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縣比西巴格鄉中學 吾布里·托合提
如何有效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庫車縣比西巴格鄉中學 吾布里·托合提
物理是一門能夠培養和發揮學生能力的學科,物理中的理論知識以及實驗指導,對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的教學特點,對如何有效的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促進學生科學的、有效的學習。
物理課堂;實驗教學;
教學效率的解釋有多種,我認為,教學效率主要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達到的教學效果。時間少,效果好,效率就高。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的教學中。因為物理學科具有嚴謹性、散發性、思維跳躍性等特點,與語文、自然、生物等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就需要學生思維活躍、敢于假設、善于實驗,但是這些要求對初中生來說顯然有一定的難度,這也就造成了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學生產生了畏難的情緒。因此,我們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物理的很多知識、總結的理論都是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機如果利用這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分析,那么教學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最近發生的事件聯系到要教授的知識理論中,通過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反映深奧的理論。在實際性的生活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探索與總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也觀察到了很多物理現象,如果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則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可以這樣提問:為什么在走路的時候踩到西瓜皮容易跌倒?在學習物態變化的時候,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雪、雨、露珠、大霧等自然現象,這些現象都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了,然后問學生:我們看到的這些現象是怎么產生的?自然界中的水有哪些狀態?它們是怎么轉化的?這樣便激發了學生探究結果的愿望,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認真地思考、探索,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大膽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多做一些探索性實驗,科學地設計、優化實驗教學過程和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我在以前教學“平面鏡成像”時,很多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人站得離鏡子越遠,看到自己在鏡子中的像就越小,因此他們認為:物體在鏡中像的大小跟它與鏡面的距離有關。為了消除學生的這種錯誤認識,在教學時,教師可帶領學生自己動手,利用玻璃、直尺、白紙、蠟燭、鉛筆等常用器材,親自設計并完成實驗。這樣,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創設條件,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實驗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育部頒發的新課標文件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自主思考、自我探究的能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用生動、形象的實驗讓學生直觀了解物理定理的產生過程,變抽象性為直觀性,為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提供捷徑。
實驗不僅能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比如,在學習電流能產生磁場的時候,假如沒有實驗,學生是很難掌握這個抽象的物理知識的。其中的電流與磁場都是看不見的物質,如果直接再敘述電流產生磁場,學生就會像聽天書一樣懵然不懂,這樣不僅學生學起來沒有興趣,也很難理解并掌握這部分知識。如果老師利用有關的器材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清楚地看見指南針(小磁針)在電路閉合的一刻突然不再指南指北了,而是發生了偏轉,這樣則不僅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電流產生了磁場,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踩癟的乒乓球用開水一煮就能還原成最初的形狀,這是每個學生都熟悉甚至是使用過的方法,可以中的道理并不是人人皆知的,學習了熱膨脹及氣體壓強有關知識后,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學習大氣壓的時候,老師還可以先做一個讓學生“匪夷所思”的小實驗:將一個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里,用手托著乒乓球不讓它落地,然后再用嘴向漏斗內吹氣,松開托乒乓球的手,學生以為乒乓球會被吹出很遠,然而他們看到的卻是乒乓球在漏斗口打轉,不落下來。這種現象立即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僅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市場需求的是能夠獨立思考的全面型人才,而不是讀書的機器。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逐漸的進行滲透和理解,更需要教師正確的加以引導。此外,還可以積極的打破教材的時空束縛,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假設和猜想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沒有牛頓對蘋果的猜想又怎么會有后來的萬有引力定理呢?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的思路和想象的空間,大膽的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重要的并不是結果,而是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另外還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并且能夠主動的進行探究和完成問題的結論。這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會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不斷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的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案,積極的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去,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物理的實驗中去,從而去發掘整個物理知識的過程和趣味性,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實現。
G633.7
:A
:1671-864X(2015)02-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