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銀,鄭亞莉
?
“大X特X”框式結構研究
徐安銀1,鄭亞莉2*
(1.阜陽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2.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大X特X”是現代漢語中一種常用的框式結構,它由兩個固定的常項“大”“特”和兩個相同的變項“X”組成,用來表示程度很深,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話語焦點。在借喻的作用下,“大X特X”框式結構中的“大書特書”“大錯特錯”已經實現了固定語義的泛化,為一般成語詞典所收錄?!按骕特X”與“大X大Y”形成了一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框式結構系列。
“大X特X”;框式結構;主觀化
在現代漢語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格式,如“半X半Y”(半新半舊、半信半疑、半人半仙)、“大X大Y”(大風大浪、大操大辦、大紅大綠)、“現X現Y”(現學現賣、現編現唱、現吃現做)等。這些格式往往具有很強的能產性,不僅數量多,而且使用頻率高。對于這些特殊的格式,有的學者稱之為“待嵌格式”(周薦,2001),有的學者稱之為“類固定短語”(張斌,1998),還有的學者將其命名為“框式結構”(邵敬敏,2008)。本文所要討論的“大X特X”這一格式,主要采用“框式結構”這一說法。
所謂框式結構(frameconstruction),“是指前后有兩個不連貫的詞語相互照應,相互依存,形成一個框架式結構,具有特殊的語法意義和特定的語用功能,如果去除其中一個,該結構便會散架;使用起來,只要往空缺處填裝合適的詞語就可以了,這比起臨時組合的短語結構具有某些特殊的優勢”(邵敬敏,2010)?!按骕特X”這一框式結構,是由兩個固定常項“大”“特”把兩個相同的變項“X”組合連接起來而形成的中間沒有任何停頓的四字格式。這一格式其實早在唐代文獻中就出現了。例如:
(1)足下年尚強,嗣德有繼,將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而已也。 (唐 《答元侍御書》)
明清時期,“大X特X”雖然沒有大規模泛化,但仍有少量例句散見于文獻中:
(2)此時已是申牌時分,連忙叫小廝磨了一碗墨汁,向間壁紙鋪里買了數張皮料厚棉紙,在燈下濡墨揮毫,大書特書的寫道:“城中都是宋朝良民,必不肯甘心助賊……”。(明《水滸全傳》)
(3)條約只有三款,第二款兩國派兵交互知會這一條,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ㄇ濉赌鹾;ā罚?/p>
到了現代,“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使用,它的框式意義也不斷豐富,具有更多的內涵。例如:
(4)歐錦賽期間,葡萄牙的旅館業可謂大發特發了一把,市區內平常是五、六十歐元的旅館,在此期間沒個二百歐元是住不進去的。
(5)到了公園,發生了爭執:女友要看岸邊的垂柳,夫君卻要看猴子。結果弄得大吵特吵,不歡而散。
(6)他越想越好笑,笑神經一發作,再也忍不住,又大笑特笑起來。
目前學界對“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的專題研究較少,僅有謝福《類固定短語“大……特……”格式的考察》(2006)一篇文章進行過專門研究。謝文著重考察了“大……特……”格式的句法功能,認為該格式在句中可以充當定語、謂詞性賓語,主要充當謂語,具有夸張和強調的意味,但對其格式特征描述不夠全面。本文旨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框式結構語法理論,對“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進行全面的描寫,并將其與相關框式“大X大Y”進行比較(1)。
(一)“X”的語法性質
“大X特X”這一框式為四字結構,即進入這一結構的變項“X”只能為單音節詞語?!按骕特X”中的“大”和“特”均為副詞,副詞往往用來修飾動詞和形容詞,因此,能進入“大X特X”的“X”從語法性質上看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通過對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中“大X特X”全部842例進行窮盡式考察,我們認為,“X”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X”為單音節動詞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能夠進入“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的動詞分布如下:

書 156談 67講 39樹 26寫 26炒 17賺 15吹 14做 10 批 8登 7發 7干 7說 7吵 6喝 5撈 5捧 5 搞4嚼 4吐 4漲 4開 3侃 3跳 3笑 3種 3 敗 2賭 2改 2虧 2罵 2玩 2舞 2輸 2造 2 贊2注2抓 2編 1變 1抄 1唱 1抽 1出 1 傳 1啖 1跌 1讀 1轟 1賀 1呼 1解 1怒 1 拍 1赦 1通 1痛 1偷 1脫 1吻 1瀉 1議 1 飲 1煮 1注 1
這些動詞大多是用來描述具體動作的,且表示[+持續性][+可控性]的動作行為動詞占有明顯的數量優勢,其中以“書”“談”“講”“樹”“寫”的用例最多,例如:
(7)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變化,但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變化。
(8)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基本上是個科盲的李洪志,為什么熱衷于大談特談他的超常“科學”、超常能量呢?
