、低水平模仿現象,與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大趨勢形成強烈的反差。實現品牌強國的夢想,不僅要有越來越多國際性大品牌的崛起,而且要有成千上萬自主品牌的共同成長,更要有全民族自主品牌意識的覺醒和中國自主品牌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