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 祁大為 程源
探析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 祁大為 程源
隨著教育機制的深入變革,在這種新的教育形勢下各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步向著人本化,實踐化的方向發展。尊重學生的優良品格的全方位發展,并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升入到學生的思想里去。人文關懷對于學生們來說具有時效性,這也是各高校思政課所研究的有一定分量的課題。人文關懷深入各高校的教育的那個中,但實效性對于一部分高校來說并不是很重視。經國家政府教育部的明確指示,提高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各高校在思政教育作為方面要把學生主體,激發其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將闡明各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所存在的不足,人文關懷與思政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人文關懷;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重要性;建議
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學生們德、智、體的全面發展,未來將有新一代人來勾畫,因此需要他們擔當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做合格的接班人。這就必須有良好的人文關懷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做有價值的社會主義者。這就需要學校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及情感的不同變化,用人文關懷及思政的理念肯定其價值。
我國社會正在飛速發展,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這是黨及人民為新一代接班人打下的良好基礎。但這樣也不能掉以輕心。文化是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軟實力,而思想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我國還將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培養新人的思想品格與理念是相當重要的,其不僅影響年輕人品格的好與壞,更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向,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實施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對于提高我國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一心向著黨,跟著黨走。當然在這里更要注重教育的實效性,不僅要有理論知識作為依托,更要有實踐的相互輔助,真正達到人們對教育所期待的效果。因此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是不能忽視,也是要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進步與發展的。
所謂的人文關懷,就是對人們的生活環境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以及人性的關懷,同時也是對人類解放的追求。它是人類提高自覺意識的反映。而思政教育則是用思政來對人進行相應的教育,起到規范行為的作用。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教育事業也在逐步加強。雖然如此,但我國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依然存在不足。雖然社會是發展的,但思政教育卻依舊有著嚴重能過的滯后性,因為思政的內容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改善的,要是思政教育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那么就會導致一些受到相關教育的人得不到與時俱進的提高。其次的不足是沒能很好的把思政教育和人文關懷結合在一起,只是單純的處在“各在兩邊”的狀態,即使是有關聯,也只是牽強附會。人文關懷是政治上重要的探討內容之一,而思政是人文關懷的書面表達。兩者應該是處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狀態。同時,思政教育還具有普及范圍狹隘的不足,我們聽說思政教育最多的地方便是在高等教育的學校里,思政教育作為一門課程被大家所知道。但是那些沒有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要怎么得到思政教育的教導?這是一個及其嚴肅的問題。在現在這種人人平等的社會之中,思政教育也應當達到人人平等才對,只有人人都受到思政的教育,社會才能更好地發展,畢竟,人才是組成社會的必要成分。而且,當今我國的教育事業還處在初級階段。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相適應。因此就連帶出現許多社會問題。
在社會形勢的影響下,各高校只是為了適應社會形勢,忽視了思政教育所存在的深層意義。在各高校領導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也表現出相應的忽視狀態。國家重視度還不夠,學校應付。應試教育使學生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學習,只拼命學習課本中的表層知識,大學生思想意識還不夠深入,還有我國社會對其認識不夠,從而影響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由此看來,這種問題是相當嚴重的,其具有連帶性,滯后性等問題,都是我們所必需重視的。
當代社會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不只是科技、經濟、政治或是生態的發展,更是文化的發展。那么要怎么去改正和完善人文關懷和我國的思政教育呢?首先,我們學生們自身的價值追求以及學生的主體性。對每一個大學生來說,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必定是各有不同的,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認知,有著自己的價值追求。所以說,我國的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尊重學生們的自身的訴求和追求,而不應該一味的追求統一、或是一刀切的教育方式。然后,我們同時要重視學生們健康、自由、全面這三個方面的發展,這是我國各大高校對于思政教育以及人文關懷的最高的追求。同時也是其實效性質的直接體現。在當今這個物質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們的物質需求,更要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思政教育傳達的應該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它讓學生們具有了積極的感情和思考能力,它讓學生們做到了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學會了什么叫獨立和團結。所以說,單純的追求思政教育中對于物質價值的教育是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的,我們要拒絕單純的強調物質性的重要性,要推廣精神文化的發展。關心和發展學生們多層次以及多方面的發展,要積極的去關注學生們的價值、精神、感情等層面上的問題,人文關懷和思政教育應當是促進高校學生們不同層次上的需要的發展。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人文關懷和高校思政教育時效性的結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力的推動相關文化的發展是有利于和諧社會的發展的,而且當今思政教育以及人文關懷的研究對其他相關的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參考作用。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與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還沒做的深入,徹底。雖然,我國人文關懷與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我國政府正加緊工作,并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頒布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政策,將教育事業放在首位。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是思政理念深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之中,使其認清現今我國所處的環境,并清楚的認識黨,來更好的建設社會,發展社會。
[1]高鑫,李君. 關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思考[J]. 新西部(理論版),2014,08:138+124.
[2]張亞平. 人文關懷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14,29:352.
[3]詹建英. 新媒介環境下學校精神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場域理論視野下的探究[J]. 知識經濟,2014,24:173-174.
[4]劉坤,楊永鑫. 基于人文關懷的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研究[J]. 現代婦女(下旬),2014,12:147.
1.祁大為,男,漢族,江蘇南通人,現為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程源,男(1991—),漢族,河南信陽人,現為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864X(2015)02-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