(9)瓦洛加全然不覺,沒完沒了地大講特講,兩個酒友卻聽得眼珠發直。
(10)報告文字不長,卻多次提到“大樹特樹毛主席的絕對權威,大樹特樹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p>
(11)她是一個特別的老人,因為她是中共黨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一個值得大寫特寫的人—瞿秋白唯一的女兒。
在動詞性“X”中,“書”和“樹”兩個詞比較特殊。“書”在古漢語中是“寫”的意思,“樹”是“種植”義的引申義“樹立、建立”,因此,不同于現代漢語名詞性的“書”“樹”,在“大X特X”框式結構中的“書”“樹”是動詞性的。
2﹒“X”為單音節形容詞
通過語料調查發現,由形容詞充當“X”的“大X特X”格式有5例,分別為:“大錯特錯”“大差特差”“大紅特紅”“大忙特忙”“大響特響”。例如:
(12)麗月體格很棒,而且風騷,在紐約吧里大紅特紅,那些美國兵都叫她麗麗。
(13)自那書發行以后,他的名聲大響特響,一時間風頭無二。
(14)老實和尚道:“你既不會‘天殘十三式’,又不會‘如意蘭花手’,豈非大差特差?”
(二)“X1”與“X2”的同形異質現象
邵敬敏(2011)認為:“在框式結構里, 前后兩個變項常常是同形的,問題在于它們是否也同質?!薄按骕特X”這一框式結構由兩個常項和兩個相同的變項組成,我們把這兩個相同的變項分別記為“X1”和“X2”,通過分析,我們發現“X1”和“X2”雖然同形,但并不同質?!按骕特X”這一框式結構的核心意義是表示程度之深、范圍之廣,“大X1”與“特X2”兩部分之間是遞進關系,后者表示的程度比前者更深。雖然“X1”和“X2”在理性意義上相同,但在進入框式結構以后,由于受該框式結構整體功能的影響,兩者的實際意義卻有很大的差別。
第一,“X1”具有可能性,“X2”具有意愿性。在“大X特X”結構中,“X”多為表示動作行為的動詞或性質形容詞,具有[+持續性]?!按骕1”中的“X1”往往是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將要完成的動作行為狀態,具有現實實現的可能性,是具體的;而“特X2”中的“X2”則表示對“X1”這一動作意愿相關性的估價, 表達的是已經實現的或即將實現的動作行為、變化或狀態所達到的一種較深的程度,是抽象的。
第二,“X1”和“X2”都具有[+可控性]的性質,由于“X1”表示的是現實中可以實現的動作行為狀態,所以其進行的程度是行為主體自身可以控制的;而“X2”表示的是實現的程度,其實現的結果是意愿性的,無所謂可控不可控,因此,在可控性上,“X1”≧“X2”。
框式結構雖然形式簡單,但意蘊豐富,往往比一些類似的詞或短語能夠更好地表達語義主旨,具有自身獨特的語用功能?!按骕特X”這一框式結構的語用功能主要體現在主觀性的增強上,此外,還可以凸顯“話語焦點”,具有音樂美。
(一)主觀性增強
沈家煊(2001)指出:“主觀性(subjectivity)是指語言的一種的這樣一種特性,即在話語中多多少少總是含有說話‘自我’的表現成分。也就是說,說話人在說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度和情感,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主觀化’(subjectivisation)是指語言為表現這種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構形式或經歷相應的演變過程?!薄按骕特X”中的“大X”和“特X”相互作用,不僅僅是同義成分(副詞用來表示程度之深)的遞進累加,同時也增加了“大X”和“特X”以外的信息量,體現了言者的主觀態度,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例如:
