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峰
以“四個全面”引領地方人大工作
·翟峰
筆者在四川地方人大工作長達30余年,結合深刻學習領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的主題報告精神,特就如何以“四個全面”引領四川地方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的問題,作必要探析和闡釋。
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四川各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中共四川省委的重大戰略部署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各方面工作皆取得了新進展和新成效。故此,四川各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以“四個全面”引領其工作與時俱進,加速提升其依法履職能力,可謂正逢其時。我們知道,由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每一個全面,皆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皆是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做好各項工作的總方略,所以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的深刻內涵,就要找準“全面小康是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保證”這四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之結合點,并以此引領和推動其各項履職工作的切實與時俱進。而要做到這一點,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即有必要在“四個全面”中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
通過突出一個“法”字,力保四川各地的改革在法律的框架內、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推進。
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即有必要通過三個主要途徑積極履職:一要通過認真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科學決策依據。認真行使對本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的決定權,既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又能保證重大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從而以此實現全面推動小康社會之建成。二要認真行使好監督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政治、經濟和法制環境。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如果沒有監督,就必然會導致公共權力被濫用,就會產生種種腐敗現象,進而喪失民心,最終導致亡黨、亡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亦就無從談起。三要認真行使好人事任免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組織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人,特別在于各級領導干部。四川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前提下,認真行使其任免權,就要積極探索和完善人事任免的程序和方法,確保把德才兼備、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各級國家機關中。同時,四川各級人大常委會要通過把黨的主張變為國家意志而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辦事的統一,就還有必要加強對其任命干部的監督,完善對其任命干部的述職評議工作,使其任免的干部牢固樹立國家意識、法律意識和公仆意識,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即通過連續多次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使一個個重大改革方案和一項項具有標志性、關鍵性、引領性作用的重點改革舉措相繼推出。新一輪改革大潮磅礴起勢、強力推進,改革紅利惠及億萬人民,深刻影響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而在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中,四川各級人大常委會無疑是重要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故此,四川各級人大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要自覺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即有必要從以下方面為四川的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保駕護航:一要通過進一步增強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而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優勢,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二要通過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優勢,推動中共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改革部署的貫徹落實。為此,即有必要做到三個突出:即通過突出一個“法”字,力保四川各地的改革在法律的框架內、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推進;通過突出一個“民”字,力促四川各級政府把維護和發展四川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突出一個“財”字,守好人民的“錢袋子”和“家底子”。總之,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必要通過充分發揮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積極護航作用,以及有必要通過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匯聚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全面部署。而四川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歷史進程中擔負起重要的政治責任,就要通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和切實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為此,即有必要做到:一要通過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力爭在推進地方重點領域立法上有新的建樹,并在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更好結合方面有大作為。二要通過加強對“一府兩院”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力爭在增強監督實效上有新舉措。為此即應做到:既要通過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而確保憲法和法律法規得到正確實施,又要通過依法監督司法為民工作而確保行政權、審判權和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三要通過加大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力度,切實推動“六五”普法的深入落實,為切實提高四川各地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而作出不懈努力。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以作風建設開局,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向“四風”開刀,不僅在其作風建設上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而且在其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查處力度上更是前所未有。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提出的八個方面要求,不僅是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的重要部署,而且是對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作出積極表率予以的指引。故此,四川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必須堅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堅決貫徹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就必須做到既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又要把進一步堅持對其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干部思想教育、管理制度、作風要求、組織建設、履職行權皆須從嚴的問題放在應有位置,以此使其黨員干部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基礎上,能夠自覺地為全面從嚴治黨發揮其積極表率作用。(作者系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計劃預算審查監督代表聯絡員、省人大立法專家庫成員) (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