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佳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積極探索創新干部監督工作,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立體式的培訓、預警、監督和懲戒體系,鋪就了一條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的“安全運行線”。
強化任前教育,確保領導干部“有證駕駛”。構建教育機制,實施干部任前培訓與廉政履職談話制度,通過強化教育確保領導干部上崗前筑牢思想防線,做到“有證駕駛”。在領導干部新提拔或新到崗時,開展政策法規、財務知識、業務技能以及廉潔從政培訓,重點學習財務、審計等財經紀律知識和《黨內監督條例》《責任追究辦法》等法規文件,使領導干部懂得財經紀律、明晰經濟責任。同時開展任前廉潔從政談心談話,采取縣委領導分組談、組織部長個別談等方式與新任干部針對廉政話題談話,做到提任、轉任、調任均必談,加強對廣大領導干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起到任前提神醒腦的作用。
構筑預警體系,確保“電子交警”實時提醒。前移監督關口,積極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從預防“跑偏”入手,給承載權力的車輛裝上“電子交警”,隨時提醒運行情況、提前預防違規發生。要求全縣各部門列出權力清單,督促健全完善黨務、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將63個縣直部門和36個鄉(鎮、街道)行政權力運行納入清單監測管理,公開責權內容,實現責任落實到位、權力公開透明,全縣共公開權力清單99份,涉及行政權力128條。權力清單動態管理,突出了監督重點,提高了預警效能,促使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做到時時警醒、慎重用權,起到權力運行警鐘長鳴的作用。
安裝“全程監控”,確保干部監督消除盲區。織密監督網絡,建立橫向聯動、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監督網,確保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全方位、無盲區。建立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組織、紀檢、公安、檢察等14個部門參與的干部監督工作橫向聯動工作機制,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干部監督聯席會,互相通報有關重大事件,全方位掌握干部監督動態,及時協調處理有關干部監督問題。采取“上級評、同級評、下級評、群眾評”相結合的方法多渠道、多角度考核干部,強化干部履職全程監督和八小時外現實表現的實時監督,綜合運用干部日常考核、一線考核和年度考核結果,有效發揮群眾、社會監督的積極作用,確保干部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加大監督力度,確保領導干部“敬畏交規”。強化制約機制,充分發揮重大事項報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離任“陽光交接”結果的作用,有效地實現權力制約。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把加強對行政權力監督作為黨建責任制考核和政風、行風評議的重要內容,嚴格組織考評,對不履行和不正確履行監督職責的要追究領導責任。及時問責,嚴懲“違章”,通過加大監督力度,讓規范權力運行的“交通規則”深入人心。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加大領導干部履職管理力度。2014年,對涉及抗旱工作組織協調不力等履行崗位職責較差的16名領導干部做了免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