(15)a 以前我只注重臉部的保養,看來真是錯了。
(15)b 以前我只注重臉部的保養,看來真是大錯特錯了。
(16)a 數十年來,有些西方國家大談人權,把人道主義推向極端,甚至大言不慚說“人權”,原來人道只屬于西方。
(16)b 數十年來,有些西方國家大談特談人權,把人道主義推向極端,甚至大言不慚說“人權”,原來人道只屬于西方。
(17)a 與國外的情形恰好相反,國內大商場卻正在大做假日文章,促銷活動此起彼伏,打折讓利你追我趕。
(17)b 與國外的情形恰好相反,國內大商場卻正在大做特做假日文章,促銷活動此起彼伏,打折讓利你追我趕。
以上三例的a句并沒有使用“大X特X”這一框式,只是單純地對某一現象進行敘述、對某一動作進行描寫,沒有凸顯出強調、夸張的意味,也沒能體現言者的主觀態度;b句則使用了“大X特X”這一框式,不僅具有“大”“特”的意味,分別強調了“錯”的程度之深、“談”的熱度之強、“做”的幅度之大,而且增加了主觀評價的色彩,暗含了言者的主觀態度,如例(15)體現了言者對自己“只注重臉部的保養”的懊悔之情、例(16)體現了言者對西方國家“把人道主義推向極端”這種行徑的不滿之情。
(二)凸顯話語焦點
“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的核心意義是表示程度之深、范圍之廣。為了獲得更高程度的焦點凸顯性效果,達到語用意圖,“大X”和“特X”之間形成了一種同義遞進關系。其中,“大X”只是一個鋪墊、一個襯托、一個前提,重點的是后面的“特X”所達到的一種強烈的程度,這也是結構焦點、語義焦點以及話語焦點的集中體現。這種效果的實現主要是通過肯定低程度“大X”來進一步肯定意思更高一層的高程度的“特X”,通過肯定基本關系來肯定遞進關系。也就是說,是通過肯定處于次要位置的“大X”,來進一步凸顯具有遞進意味且處于焦點位置的“特X”,從而表達言者對已經實現的或即將實現的動作行為、變化或狀態所達到的一種較深程度的期許,使整體語境獲得凸顯性效果。
(三)韻律上富于音樂美
馮勝利(1996)“漢語的標準韻律詞至少要有兩音節,同時也不可能出現比超音步更大的韻律詞。因此大于三音節的組合,譬如四音節形式,必然是兩個音步(因此是兩個標準韻律詞)的組合;大于四音節的組合則是標準韻律詞和超韻律詞之間的組合。其最直接的證明是四字成語:無論其中各字之間的句法關系怎樣不同,都要念成(2+2),或者(音步+音步)”。王立(2003)從認知心理角度指出了“2+2”的四字格的音韻和形式已經在漢語社團成員的心理上格式化了,是漢語社團成員認同感最強的韻律詞。這就造成了漢語里的四字格絕大部分都將前兩個音節作為一個韻律詞,后兩個音節作為一個韻律詞。因此,“大X特X”這一四字格框式也被韻律化為“大X+特X”,這就使得此格式在音節上獲得了均衡感,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對稱美,富有音樂性,讀起來朗朗上口、界限分明。