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在2000年1月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中,首次明確指定中學生課外文學閱讀必讀的30種文學名著,并明確提出中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但是,在實踐中,規定的名著閱讀目標往往難以實現。除了當今中學生閱讀意識普遍不強的原因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由于性別引起的名著閱讀差異。
一、中學語文名著閱讀的現狀
新大綱在向中學生推薦書目時,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但未考慮到性別差異有可能對名著閱讀的完成情況造成影響。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基礎教育教材語言資源的建設與應用”課題組曾組織了一次全國范圍內的四大名著閱讀調查,這次調查發現,性別因素對于學生課外閱讀有巨大的影響。其中,《西游記》因其生動活潑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情節、瑰麗豐富的想象,受到男女學生共同的歡迎和喜愛,男女閱讀比例基本持平,其他三部名著閱讀則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更喜歡閱讀《紅樓夢》,男生則更樂于接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男女生的閱讀比例是:《西游記》,男88.5%,女88.2%;《紅樓夢》,男29.5%,女50.3%;《水滸傳》,男72.4%,女52.6%;《三國演義》,男76.9%,女55.4%。這個調查數據顯示,同一年齡段性別不同,對不同的名著表現出的熱情,是有顯著差異的。
男生和女生的閱讀差異,在小學低年級并無太大不同。到小學三年級時,在學生10歲左右,隨著生理和心理發展程度的不同,男女生的閱讀差異開始顯現。進人青春期,男女生的閱讀差異已經相當顯著。女生們情感普遍豐富細膩,在形象思維方面表現突出,能夠敏銳捕捉感性信息,對于能夠引起共鳴,調動情感的文章更感興趣。閱讀時,主觀意識濃郁,關注點著重在作者情感的細膩表達及細節的生動刻畫上。而男生們邏輯思維普遍縝密,在抽象思維方面表現突出,他們對于軍事、歷史等能夠理性反映社會生活的題材感興趣,閱讀文學作品時,客觀意識凸顯,關注點著重在作品的邏輯性和思辨性上。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把教育部教學大綱中指定中學生必讀的30種文學名著分為三種類型:符合女生閱讀興趣的名著,符合男生閱讀興趣的,男女生都喜歡的。但是,學生因性別不同而表現出來的閱讀差異,并未能引起語文教師的足夠重視。多數一線語文教師對于大綱所規定的必讀文學名著,只是機械地根據教科書的進度,安排學生在規定的時段內完成,未能客觀地根據男女學生各自的特點,對不同類型的名著,有意識、有區別地進行閱讀鑒賞訓練,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名著閱讀現狀自然不盡人意。
二、中學語文名著閱讀的對策
為了改善中學語文名著閱讀的現狀,解決對策可以從因材因性施教、創建男女生合作學習模式、搭建平臺激發興趣、拓展延伸保持延續性、家校配合鞏固成果五個方面采取措施。
1.因材因性施教
教師對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指導,首先應該把大綱所規定的必讀名著進行歸類。充分考慮到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對男女生提供不同的閱讀指導,男生側重在情感賞析上作引領示范,女生側重在形象思維及整體邏輯上作引領示范,由此布置不同的閱讀作業。并堅決杜絕“放養式”管理,采取各種措施保證落實到位。在學生閱讀方法還未熟悉,對不喜歡的名著還未產生興趣之前,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此時,教師的落實檢查很有必要。應制定出一系列檢查措施,督促學生堅持閱讀。如建立學生自覺報告讀書進度和教師定期抽查制度;定期檢查閱讀作業,及時鼓勵和批評;以教師示范閱讀和男生、女生優秀閱讀體驗示范的方式進行引領閱讀。通過以上方法及時收集反饋學生的閱讀狀況,確保因材因性閱讀指導落到實處。
2.創建男女生合作學習模式
男女生建立合作型閱讀小組,優勢互補。俗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老師可根據男女生的閱讀優勢和喜好進行分組,因性而導,分組閱讀,同時給予閱讀上的指導。在進行小組指導時,軍事和歷史題材等邏輯性較強、理性思維較濃厚的名著由男生來主導閱讀,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等,通過男生的閱讀興趣來感染女生,激發女生主動閱讀的需求;情節細膩和情感動人的名著則由女生來引領閱讀,如《簡愛》、《愛的教育》等,讓女生的閱讀熱情改變男生對這類名著的抵觸。要安排固定的時間,使男女生有機會進行交流,男生和女生的閱讀能力就可以在優勢互補中共同成長。
3.搭建平臺.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青春期的孩子充滿活力,一旦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就會自覺摒棄各種畏難情緒。教師應該想方設法調動男女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依照教師所指導的方法,在名著閱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每周心得評比,教師適時贊譽;定期舉行男生講壇、女生講壇,采用學生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講師;男女生合作閱讀小組階段性匯報總結,由教師和學生充當評委,選出男生閱讀進步獎、女生閱讀進步獎;通過班級黑板報、學校宣傳欄、校級報刊,來發表學生在名著閱讀中的體會心得、故事新編等。從這些不同渠道收獲的肯定和成功體驗,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不同類型名著的熱情。
4.拓展延伸,保持延續性
在大綱規定的必讀名著之外,還可以適當增選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經典著作。可以向男生們推薦偏向于情感細膩的文學名著,向女生們推薦邏輯性強的文學名著;可以讓男女生互相推薦心目中最喜歡的文學名著;可以學生自選課外閱讀書目。通過采用以上方法,拓展延伸男女生名著閱讀的范圍和視野,鞏固和發展男女生克服閱讀的性別差異后在名著閱讀中收獲的方法和體驗,最終達到男女生對不同類型的文學名著都能保持熱情的目的。
5.家校配合,鞏固成果
教學大綱雖然明確規定了中學生必讀的文學名著篇目,也在各級考試中有所體現,但由于考試分值不大,在學業繁重、升學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很多家長并不是很重視名著閱讀。在家庭作業中對名著閱讀監督時,發現孩子對不感興趣的名著敷衍了事,睜一眼閉一眼,持放任態度。可是,由于課時的安排,名著閱讀絕大多數是要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完成的。這時候,作為一線語文教師一定要與家長多溝通交流,在名著閱讀能力與語文成績的提高方面,讓家長與老師達成“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再針對孩子的性別,和家長溝通。從而讓家長們成為“針對不同性別,采用不同閱讀方法”能夠扎實執行的最堅實的保障。
意識到性別差異對學生名著閱讀的影響,積極采取各種方式,激發調動學生對大綱必讀書目的閱讀興趣,教師們就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這只是我們的近期目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認清性別差異的本質,不斷增強名著閱讀中的指導意識,才能提高中學生名著閱讀的效率,讓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興趣,進而促進中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這才是所有一線語文教師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