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費 蓉
劍指“蠅貪” 治理群眾身邊的腐敗
文/費 蓉
編者按
“小官”離群眾更近,其腐敗行為直接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今年以來,中央一再要求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我省各地按照上級要求,查處通報了多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典型腐敗案件,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到基層,努力讓群眾看得到從嚴治黨的成效。
“三臺縣秋林鎮龍江橋村六組原組長徐偉,在協助‘成德南’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中,伙同他人將集體堰塘征地補償款以石砌魚池的名義違規登記到其個人房屋附屬欄目中,共同騙取征地補償款3.9萬元。徐偉因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兩年?!弊罱?,綿陽市紀委通過媒體曝光今年一季度查處的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34件。
今年以來,綿陽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對涉及土地征收流轉、“三資”管理、惠農補貼等群眾反映強烈的“蒼蠅式”腐敗重拳出擊,嚴厲打擊。
找到問題才能精準發力,發現和收集問題線索成為綿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懲治“蠅貪”的首要環節。
為摸清情況,綿陽市紀委監察局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主動出擊尋找線索,在全市組織開展“紀委書記下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下訪接訪”等活動,走村入戶,下深水、多渠道、全方位尋找案件線索。
“我們對問題線索并不一味貪大,只要是涉及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線索,哪怕涉及的金額很小,也必須進行摸排。”綿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楊娟說。
該市明確規定紀檢監察干部每月下基層不少于兩次;每月27日前將摸排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匯總上報市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由案件監督管理室統一建立臺賬、跟蹤督辦,防止案源流失和積壓。
市紀委在調查游仙區石馬鎮原黨委書記張小平低價處置大宗國有資產而謀取私利案件時,很快就將張小平涉嫌貪污侵吞國有資產、收受工程老板錢物、非法買賣土地使用權、違規入股經商、收受紅包禮金等問題查了個水落石出。但專案組并未就此結案,而是認真梳理線索,繼續順藤摸瓜,走訪40余戶,取證百余份,一并查出該鎮其他14名黨員干部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事實,追繳違紀金額20余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
“在基層,損害群眾利益案件往往呈‘抱團式腐敗’,‘蠅貪’成群,其害猛于虎,我們必須一竿子查到底?!睏罹暾f。
為此,綿陽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大案要案,整合紀檢、審計、公安各部門力量,化單兵作戰為合力懲腐;10名領導班子成員實行片區包干負責制,把9個縣市區和農林、民政、國土等系統劃分成10份“責任田”,分片聯系,定期不定期深入聯系點(單位)督查案件查辦情況。
今年1-5月,該市查處案件325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3人,其中共查實損害群眾利益案件61件,挽回國家經濟損失413.68萬元。
如何消除基層監管“盲區”,把基層監管工作做實?綿陽從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入手,實行“一案雙查”,在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同時,嚴肅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在壓實責任的同時,該市注重夯實基層基礎。在全市277個鄉鎮配齊紀委書記和專職紀委副書記并配備鄉鎮紀委委員3至5名;建立健全村(社區)監督網絡,將基層紀檢組織體系從鄉鎮街道向村(社區)延伸,整合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人員和力量,設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基層立體監督網絡的健全使得“蠅貪”生存空間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