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對收錄其中的“大X特X”的解釋是:“分別用在同一個動詞的前面,表示規模大,程度深:~書~書、~吃~吃、~改~改”;相似的解釋同樣出現在 “大X大Y”身上:“分別用在單音節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的前面,表示規模大、程度深:~手~腳、~魚~肉、~吵~鬧、~吃~喝、~搖~擺、~紅~綠?!蔽覀冋J為,“大X特X”和“大X大Y”這兩個框式結構,都可以用來表示規模大、程度深,都能突出強調夸張意味;但同時,這兩個框式結構在形式、可進入成分“X”和“Y”的性質以及功能上卻存在一些差異,下面將對“大X特X”和“大X大Y”進行比較,以求更好地突出框式結構的特點。
(一)“大X特X”和“大X大Y”形式的異同
根據邵敬敏(2011)對框式結構進行的分類,“大X特X”和“大X大Y”都屬于雙項雙框式。所謂雙項是指有兩個前后可變項;所謂雙框是指常項也有前項和后項兩個,意思是“雙邊框架”,是跟“單框”(單邊框架)相對的。雖然同為雙項雙框式,但“大X特X”和“大X大Y”也有區別:“大X特X”的常項不同,但變項相同;“大X大Y”的常項相同,但變項不同,這是兩者在形式上最顯著的區別。
“程度深”是“大X特X”的基本框式義,且在該框式內部“特X”比“大X”表示的程度更深,“大X”和“特X”之間是遞進關系,有時“大X”和“特X”之間可用“而”連接,更能體現兩者的遞進關系;但是“大X大Y”中的“大X”和“大Y”往往是并列關系,不能用“而”來連接。例如:
(18)a 到十九世紀末葉,歐洲學者首先提出了東西文化交流這個詞匯,他們出于偏見,往往大談特談西方文物傳入東方或西方文化對東方的影響
(18)b 到十九世紀末葉,歐洲學者首先提出了東西文化交流這個詞匯,他們出于偏見,往往大談而特談西方文物傳入東方或西方文化對東方的影響
(19)a 米爾德麗德把頭偎依在菲利普的懷里,歇斯底里地大哭大叫起來。
(19)b 米爾德麗德把頭偎依在菲利普的懷里,歇斯底里地大哭而大叫起來。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19)b句不符合漢語習慣和規范。
(二)“大X特X”和“大X大Y”中“X”“Y”的異同
在“大X特X”和“大X大Y”這兩個框式中,常項“大”“特”以及變項“X”“Y”的性質也不完全相同?!按骕特X”中的“大”“特”都是副詞,副詞常常用來修飾動詞和形容詞,所以能進入“大X特X”中的“X”多為謂詞性成分;而“大X大Y”中的“大”,作形容詞時修飾體詞性成分“X”“Y”,作副詞時修飾謂詞性成分“X”“Y”。因此,能進入“大X大Y”格式的“X”“Y”包括名詞(大魚大肉、大風大雨)、動詞(大包大攬、大哭大鬧)、形容詞(大俗大雅、大富大貴)、量詞(大口大口、大批大批)等成分。
此外,雖然謂詞性成分都可以進入這兩個框式結構,但性質也不完全相同?!按骕大Y”框式中的“X”“Y”均為性質形容詞,而“大X特X”中的“X”屬于性質形容詞中的動態形容詞,可帶時態助詞或趨向動詞,可以受否定副詞“沒(有)”修飾。例如:
(20)全包有全包的理和據,推出有推出的理和據,可劇團卻適應不了這大喜大憂的轉化,因而罵街的、賭氣的、退隱的、哀嘆的、自找門路的、跳槽的、結幫趕趟撈外快的,啥人都有了。
(21)多元化導致審美的多樣化之故,抑或作品自身平庸無力,根本不具備“大紅大紫”的素質?為什么總讓海外影片大占風光?
