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層城
放飛新絲路的夢想
◎郭層城
歷史上我國西部曾長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兩千年前,東起長安、西達羅馬的古絲綢之路,是溝通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五彩絲綢、中國瓷器和香料曾絡繹于途。12世紀以后,西域地區的草原和綠洲被連年的戰爭所摧毀,一條條古道漸漸湮沒于黃沙之間,一個個古國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作為一名來自祖國大西北的全國政協委員,我的心中一直有這樣的夢想:推進向西開放,重振絲綢之路。這一切,源于國家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源于習近平同志在哈薩克斯坦關于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演講,源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宏偉藍圖的日漸清晰,也源于一名政協委員的履職信念、心路歷程和不懈追求。
我的故鄉蘭州雖居祖國腹地,但與西藏和新疆毗鄰,所處地理位置對國家安全和西北地區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0年3月,我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將蘭州建設成西北地區發展戰略中心的提案》。我認為,在祖國的版圖上,甘肅恰如一個“楔子”,楔入西部腹心地帶,乃承東啟西、連北接南的樞紐鎖鑰。我建議,把蘭州建設成西北地區經濟發展中心,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區位作用。
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認為,甘肅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戰略通道,充分肯定了甘肅在全國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一提法與我的提案方向不謀而合,令人欣慰?;诖?,并結合甘肅區域發展戰略提出的“充分發揮蘭州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思路,同年7月,我以民革甘肅省委的名義,邀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的周鐵農同志就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及發揮輻射聯動作用情況進行考察調研。周鐵農非常重視此項調研,他表示,對于從國家層面將一些戰略性、敏感性重大產業布局在蘭州,把蘭州建設成西北地區商貿物流中心等問題,作為民主黨派,應認真研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隨后,民革中央向國務院提交了這次調研的成果,呼吁把蘭州建設成西北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報告重點指出,蘭州向西北方向,通過酒泉、嘉峪關,連通新疆;向西南方向,通過西寧、格爾木,連通西藏,形成“一個中心、兩翼延伸”的發展戰略格局,使蘭州成為東承西接的高地,促進新疆和西藏乃至西部地區與內地在人員、物資、信息和技術方面的廣泛交流和對接。10月,該建議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并交由商務部具體辦理。這對于我個人而言,是鞭策與鼓舞。我非常期待這一建議,在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對蘭州作為西北地區中心城市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能夠有所借鑒。
周鐵農主席親臨調研,一年辛勞初見成效,給予我進一步拓展這一課題的信心和啟發。以上述提案和建議為藍本,通過進一步調研,在2011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我提交了《關于規劃建設蘭州—西寧經濟發展區的提案》。我認為,規劃建設蘭州—西寧經濟發展區,充分利用甘青兩省及周邊地區的各種資源,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形成聚集各種生產要素的洼地和較為發達的經濟隆起帶,輻射和帶動兩省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使之與成渝經濟區、關中經濟區成為我國西部發展的“新西三角”。2011年7月,我又邀請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的厲無畏同志就蘭州—西寧經濟區建設課題進行考察調研,形成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蘭州—西寧經濟區建設的建議》。10月,調研成果以民革中央名義報送國務院,以期在國家層面為蘭州—西寧經濟區建設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為實現國家確立甘肅的戰略通道、生態屏障、民族和睦“三大戰略”任務打好基礎。2012年8月2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國家級的蘭州新區。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是國家關心支持、甘肅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也為能添一磚加一瓦而深感自豪。
我的目光一直向西望去,從蘭州始,經過河西走廊,延伸到了古老的絲綢之路。20世紀下半葉,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發展陸路經濟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世界區域經濟格局中,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使實現絲綢之路的再度繁榮成為可能。在蘭州新區獲批后,我覺得必須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以蘭州為起點,逐步向西開放,重振古老的絲綢之路。
2013年3月,我把兩件與絲綢之路相關的提案帶到了全國政協會上。在《關于實施西進戰略,加強甘新區域合作的提案》中,我建議加強甘新區域合作,打造向西開放的經濟通道,搭建中國西進戰略的交流平臺。國家發改委答復表示,將適時組織科研單位開展蘭烏經濟帶規劃編制前期工作,并積極利用絲綢之路協調甘新兩省區深度開展旅游、科研、產業發展合作。在《關于開拓三個通道,實現戰略西進,重振絲綢之路的提案》中,我建議,應大力實施西進戰略,積極開拓經貿物流、能源安全和文化交流三個通道,挖掘新絲綢之路的戰略通道潛能,以求得國家經濟格局的均衡與平衡,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這個建議也得到了有關部委的積極回應,相關工作有序推進。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發表了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這一新愿景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古老的絲綢之路將會煥發出新的青春榮光。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自己的想法能夠和國家的重大戰略布局相契合,我真的感到很榮幸。實現夢想是一個人最幸福的事,從這點上講,我是一個幸福的人,所以我不能停下我追尋夢想的腳步。2013年9月底,我邀請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帶領民革中央調研組,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問題進一步開展調研,提出了以蘭州新區、關中—天水經濟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現有平臺,構筑支柱性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通道的意見建議。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將進入實質性的推進和貫徹落實階段。共建“一帶一路”,將深刻地改變中國,也將激發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潛力,實現互利共贏。在今年全國兩會前,我受邀參加了民革中央召開的“為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供稿專家座談會”,我認為,絲綢之路是開放之路,同樣,新時期絲路經濟帶建設離不開公共外交和對外開放,絲綢之路是建立在交通大通道基礎上的國際經貿合作網絡。需要不斷尋求合作,聚合中亞各國的發展優勢、增長點和需求點,結合沿途各省實際,找準結合點、把握機遇、建立平臺、共同推進發展。
全國兩會在即,我已經準備好了關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案。在這件承載著我新絲路夢想的提案中,我提出了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推進“兩區域三通道”戰略布局的建議。我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雖然提出的是一個“經濟帶”概念,體現的是經濟帶上各城市集中協調發展的思路,但深層次考慮,則是國家在戰略層面上的布局,是為我國營造良好的周邊政治、國防、外交、經貿環境的戰略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應更多關注蘭州、西寧、烏魯木齊三個節點城市的國家戰略功能,更多關注蘭州新區的發展,以蘭州—西寧經濟區、蘭州—烏魯木齊經濟區為主導,以經貿物流、能源安全和文化交流三個通道為路徑,通過推動“兩區域三通道”建設,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升級,共促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實現。
(郭層城,民革甘肅省委會主委。本文原載《中國政協》2015年第5期/責編張棟)