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文輝
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中,日常考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按照新時期對干部考核整體工作的要求,干部日常考核還存在以下四方面差距和不足:
一是落實不夠。大多停留在口頭上,負責干部考核的同志多數時間“浮在上邊”,普遍存在“不換屆不考核、不提拔不考核、不調整不考核”的思維定式。
二是方式單一。多局限于側面了解和談話,缺少實地的、跟蹤的動態考核,缺乏與干部本人的直接溝通和近距離接觸,干部的真實狀況反映不出來。考核范圍窄,注重工作圈,忽視社交圈;注重本單位意見,忽視服務對象意見;注重上級意見,忽視基層反映。這些均使得考核工作比較膚淺,缺乏深度。
三是無章可循。隨意性較大。經常是搞“突然襲擊”,就事論事,準備不充分,考核不系統,不少應到人員沒有到,到場人員缺乏思想準備,對干部的評價和看法無法自然流露,必要程序走了,但效果不理想。
四是結果運用不充分。日常考核與提拔考核、年度考核脫節,在干部決策中的權威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特別是沒有與干部的獎懲、提拔、調整和降免直接掛起鉤來。
綜合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強化干部考核工作。
一是創造強化領導干部日常考核工作的良好環境。
干部日常考核是干部考核整體工作的基礎和根本。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應進一步提高對干部日常考核工作的認識,真正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日常考核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努力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起正確觀念,引導他們自覺參與日常考核,在全社會營造一種有利于推進干部日常考核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在加強對領導干部工作圈內考核的同時,加強對生活圈、社交圈的管理,做到領導干部的權力行使到哪里、領導活動延伸到哪里,組織和群眾對領導干部的考核就實行到哪里。要保證考核人員每年至少應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沉在下邊”,與其分管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常接觸、勤交流,共同參與某些重大活動,在工作實踐中增進了解,真實“畫像”。
二是為領導干部日常考核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推進干部日常考核工作制度化,形成一整套符合干部日常考核工作實際和規律,具有普遍約束力、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規章制度,使干部日常考核工作能夠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規則運轉。要加強綜合性、長遠性制度法規建設,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使之相互配套、緊密銜接、整體推進。要突出針對性、體現時代性、富有操作性,對過去制定的干部日常考核制度,符合新時期干部考核工作要求的,如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等繼續堅持,同時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積極推動干部日常考核制度的創新發展。
三是創新方法,加快實現以集中靜態考核為主向以日常動態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轉變。長期的干部考核工作實踐證明,每年一次的年度集中靜態考核和針對某一個體進行的提拔任職考核,往往是給被考核者“一次成像”,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時間緊、任務重、考核手段單一等弊端。考核機關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日常考核辦法,加快實現以集中靜態考核為主向以日常動態考核為主的轉變。要實行跟蹤考核。對一些領導干部,特別是在外跑資金、跑項目時間比較多的經濟、金融等部門的領導干部,必須實行經常性的、隨時隨地的跟蹤考核,及時掌握其交往、活動等情況。要實行專項考核。在重大工作部署之后或某項大的工作進行期間和完成后,考核機關要及時組織考核,通過實地察看、走訪調查等形式了解掌握干部表現和工作任務落實情況。要實行隱性考核。通過調研、座談和走訪談心等方法,了解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情況。要實行聯動考核。即考核機關要加強與執法、執紀和群團部門的工作聯系,多渠道掌握干部的真實情況。
四是突出重點,切實抓好對重要崗位和部門領導干部的日常考核工作。領導干部日常考核的重點是對“一把手”、年輕領導干部、掌管人財物部門和執紀執法部門領導干部以及雙重管理單位領導干部的考核。其中對“一把手”的考核是最主要的。黨政“一把手”在班子中處于關鍵地位,負有主要責任,而目前對“一把手”的監督又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抓好對“一把手”的日常考核,就抓住了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關鍵。要從“一把手”抓班子帶隊伍責任制入手,進一步明確“一把手”在班子建設上應負的責任,對“一把手”進行更為嚴格的要求和考核,加強對重大問題決策情況的考核,對用人情況的考核,對用錢情況的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