(22)老爺子生前沒怎么特意親近他們,卻于似與不似之間把握到這派藝術的真諦,很快就大紅特紅起來。
(23)他的作品雖然受到發行方的各種吹捧,卻始終沒能大紅特紅。
例(20)和例(21)中的“喜”“憂”“紅”“紫”都是性質形容詞,例(22)中的“大紅特紅”后面緊跟著趨向助詞“起來”充當補語,例(23)中的“大紅特紅”前面是用否定副詞“沒”修飾的。
(三)“大X特X”和“大X大Y”功能的異同
“大X特X”和“大X大Y”雖然都可以用來表示程度加深,但是對程度加深的強調力度并不完全相同,表示遞進關系的“大X特X”比表示并列關系的“大X大Y”更能強調程度之深。例如:
(24)a 新聞發布一結束,他們就把剛領到手的材料扔進垃圾桶,沖到餐桌前大吃大喝起來。
(24)b 新聞發布一結束,他們就把剛領到手的材料扔進垃圾桶,沖到餐桌前大吃特吃起來。
a句中的“大吃大喝”,“大吃”“大喝”并列,強調“吃喝”的規模大;b句“大吃特吃”中的“吃”重復使用,用強調程度不斷加深的“大”“特”分別修飾,比僅用“吃”“喝”分開表達狀態時的程度更深,表現出一種近乎瘋狂的吃的狀態。
此外,“大X特X”能夠增強主觀評價色彩,語氣上帶有夸張意味,而“大X大Y”短語沒有此語用特點。
“大X特X”是現代漢語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框式結構,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它近似于漢語中的成語,給人以莊重、平穩的感覺,富于音樂美,并且容易上口,節奏明快,結構緊湊,語義表現力強。在借喻的作用下,“大書特書”(對大事鄭重地予以記述)、“大錯特錯”(強調錯誤到極點)已出現了泛化的趨勢,并為一般成語詞典所收錄,實現了固定的語義泛化。
本文運用框式結構語法理論對“大X特X”這一框式結構進行了描寫解釋,分析了能夠進入這一結構的“X”的性質,指出“大X特X”中的“X1”與“X2”屬于同形異質現象,“大X1”和“特X2”之間為遞進關系,整個框式結構除了表示程度的加深,還具有主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話語焦點。最后討論了“大X特X”和“大X大Y”兩個類似框式結構的異同,從形式、可進入成分“X”和“Y”的性質以及功能這三個方面對兩者進行了比較和論述,以求更好地突出框式結構的特點。
(1)本文所引例句除特別標明出處之外,其余都來自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1]馮勝利.論漢語的“韻律詞”[J].中國社會科學,1996,(01).
[2]邵敬敏.漢語框式結構說略[J].中國語文,2011,(03).
[3]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04).
[4]王立.基于公眾語感測量的漢語構詞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03).
[5]謝福.類固定短語“大……特……”格式的考察[J].語言應用研究,2006,(07).
[6]張斌. 漢語語法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周薦.《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待嵌格式[J].中國語文,2001,(06).
[8]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The Study of “Da X Te X” Frame Construction
XU An-yin ZHENG Ya-li
(School of Educatio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 Anhui;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Zhejiang)
“Da X Te X” is a common fram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It is composed of two fixed constants “Da” and “Te”, and two same variable “X”, used to express the deep degre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subjectivity, and highlight the discourse focus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role of metonymy, “Da shu Te shu” and “Da cuo Te cuo” have achieved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recorded in idiom dictionaries. “Da X Te X” and “Da X Da Y” formed a similar but slightly different series of frame construction.
“Da X Te X”, frame construction, subjectivisation
H1
A
1004-4310(2015)04-0048-05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12
2015-04-06
徐安銀(1965-),男,安徽天長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修辭學、教育學;鄭亞莉(1991—),女,安徽壽縣人,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